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昪自幼便成为徐温的养子并在其手下不断磨练,最终建立南唐

史海撷英 2024-05-01 12:47:34

大唐乾宁二年(895年),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攻打濠州,攻下后在城内巡视,意外地遇到一个流浪儿。

唐末乱世,流浪儿比比皆是,杨行密也见怪不怪,但这个孩子眉宇之间透露一丝英气,让他觉得有些不平凡,当场决定收他为义子。

古代收养义子是很常见的事情,大部分是因为无子想要继嗣,但杨行密儿子众多,收养义子引起其他亲生儿子的不满,尤其是杨行密长子杨渥,但碍于父亲的权威,他只能暗中刁难。如此三番两次,搞得杨行密也头大,无奈之下只能将流浪儿送给心腹徐温当养子。

徐温也有儿子,但杨行密的话不敢不从,当场收下这个流浪儿,并取名为徐知诰。

从小流浪的生活也让徐知诰懂得进退,将徐温视为亲生父亲,也让徐温对这个养子也倍加喜爱。

天祐二年(905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已经当上吴王的杨行密薨逝,自知长子杨渥没有足够的威望压住自己手下这群骄兵悍将,只能嘱托心腹徐温、张颢好好辅佐杨渥。徐温和张颢含泪答应,但拥立杨渥继位后立马擅权,到处培植亲信。

不甘心任人摆布的杨渥立马任用心腹组建新的禁军卫队,逼走宣州刺史王茂章、诛杀暗中谋立的淮南节度判官周隐、贬谪淮南节度副使刘威,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

杨渥

地方威服后理应处理慢慢处理身边擅权的徐温和张颢,但杨渥自恃武功,采用非常激进的手段镇压,反而让本来不大对付的二人暂时结盟以求一线生机,但杨渥身边有亲信卫队,徐、张二人没有下手的机会。

天祐四年(907年)四月,割据江西的钟传病逝,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权而大打出手,杨渥自认为是拓展疆土的机会,立马派心腹秦斐前去征讨。为了万无一失,杨渥又安排朱思勍、范师从、陈璠三人带着自己心腹卫队前去讨伐,一来是历练历练,二来是让他们立功好升迁,这就直接给了徐温、张颢折断杨渥翅膀的机会。

趁着大军还未到,徐温先安排部将陈祐率快马奔至秦裴处,声称朱思勍等人谋反,就地诛杀,“以指挥使朱思勍、范思从、陈璠从戍江西,三人者故烈祖腹心也。会徐温等内忌三人,遣别将至裴所杀之。”然后打算废掉杨渥瓜分杨吴向朱温称臣投降。

开平二年(908年)五月,“一日,温与颢骤拥牙兵,露刃入庭中,数烈祖所亲信十余人罪,曳下斩之。烈祖由是失政。”杨渥被徐温、张颢废黜,随后将其弑杀,拥立杨行密次子杨隆演为吴王,随后徐温和张颢又龃龉不断,徐温又设计杀死张颢,“行军副使李承嗣与颢善,觉可求有附温意,讽颢使盗夜刺杀之。已而盗掠财以报命,曰:‘捕之不获。’颢怒曰:‘吾欲得可求首,何用财为!’可求遂诣温谋先杀颢,阴遣左监门卫将军钟泰章选壮士三十人图之。丁亥旦,直入斩颢于牙堂,并亲近数人,始暴其弑君之罪,轘纪祥等于市。至是,穷治乱党,皆出于左牙,人皆以温为实不知谋也。”至此杨吴大权彻底被徐温掌握。

此时徐知诰已经是快二十岁的小伙子了,不仅喜欢读书,而且擅长骑射,为了巩固权势,徐温让他担任升州副使、知州事,升州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地位险要,足以看出徐知诰在徐温心中的地位。

徐温

然而徐温虽然掌握大权,但地位并非并非十分稳固,原本跟随杨行密出生入死勋臣旧将对靠着阴谋起家的徐温十分不满,想要暗中除掉徐温。

乾化二年(912年)三月,宣州观察使李遇、镇南节度使刘威以及輋州观察使陶雅经过密谋,打算除掉徐温,徐温得知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安排黑云都指挥使柴在用前去征讨,并且安排徐知诰一起出征。

李遇也并非庸才,双方的战争持续一个多月还不分胜负,“宣州观察使李遇与镇南节度使刘威、歙州观察使陶雅、常州刺史李简常愤徐温用事,而遇尤不平,温怒,拜淮南节度副使王坛为宣州制置使,数遇不朝之罪,遣都指挥使柴再用帅升、润、池、歙兵,纳坛于宣州,又命升州副使徐知诰副之。遇不受代,再用攻宣州,逾月不克。夏五月,温执遇少子至城下示之,复使与客何荛入城说遇,遇不忍战,乃开门请降。温讽再用伺其出斩之,族其家。”养父的这一手,也让徐知诰明白斩草要除根。

战后论功行赏,徐知诰升任为升州刺史。

看到养父这么重视自己,徐知诰打算做出一番成绩回报养父,到了升州后,惩治贪腐、选拔人才、修明政教、整修城池,仅用五年,就让升州面貌大变,百姓繁富。

徐知诰原以为自己的政绩会得到养父的赏识,没想到却引起徐温的忌惮,徐温是很赏识徐知诰,但毕竟不是亲生的。在巡幸升州的期间,看到徐知诰将升州治理不错,担心他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直接将他改任为润州团练使,至于亲生儿子徐知训则坐镇广陵,名义上辅佐杨隆演,实际上是监视他,父子联手,以便更加稳固把控朝政。

李昪

显然,徐温的釜底抽薪引起徐知诰的不满,毕竟润州久经战乱,人烟稀少,远不如升州和广陵,自己好歹也叫徐温一声父亲,但也不能如此厚此薄彼吧!于是徐知诰向徐温请求前往更加富庶的宣州去任职,但徐温坚决不许,父子裂痕就此埋下。

正当徐知诰迟疑的时候,身边谋士宋齐丘私下找到了他,认为:“三郎骄纵,败在朝夕。润州去广陵,隔一水耳,此天授也。”宋齐丘的一番话让徐知诰如醍醐灌顶,立马启程赶赴润州。

局势变化也正如宋齐丘所料,徐知训是一点没有继承父亲徐温的政治头脑,仗着父亲的权势骄横自私,时常拉着杨隆演去演戏,自己当参军,杨隆演当童仆,毫无君臣之礼。

对杨隆演都这样了,对其他大臣更别说了,得知威武军节度使李德诚家里有家妓数十人后,立马向他索要,被李德诚婉拒,气得徐知训当着李德诚使者的面发誓要杀了李德诚全家。

又比如大将朱瑾,朱瑾好心教授徐知训兵法,徐知训却眼馋人家家妓,朱瑾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多次劝说杨隆演寻机诛杀徐氏父子,但杨隆演就是一个无权的傀儡,他能怎么办呢?

李昪

贞明四年(918年),朱瑾设计诛杀了徐知训,在润州观察时局的徐知诰终于得到了机会,一听到消息就立马过江,进入广陵控制局面。“未几,知训果为朱瑾所杀。是夜江都乱,火光亘天,昪望之曰:‘宋公之言中矣。’遂引军渡江,尽诛朱瑾之党。后解甲去备,以待徐温。”

而徐温得知儿子被杀后,也立刻由升州赶回了广陵,徐知训是徐温唯一的一个年长的儿子,他被杀害,徐温立马就怀疑是不是徐知诰动的手。毕竟徐知训曾几次三番想要杀掉徐知诰,而且徐知诰刚到润州没多久,朱瑾就杀了徐知训,徐知诰反应极为迅速,第一时间带兵过江进入广陵,这些全都让徐温满腹狐疑。

然而徐温到广陵的时候首犯朱瑾已经自杀,他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徐知诰有所图谋,除此之外,徐温居然在徐知训生前的住所发现了一个秘密居所,里面居然挂着一幅画。画中徐知训本人衮冕正座,徐温和徐知训的几个弟弟被绑缚受刑,气得徐温当场痛骂这儿子死得太晚了。

当然这些画真的是不是徐知训所作谁也不知道,但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徐温对徐知诰的怀疑,加上其他几个儿子都比较小,只能任命徐知诰为淮南节度行军副使,接替徐知训原来的位置。

至此,徐知诰成为徐知训被害之后的最大赢家,他靠着自己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惊人的忍耐力,成为杨吴仅次于徐温的最大权臣。

李昪

和徐知训骄横不同,徐知诰御众以宽、约身以俭、求贤规谏,宿将悍夫无不归服。

而到了这个时候,徐知诰已经不甘心充当养父权臣徐温的爪牙,他想要更多。

另一边徐温眼看徐知诰权势越来越大,严重威胁自己的地位,立马派次子徐知询来到润州,一是培养徐知询,二是监视徐知诰。除此之外,徐温的亲信们也意识到徐知诰已经尾大不掉了,屡次建议徐温把徐知询派去广陵将徐知诰替换出局。

徐温一时间拿不准主意,毕竟徐知询能不能胜任,他是一点没有底,但考虑到养子和亲子的关系,徐温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撤换徐知诰。

天成二年(927年)十一月,为了满足自己禅位称帝的梦想,徐温逼迫新的吴王杨溥称帝,并打算亲自率领诸藩镇节度使入朝,但临行前,徐温突然病倒,只能派儿子徐知询奉表入朝劝进,然后借机代替徐知诰执政。

得知养父又要换掉自己,自知羽翼未丰的徐知诰只能连夜写好了表章请求前往洪州出任刺史,但奏表还未送出,徐温就病逝于金陵府。

杨吴形势图

金陵府其实就是之前的升州,徐温改升州为金陵,就是为了日后篡位做准备。

而徐知询得知父亲病逝,自知不是徐知诰的对手,连夜跑回了金陵府,而徐知诰则没了徐温的压力,一下子从容了许多,继续在广陵辅政,然后继续逼迫杨溥称帝,杨溥无奈,最终在逼迫下宣布称帝。

徐温死后,身边的心腹同僚则留在了徐知询身边以图大事,但徐知询也和自己老哥徐知训一样,既无才又无德,还不懂收买人心,直接导致大半人马改换门庭转投了徐知诰。而徐知询对自己的几个弟弟同样刻薄寡恩,直接导致徐知诲、徐知谏也首鼠两端频频向徐知诰示好。

眼看身边人整日惶惶不可终日,徐知询打算让徐知诰前往金陵府服丧,然后一举剪除后患。徐知诰可没有这么天真,假称杨溥不许,还以杨溥的诏令让徐知询前来广陵,至于理由,可比服丧狠多了——僭越。徐知诰说有人告发徐知询收了钱镠不少龙凤图案的物品,有不臣之举,需要来广陵自证清白。

虽然杨溥只是一个傀儡,但名义上还是大家君主,僭越这个事还是很忌讳和非比寻常的,徐知询没理由不过来,只能硬着头皮前往广陵,而他一到广陵,就以不臣之罪夺取兵权,至此徐温一族的实力一蹶不振。

李昪

虽然徐知询此后终日宴饮,丝毫没有非分之想,但徐知诰依旧对他不放心。“知诰召徐知询饮,以金钟酌酒赐之,曰:‘愿弟寿千岁。’知询疑有毒,引他器均之,跽献知诰曰:‘愿与兄各享五百岁。’知诰变色,左右顾,不肯受,知询捧酒不退。左右莫知所为,伶人申渐高径前为诙谐语,掠二酒合饮之,怀金钟趋出,知诰密遣人以良药解之,已脑溃而卒。”当然徐知诰没有赶尽杀绝,徐温的子孙在日后的南唐都活得不错,徐知证和徐知谔还被视为宗室,也算报了徐温的养育之恩。

至此,徐知诰成为杨吴无可争议的实际掌权者,而他也面临最后一步:篡位。

而篡位之前,徐知诰也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不管是杨氏旧臣还是普通百姓,徐知诰一律采用怀柔之策,以争取当地势力的好感,除了怀柔江淮土著势力的同时,还大力提拔南下的贤才,不断增加自己的实力。

至此徐知诰行王莽之事只剩下时间了。

至于杨氏族人,除了杨行密第三子杨濛在一帮旧臣宿将的支持下想要诛杀徐知诰,却遭到徐知诰的毁灭性的打击,杨濛先被关押,随后被诛杀,而杨濛一死,杨氏老臣人人自危,从此不再有大规模的抵制行动。

清泰二年(935年),徐知诰进封齐王,正式建立齐国,立宗庙置百官,篡位踏出实质性的一步。天福二年(937年),杨溥禅位给徐知诰,徐知诰改名徐诰,改元升元,国号为齐,定都金陵,尊养父徐温为齐太祖。

李昪

和其他篡位者相比,徐知诰的篡位在当时并未引起非议与混乱,能够如此平静,靠的就是徐知诰二十年如一日对杨吴军臣百姓上下打点,对他们的笼络非常周全,加上徐知诰极富忍耐力,这才让他的受禅无比顺利。

徐知诰当时建立的是齐国,那为何变成了南唐呢?这还得从徐知诰改名换姓开始说起。

天福四年(939年),一直唯徐知诰马首是瞻的徐知证和徐知谔突然上奏,说徐知诰既然称帝,理应恢复原来的姓氏,徐知诰则立马推辞,说徐温对我有养育之恩,岂能忘恩负义?但随后,徐知诰就踏上了恢复原来的姓氏的道路,很显然,徐家子弟的上奏背后必然有徐知诰的授意,他想要巩固皇位,彻底切割原来的杨吴和徐氏的影响力。

那么徐知诰到底姓什么呢?他想到了一个姓:李。此时李唐覆灭不过二十余年,大唐的旗号还有很强的号召力,况且当时还有谶语:东海鲤鱼飞上天。鲤鱼代表李氏,东海就是海州,与他的地望相符,飞上天就是称帝,显然李是自己最好的姓氏。当然这也许是徐知诰称帝之前编造传播借以迷惑视听,反正姓李大家都接受了。至于是李唐哪位皇帝的后人呢?徐知诰也有选择,这就是唐太宗,大唐还有谁比唐太宗还猛的皇帝吗?要做就做唐太宗的子孙。至于唐太宗那一系,徐知诰选来选去,选择了吴王李恪,李恪虽然在唐高宗时期因涉嫌谋反被杀,但又被平反了,后代还出了两位宰相,远比其他血脉强很多,然后找大臣给自己编了族谱,自称李恪十世孙。有了姓自然也要改名,总不能称李诰吧,于是选了一个字“昪”,寓意日光明亮,也代表光复大唐。“徐氏诸子请昪复姓,昪谦抑不敢忘徐氏恩,下其议百官,百官皆请,然后复姓李氏,改名曰昪。”

姓名都改了,国号自然也要改。天福四年(939年),徐知诰改名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既然是李唐了,宗庙里自然要拜访唐高祖、唐太宗的牌位,至于徐温的齐太祖,又改为唐义祖。可以说徐知诰改名改国号的一系列行为,就是为了清除徐温的影响力。

说实话李昪到底是谁的后人?各个史书莫衷一是,欧阳修在《新五代史》里记载李昪世本微贱,根本不是什么李唐后裔。至于是不是,大概也就李昪自己知道了,毕竟一个六岁的孤儿而且天性聪慧,不太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更不会忘记自己原来的姓氏,但冒充李氏,只是为了巩固皇权罢了。

南唐‍疆域图

李昪自幼被掳为养子,寄养徐氏门下以来四十余年,从看别人眼色生活的螟蛉之子到开创基业的一国之君,自然知道生活的不易和民间的疾苦,在位期间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也让南唐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且对臣下也极为宽容。

但对臣子宽仁不代表对杨吴宗室宽容,称帝掌权后,将杨行密的子孙全部关在永宁宫,重兵把守,里面的人出不去,也不杀他们。

关久了,这些血缘亲密的杨氏后人居然搞在一起,虽然令人不齿,但他们或许存有报复的心思,毕竟现在出不去,家族需要繁衍,长期接触不到外界的人只能内部消化。只要活着就有奇迹,自己不一定能出去,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希望在有生之年能重见天日。

可以说李昪长期把他们像牲口一样圈养起来,折磨人的心灵比直接杀了他们更难受,但他们熬了十四年,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显德三年(956年),柴荣征讨淮南,为了安抚杨氏后人,说他和南唐的战争不会不会牵扯到杨氏,让杨氏后人放心,而当时在位的李璟得知消息,怕有人叛乱,立马将杨氏后人杀光了。可以说李昪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格极其矛盾的人,既善弄权术又敦厚慈恕,既谦抑恭俭克制自己,又有极其强烈的自尊心,比如与后晋大战失败,不肯接受被遣返的战俘等等。

李昪

天福八年(943年)二月二十二日,李昪背上生疮,不久病情恶化,临终前,召见儿子李璟,再三叮咛:“德昌宫储戎器金帛七百余万,汝守成业,宜善交邻国,以保社稷。吾服金石,欲求延年,反以速死,汝宜视以为戒。”当晚就病薨于升元殿,上庙号烈祖。

李昪是五代十国里典型的开国之君,虽然有豪情壮志,建立千秋基业的心胸,却受制于环境,终究只能以保境安民为满足。不过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李昪也算得上一代贤主。

0 阅读:29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