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749分,仅差一分满分,却因长相被嘲,王端鹏如今如何了

谦语话书风 2024-04-01 16:52:37

文|谦语谈书风

编辑|谦语谈书风

2004年,山东省理科高考状元王端鹏取得了729分的成绩,再加上他在全国数学竞赛上获得一等奖再加20分,足足有749分,离满分只差一分。

取得如此高分自然有许多媒体争相采访,可当媒体将他的相关视频发到网上后,却遭到了无数的嘲笑。

因为长相,网友们便无情地嘲笑王端鹏是书呆子,一度让他陷入了自卑,但当他醒悟过来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那现如今的王端鹏生活得怎么样?

他又是如何“打”网友们的脸的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天赋加勤奋

王端鹏家境较好,父母都是教师,并且他们十分注重对孩子的培养。

两人不会给王端鹏太大压力,更希望孩子能全面发展。

在王端鹏小时候,王父每天都会陪着他一起读书,提高阅读兴趣。

不仅如此,每天早晨一家三口还会晨跑,锻炼王端鹏的身体素质。

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王端鹏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三。

并且还会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拿到不少奖项。

父母思想开放,对他的成绩并不会太过担忧,也会陪着儿子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上学时,王端鹏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本不需要父母操心。

由于学校离家不算远,每天早上,和父母一起吃完饭后,王端鹏就自己去上学。

放学后可能父母还没下班,他先做作业,随后简单的做一些饭菜。

并且,王端鹏每天晚上都会躺在床上计划好第二天要做的事。

王端鹏在学习遇到问题时,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般,越战越勇。

遇到难题他不会放弃,哪怕题目超纲,他也一定要解决掉。

因此,进入初中后,王端鹏的理科成绩一路飙升。

在这种极度自律下,王端鹏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烟台重点高中。

高中学习日程更加繁忙,刚上高一时,王端鹏和大多数学生一样,一时间难以适应。

他发现自己学习时间不够用,学习跟不上老师的速度后,主动提出了住宿的要求。

父母起初并不同意,更担心儿子学习压力过大,心理出现问题。

王端鹏则信誓旦旦地表示:“我在学校能照顾好自己,和同学们相处得也很愉快,学习时间更多,国家才会压力大呢。”

见儿子铁了心地要住宿,父母只能同意,王端鹏住宿后那真是如鱼得水。

不仅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还能再回到宿舍和同学们继续讨论上课所学的知识。

第一次月考,王端鹏就取得了年级第三的好成绩。

但他并没有骄傲,一直虚心学习,这样好的成绩也让老师越来越喜欢他,经常推荐他参加各大比赛。

在高二的时候,班主任提议他去参加全国奥数比赛,如果得奖,则可以在高考时加20分。

王端鹏欣然同意,这次他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但他没有丝毫慌张。

最终获得了一等奖,获得了20分的加分。

由此可见,王端鹏在数学领域的确有一定的天赋。

天赋与努力相结合,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状元被人嘲笑

拼搏三年只为一刻,转眼高考即将来临,王端鹏和所有学生们一样,既紧张又兴奋。

但他很快平复好自己的心情,专心复习,并期待自己能取得好成绩。

考试过程中,王端鹏仔仔细细地审阅每一道题目,力求做到最完美的。

高考完后,父母早早就站在门口焦急地等待他,但在成绩出来之前,从未问过他考得怎么样。

考完后,王端鹏沉下心来,说不期待肯定是不可能的,但他对自己的成绩有十足把握。

2004年,当时查询高考成绩与现在用电脑查不同,大都是通过电话咨询。

查成绩当天,他在父母的陪同紧张地按下了号码。

当听到电话里传来:“729分”时,王端鹏激动得说不出来话。

等反应过来后,连忙道谢,随后立马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父母。

语文:138分,数学:149分,英语:142分,理综300分。

父亲算了算,说道:“再加上你比赛的20分,足足有749分啊,只差一分就能取得满分了啊!”

话音刚落,王端鹏家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各科老师都来道贺,并让王端鹏做好准备接受媒体采访的准备。

果不其然,王端鹏夺得山东省理科状元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各大报社纷纷前来采访。

可当采访王端鹏的视频刚发出去后,就遭到了群众的嘲讽。

“这长得一看就是书呆子,估计除了学习一无是处了吧。”

“书呆子也就只能学习了,考个状元又有什么用处呢。”

原来王端鹏进入青春期后,胡子长得特别快,人也显老了很多。

这些不好的言论传得铺天盖地,对王端鹏的私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那段时间里,王端鹏进入了人生低谷期,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难道外貌和学习挂钩吗?答案是否定的。

王端鹏的同学们和老师站出来为他发声:

“人不可貌相,王端鹏同学不仅在学习上取得优秀成绩,还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

对于这些力挺的人,王端鹏很感激,那些抹黑、随意评价自己的人,他也没有怀恨恶意。

当看到清华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王端鹏对一切都释然了,这就是自己最好的证明。

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他逐渐走出阴霾,并重新振作起来。

报效祖国

进入大学后,王端鹏依旧保持着一颗热爱的心去学习。

在学霸云集的地方,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

虽然大学课程要比高中轻松很多,但王端鹏并没有放下心来。

他还是像以前一样认认真真学习,做科研,做实验,整天都泡在图书馆。

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各大教授打交道,求知识。

在空闲的时候,他还会去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如去帮养老院老人打扫卫生,关爱留守儿童等。

除此之外,他还注重自己的全面发展,经常参与一些友谊赛,和同学打打球,做做运动。

大学四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在这期间王端鹏表现得非常低调。

除了学习,他没有更重要的事了,最终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毕业,还拿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留学名额。

在那时,能考上清华北大就很厉害了,更何况有机会出国留学呢。

美国斯坦福大学是国际知名学校,师资力量和学习环境都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

王端鹏的父母支持他继续深造,由于各种原因,两人无法同他一起前往美国。

但在临走前父亲交代王端鹏,无论以后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

王端鹏将这句话记在心里,踏上了求学的路途。

异国他乡,王端鹏短时间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短短一个月,人就瘦了20多斤。

他不敢将这些告诉父母,不希望父母为自己担心。

王端鹏知道自己来美国的目的是求学,不能因为一些小事就放弃。

学校的饭菜吃不惯,那就自己做。

于是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房子,自己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在斯坦福学习期间,王端鹏接触到很多新知识,但他能将每门功课都吃透。

经常能获得导师的夸赞,身边的同学都对他投来羡慕的目光。

心善的王端鹏还会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分享给同学,甚至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研究方法分享出来。

即将毕业时,美国各大公司纷纷向他抛来橄榄枝,并开出极高的薪资。

甚至有的公司开出了入职就送房送车的条件,并愿意将他家人无条件接过来。

面对这些诱人的条件,王端鹏依旧没有动摇自己的内心,坚持要回国。

留学多年,父亲临走时交代的话始终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其实,就算父亲不让王端鹏必须回国,他也会回国。

并不是因为想“打”网友们的脸,而是想报效祖国。

回国后,王端鹏进入中国科学化学研究所工作。

当时国内的科研设备无法和美国的相比,但他依旧以严谨的态度去钻研,力求做到最好。

后来王端鹏在多项研究上取得优异的成果,获得了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优秀青年科学家奖等。

这些奖项是他努力的最好证明,也打了当初嘲笑他的人的脸。

结语

王端鹏功成名就后依旧回到祖国的心值得我们学习和赞扬,他的故事还有力地证明了“人不可貌相”。

在生活中,有许多科学家专心搞研究,对自己的外貌并不注重,如“韦神”,他在数学上所做的贡献,更是无人能及的。

【信源】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2 阅读:429
谦语话书风

谦语话书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