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民简介

梦幻织星河梦 2025-01-10 14:26:04

彭泽民早年旅居马来亚,是南洋最早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人士之一。他1906年加入同盟会,任吉隆坡分会支部书记。

1922年陈炯明叛变革命后,孙中山被迫从广东避居上海,但依然在寻找中国革命成功之路。1923年3月,彭泽民从南洋回国专程谒见孙中山,但由于国民党右派阻挠,几次谒见都未成功。孙中山得知这一情况后,特地为彭泽民颁发了一张特别通行证。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彭泽民多次与孙中山讨论国内政治、军事及南洋党务等问题,成为孙中山的得力支持者。在国民党“二大”前后,彭泽民同共产党人毛泽东、彭湃等交往甚多,思想认识、时局政见、情感认同日益与共产党接近,成为他后来与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思想基础。

在与共产党人彭湃的交往过程中,彭泽民了解到“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办情况,这种以农民协会形式组织农民投入革命运动的方式成效显著。受此启发,彭泽民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创办“华侨协会”。开办仅一年,会员就由成立之初的百余人发展到15万多人,成功组织团结起华侨群体,使之成为国共合作旗帜下支持大革命的重要力量。彭泽民还在广州创办“华侨运动讲习所”,邀请一批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任教员。虽然由于北伐战争开始后革命形势变化,华侨运动讲习所只办了一期,但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华侨运动骨干。

1927年7月14日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彭泽民愤而离席。他首先想到国民党反动派将于会议次日动手屠杀共产党员,于是连夜赶往共产党人吴玉章、林伯渠等人住处通告情况,还在天亮前紧急告知海外部的共产党员,并给每人发了100大洋迅速转移。彭泽民在危急关头的紧急举措,使一批共产党员和爱国青年免遭厄难。当获知彭湃、刘伯承、朱德、恽代英等一批大革命时期结识的共产党人将要在南昌举事时,彭泽民毅然决定到南昌参与起义。

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反动当局将彭泽民“永远开除党籍、通缉归案严办”,马来亚英国殖民当局对彭泽民发出“驱逐出境令”。此后,彭泽民在广州的家产被查抄,存款被没收,生活陷入绝境。但他此时仍然惦记曾共患难的共产党人安危,并多次设法营救。

抗日战争期间,彭泽民发起华侨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5月,他在香港创办《抗战华侨》,不断向海外侨胞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动员华侨捐物捐款,支援抗战。

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彭泽民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

彭卓平,农工党创始人之一彭泽民的长女,出生于1911辛亥年,1935年毕业于岭南大学文学系,1956年经李健生、丘哲介绍,加入农工党。 2019年4月19日仙逝,享年108岁。

彭泽民1906年加入中华革命同盟会,是吉隆坡分会负责人之一。1924年回到广州参加民主革命活动,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海外部部长,国民政府委员。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1930年参与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任中央干事会干事。抗战爆发后,向国民党提出《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在香港创办《抗战华侨》,宣传抗日。1941年皖南事变后,同宋庆龄等联名写信给国民党当局呼吁团结抗日。抗战胜利后,在香港领导南方民主运动,并任“反内战大同盟”常务委员。1947年当选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1949年代表该党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同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民国15年(1926年),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和海外部长。与共产党人亲密合作,为发展海外侨务作出贡献。次年,“四一二”事变发生后,与宋庆龄、邓演达、毛泽东、林伯渠、董必武、恽代英等联名发表《讨蒋通电》,同时极力反对汪精卫“清共”诡计,保护中共领导人吴玉章、林伯渠。然后,毅然去南昌参加“八一”起义,被推选为革命委员会委员。“八一”起义后,隐蔽到香港行医。

民国19年,同邓演达组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民国22年参加蒋光鼐、蔡廷锴等发动的“福建事变”,事变失败后,再返香港,入陈伯坛中医专科学校进修6年,毕业后在香港挂牌行医。并任香港陈李济制药厂、先施化妆品厂、永安蒲包仓和广生行的厂医。曾与章伯钧等在香港召开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创办《抗战华侨》杂志,积极向海外侨胞宣传加强团结、抗日救国的主张,发表《致全国各界领袖书》。

民国30年1月12日,与宋庆龄、柳亚子、何香凝等联名发表《关于皖南事变致蒋介石及国民党中委书》。

民国36年1月,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国民主同盟南方总支部主任委员。

民国37年12月,应毛泽东的邀请,前往东北解放区哈尔滨市,商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事宜。[1][2]

1949年9月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建国后,曾任中央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首都归国华侨联谊会主席、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务。1951年起任农工民主党副主席,1954年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56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遗体安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

后世纪念

2015年12月5日上午,纪念中国农工民主党成立85周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暨彭泽民先生追思会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晓峰在讲话中回顾了彭泽民先生伟大、光辉的一生。他说,彭老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战士和政治活动家,爱国华侨领袖,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彭老将一生都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华侨尊敬和爱戴的革命前辈,还是医德高尚的中医大家。彭老崇高的爱国精神,同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坚定立场,向黑暗势力坚决斗争的鲜明态度,为社会主义事业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深厚感情,永远是农工党党员学习的楷模。

历久弥坚松柏节

白发丹心谋国是

1948年,彭泽民应毛泽东、周恩来之邀,以七旬高龄北上参加新政协筹备。彼时,年过七旬的彭泽民在香港已是中医大家,每月的收入,足以供全家十多口人舒适生活,彭家海内外很多亲友都劝他说:革命已经成功了,宜“功成身退,安享晚年”,彭泽民均予婉拒。

是年12月底,彭泽民第一次换掉中式大褂,穿上西装,假扮成华侨富商,在中共地下党安排下乘夜登上苏联油轮“阿尔丹”号,在海上整整颠簸了12个昼夜,历尽艰辛到达东北解放区。1949年2月又同一批民主人士一道进入刚刚解放的北京城!

一生从不穿西装的彭泽民,为顺利北上而专门定做了白色西服。旅程中,风大浪急,“阿尔丹”号的一个轮机坏了,后来又遭到美国第七舰队袭击,彭泽民在船上写到:“海面狂涛姑忍渡,春风将近到吾船!”。

彭泽民在革命的道路中上下求索、跋涉一生,散尽家财、几经生死,他从组织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开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就是要为饱经苦难的同胞和祖国找到一条光明的大道,如今,新中国终于要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权了,他怎能不激动、怎能不振奋!

廿年空有还乡梦,今日公车入国门;几经羁縻终解脱,布衣今日也称尊!

彭泽民在行程中所赋七绝真实地反映了他溢于言表的激动心情。1949年底,彭泽民将全家搬到北京,他希望子女也尽快接受新中国的教育。

从早年放弃殷实家产自马来西亚举家归国参加革命,到古稀之年放弃优渥的国医生活自香港北上建设新中国,彭泽民始终是一颗赤子心,满怀报国梦!

1949年9月24日,彭泽民作为农工党首席代表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言,表示坚决拥护大会的三个文件,全党同志从此要立下宏愿,永远跟随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彭泽民担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他代表农工党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政府中,他还负责多方面工作,担任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副主任、中侨委委员等多个要职,此外还担负着中国红十字总会副会长等多个社会职务。

1949年9月30日,农工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章伯钧、农工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彭泽民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图为毛泽东主席与委员们合影。三排右三为章伯钧、二排右七为彭泽民。

1949年10月1日,彭泽民(左一)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北京市的全体农工党党员荣幸地在天安门城楼下参加了开国大典,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伟大时刻。

这是彭泽民一生中最开心的时期,他像一个青年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1951年8月26日,农工党北京市委成立,彭泽民亲任第一任主委,已年过古稀的他公务繁重,但对北京市组织还是勤于兼顾,不挂虚名,常来询问工作情况,主持会议,事必躬亲。

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彭泽民依然抽出时间行医看病,他一生以做医生为荣,以替他人解除病痛为乐。

彭泽民刚到北京时暂住北京饭店,据农工党北平市党务整理委员会(农工党北京市委前身)王大鲁回忆,“彭老穿一袭布长衫,慈眉善目,脸上总是带着微笑,是一位可亲可敬的老人……我岳父患有胃病,我就陪他去请彭老诊治,彭老的处方一般只有三四味药,但剂量很大,这正说明他诊断的准确……”。

当时,农工党中央和北京市委会同址办公,彭泽民每到中央开会,都会提前到达,为中央和北京的机关干部和家属义务看病;他常为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吴玉章、张澜、李济深、何香凝、邓颖超等老朋友诊病;他给叶剑英、许光达等很多在艰苦革命中积劳成疾的军队将领看病,海军司令员肖劲光患有头风症,头痛剧烈,由两位警卫员搀扶进来,他对症处方,由夫人亲自煎药,复诊时肖劲光已行走自如。

1949年10月中旬,农工党中央机关由香港迁到北京市鼓楼辛寺胡同14号。1951年农工党北京市委成立后自西京畿道办公旧址迁到该处(现为鼓楼辛安里66号),直至1995年都与农工党中央在一起办公。

到彭泽民家求诊的病人中大多数是普通人,有工人、战士、教师等,他总是在上班前后、周末假日义务诊病,分文不取,也不接受任何礼物。在他近耄耋之年、返乡省亲途中,家乡的父老乡亲都来请他这位中医大国手诊脉开方,他也来者不拒。

解放初期,干部实行供给制,没有多少钱买药,彭泽民常用自己的津贴买药,或制成成药赠与病人。由于许多患者经他诊治,很快药到回春,大家口口相传,求诊者络绎不绝,常常挤满他小小的临时诊室,一月内求诊者达600余人次。

据彭泽民女儿回忆,由于彭泽民医术高超,“就连北京的中药店也几乎无不知晓,他们常为父亲的独特处方,神奇用药而惊讶不已。可以说父亲治病救人的名声远大于他所任的政治职务。”

由于彭泽民为大批党政军同志治愈顽疾,他对解放军又有多年深厚感情,中央军委特聘他为军委办公厅、总参管理局、军委疗养院及某军队医院的义务医生。彭泽民在写给侄子彭炳堂的亲笔书信中,谈到他公余诊病的情况说“近来接受军委会聘为义务中医,每日在家应诊几数十人,座为之满……”

参考资料

[1]

“大局方兴,忍言归去!”——回忆彭泽民同志中国农工民主党浙江省委员会(引用日期 2022-06-02)

[2]

农工党创始人彭泽民与中国共产党:声应气求 志同道合中新网(引用日期 2022-06-02)

[3]

彭泽民先生追思会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引用日期 2022-06-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