被无人机偷袭和导弹被击落,以及尴尬的阅兵,俄罗斯步履维艰

长江岸边吹小风 2023-05-11 14:17:00

俄乌战争继续胶着,巴赫穆特“绞肉机”持续消耗着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有生力量和各种军事装备。

5月10日,乌克兰前线指挥官比列茨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俄军第72旅两个连被完全摧毁,还缴获了大量俄罗斯士兵和装甲车。同时,乌军重新控制了2.6公里深的作战区域。在此同时,“瓦格纳”雇佣军却一直在吐槽俄罗斯后勤弹药供应不足。虽然信息不一定完全准确可靠,但也能看出俄罗斯在战场上的艰难。

从空中打击以及防御情况来看,俄罗斯面临的形势可能更为严峻。比如,5月3日凌晨时分,两架无人机突袭了克里姆林宫。虽然俄军方面及时发现了飞来的无人机,并成功进行了拦截,没有给克里姆林宫造成人员伤亡,但无人机最终还是飞进了克里姆林宫内部,被击落之后形成耀眼的火球,产生的碎片和残骸落在了宫墙之内。

作为世界第二军事大国,被一架来历不明的无人机轻易攻入国家心脏部位,既是一种嘲讽,更是一种极为可怕的情形,如果上面加载了大当量高性能炸弹,后果可能难以预料。更是可以看出俄罗斯防空能力和警戒能力的严重不足。

另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军队在5月9日向乌克兰首都基辅发射了15枚巡航导弹,这15枚导弹却被乌克兰最新装配的爱国者导弹悉数击落。是俄罗斯的导弹太差?还是美国的爱国者太先进?总之,可以看出俄罗斯空中打击能力明显不足,实在是与军事强国的地位严重不符。

俄罗斯军事力量的不足,从刚刚结束的卫国战争胜利日大阅兵上也是可见一斑。虽然普京表现出的意志依然无比坚定,虽然阅兵场上高喊的“乌拉”依然高亢雄壮,但是全场没有看到空天军的身影,仅有的一辆坦克更是让人对曾经的“钢铁洪流”充满怀念。一张张稚嫩的学生兵面孔,再加上普京大帝潸然泪下的场面,不得不让人感慨俄罗斯太难了。

前线迟迟没有进展,空中攻防尽显颓势,后勤补给捉襟见肘,有生力量越打越少,国际制裁愈发严厉,内忧外患已经逐步接近临界点。而乌克兰的处境也极其相似,双方都在咬牙坚持着。

俄罗斯还能坚持多久?普京以及俄罗斯人民的意志还能坚持多久?但愿俄乌双方能够尽快走上谈判桌,俄乌人民早日得享太平。

1 阅读:122
长江岸边吹小风

长江岸边吹小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