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晚期,黄巢发动了一场大起义,尽管他最后打仗输了被杀,可这事儿之后,李唐皇室碰到了一个更吓人的对手,此人名叫朱温,是个表面和善、内心却极其凶狠残忍的“狠角色”。朱温扔下黄巢,转头投了唐朝后,就开始慢慢积攒自己的力量,成了唐朝快完蛋那会儿,势力最大的一方霸主。他主要盘踞在河南,然后使劲儿往外扩张地盘,一路上简直无人能挡。可等他想把爪子伸到江南去的时候,却吃了个大亏。谁能阻挡势力正盛的朱温呢?
【割据庐州】公元852年,杨行愍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家是种田的,可惜老爸早走,家里头就剩下老老小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可就这么穷的家庭,杨行愍在当地还挺受人关注。说白了,就是因为杨行愍个子高、力气大,天生就有股子蛮劲,听说他能“轻松举起大鼎”,简直就是个小霸王般的勇猛。另外,杨行愍跑起来双腿像装了风,速度比马还快,据说他一天能跑上三百多里地。这家伙简直就是个力量和速度都爆棚的“全能战士”,毫无弱点可言。既然上天给了杨行愍与众不同的天赋,他当然不甘心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在那个时代,想要快速出人头地,最快的途径就是起兵反叛。
公元880年的时候,大唐换了个新年号叫广明,唐僖宗李儇心里想着要让唐朝更加光明,让天下都安稳下来,可没想到,事情的发展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换了年号没多久,沙陀族的兵马就打到了山西雁门关。与此同时,云南的南诏国向天下宣布,他们不再听唐朝的了。还有安南国,就是以前唐朝管的那个古越南大唐安南都护府,也起兵自己当家做主了。在大唐周围强敌众多之时,它的内部也是动荡不安。国内有个叫黄巢的“大坏蛋”,从湖北武昌一路猛冲猛打,占领了安徽宣州,与此同时,江浙一带的头头刘汉宏也带着兵马打进了山东和河南。这时候,在江淮一带,杨行愍看到这番情景,心里头也忍不住直犯嘀咕,痒痒得很。
现在真是英雄辈出,乱世已经来临,遍地都是机遇啊,那我去找点帮手一起抓住这些机会,应该也不为过吧。后来,杨行愍加入了江淮地区的农民反抗行动,可没多久,这次反抗就被镇压了。当地管事儿的刺史郑棨,在清查被抓的人时,瞧见了杨行愍。郑棨瞧见这人身材魁梧,眼睛有神,长得挺帅气,忍不住多瞅了几瞅。他又上前握了握对方的手,感受了下力气大小,随后便对旁边的人说,给杨行愍松绑,让他去参军。后来,杨行愍真的去当兵了,成了一名驻守州城的士兵,被安排到朔方守卫边疆。没多久,他因为打仗立了功,就被提拔为了小队长。过了几年,杨行愍戍边的任务完成了,他回到了家乡。可没想到,管这事儿的官员特别不待见他,没过几天,又让他去边疆守卫了。
要走的时候,官员走出来,笑着瞅了瞅杨行愍:“这一路该带的东西都带齐了吧。”杨行愍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说道:“糟糕,我好像漏掉了些什么。”官员听到后,不由自主地走上前问道:“是不是有啥给忘了?”杨行愍缓缓踱步到官吏身旁,猛然间大喝一声:“就差拿你人头来凑数了!”他突然从腰里拔出刀来,一刀砍下了官员的头,然后立刻带着手下的人发动叛乱,召集了好几千人,自封了个“八营兵马总指挥”的头衔,占领了庐州。这时候,大唐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了。他们瞧着庐州被杨行愍给占了,心里头害怕,不敢轻举妄动,就下了一道命令:只要杨行愍愿意归顺,就让他当庐州刺史。杨行愍接受了朝廷的安抚,就在这时,他碰到了生命中一个重要的帮手,那就是淮南的领头人高骈。
【杨吴的祸起萧墙】高骈对杨行愍很是看重,还对他讲:“你的名字有点不吉利,‘愍’字带着哀伤的意思,怎么会取这样的名字呢?”再次打量了一番身强体壮的杨行愍,说道:“你勇猛已经足够了,就是担心脑子不够用。希望你以后做事能细心点,要不你就改名叫杨行密吧。”杨行愍听完之后,也给高骈鞠了个躬,然后就改名叫杨行密了。后来,毕师铎发动叛乱,攻占了扬州,并把高骈关了起来。高骈无奈之下,派人去求杨行密,希望他能被封为行军司马,来解救自己。一听说自己的救命恩人遇到了麻烦,杨行密立刻带兵冲向扬州,他用了个假装逃跑的计策,骗得毕师铎追出城外,就在这时,杨行密调转马头反打回去,把毕师铎打得落花流水。
毕师铎回到扬州,因为又羞又气,就把高骈给杀了。杨行密一听这事,火冒三丈,马上下令全军哭高骈三天,都带着孝去攻打毕师铎,结果一下子就把毕师铎打败了,占领了扬州。之后,杨行密把苏扬一带当作老巢,持续向外发展地盘,他在寿州青口打败了朱温手下的葛从周,还干掉了朱温的大将庞师古,成功地把朱温的势力挡在了淮南大门外,这样一来,整个淮南地区就被杨行密牢牢掌控了。唐昭宗天复二年的时候,他给杨行密封了个吴王的头衔,让杨行密在自己的地盘上自己管钱粮和兵马。这样一来,“杨吴”这个政权就算是站稳脚跟了。在淮南这块地方,杨行密过得跟皇帝没啥两样,成了个没戴皇冠的皇帝。可杨行密却开心不起来,因为这时候,他最大的麻烦不是外来的,而是出在自己家里,出自他的小舅子朱延寿。
杨行密的老婆朱氏,现在可是王后了,她弟弟朱延寿呢,因为是杨吴国王的小舅子,所以被封为大将军。这时候,朱延寿心里犯起了嘀咕:我都做到大将军了,以后还能往哪儿爬呢?就算我姐夫把大唐的地盘全占了,我不还是个将军头儿嘛?不成,我也得当回皇帝过过瘾。接着,朱延寿四处拉拢帮手,壮大自己的势力,打算推翻朝廷,自己当家做主。这时候,杨行密可犯愁了。朱延寿这么一折腾,他手下的这些人,谁是真心跟着自己的,谁又是被朱延寿拉拢的,他一下子也看不出来。所以,他就想了个既安全又能试探人心的办法,还能让朱延寿放松警惕,那就是假装生病。
我这是得了啥病啊?我眼睛看不见了。杨行密以前眼睛就出过问题,这回老毛病又犯了,看不见了,听起来也挺合理的。谁能拿出证据说杨行密瞎了?这个人得能让朱延寿听进去话,而且朱延寿还得完全信他,那这个人只能是朱延寿的亲姐姐、杨行密的王妃朱氏了。说到这个朱家的人,还真是让人琢磨不透。只要你还是杨行密的媳妇,杨行密活着的时候,你就是王后;等杨行密不在了,要是你们的儿子当上了老大,那你就成了王太妃。当你帮朱延寿,也就是你弟弟坐上王位后,你算啥呢?“国王的姐姐”这头衔存在吗?朱延寿过世后,把王位交给了儿子,那你现在算啥呢?连“王的姐姐”都不是了,难道是“王的姑姑”?这是个啥辈分啊。这时候,朱氏完全搞不清谁跟她亲,谁跟她近,哪个当权对她最有利。她干脆就一心帮着自己的弟弟,成了个“宠弟狂”。
【盲人的“原谅之光”】这时候,杨行密可是把自己装瞎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像个演技超群的大演员。他老爱在老婆朱氏,还有朱延寿派来盯着他的人眼皮子底下,走路时不是往墙上撞,就是往柱子上碰,还成心伸脚去绊台阶,把自己摔得满脸是伤,青青紫紫的。瞧见这情形,一般人肯定觉得杨行密是真瞎了眼,但朱延寿这时候心里还七上八下的,毕竟他要干的是谋反的大事,一点差错都不能有。因此,他又求着姐姐再帮忙探探风,可这回,还能怎么探呢?朱氏琢磨着,自从杨行密眼睛出了问题,他们俩就没了那种夫妻间的亲密,突然间,她心里冒出了个让人琢磨不透的想法。
从那以后,朱氏便常常在杨行密眼前,故意和寝宫里的侍卫使眼色、拉拉扯扯,甚至还当面和其他男人打情骂俏,就想试试看杨行密到底能不能忍下去。甚至在有些不那么正式的历史记载里,朱氏在杨行密眼前,跟别的男人有了“不正当的关系”。杨行密失明了,朱氏走进他的卧室,见他正坐在那里,就摆手让宫女、太监他们都退下。不一会儿,一个长相俊秀的侍卫悄悄地走了进来。接着,那两个人就悄悄地凑在一起玩耍,完全把杨行密晾在了一边。杨行密就坐在一旁,手里暗暗使劲攥着拳头,可脸上还是笑嘻嘻的。转眼间,两位奥斯卡影帝影后展开演技大比拼,可显而易见,杨行密的表演更胜一筹。
好好看看这事儿吧,朱氏也确定了,杨行密的眼睛是真看不见了。杨行密肯定不会承认这件事,正史上也找不到记录,大多只在些民间故事里提到。不过从这些故事里,能看出杨行密那时候的忍耐能力,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能成就大事的人,肯定有不一般的能力和特长。凭借那连影帝见了都得点头称赞的精湛演技,杨行密稳稳地摆平了内部的各大势力。他还时常对朱氏讲:“我这身子骨不争气,儿子也没啥大出息,往后吴国的大小事务,恐怕都得靠延寿来挑大梁了。”这时候,朱氏已经确信杨行密是真的看不见了,她就把这些话转告给了朱延寿。朱延寿一听,再加上看到姐姐一脸诚恳地保证,心里头立刻乐开了花。就这样,杨行密假装看不见足足三年时间,终于把所有情况都摸透了,对朱延寿,他也就不再隐藏自己的敌意了。
【盲而复明】杨行密叫了一个人去给朱延寿传话:“大王突然间病得很重,赶紧让大将军进宫来,商量一下王位传给谁。”朱延寿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心想:这下可好,我那病秧子姐夫终于要不行了吧?他便只带了几个亲信,匆匆赶往杨行密的卧室。却发现杨行密躺在床上,看起来快要不行了,两只手在空中乱挥,好像在找什么东西,嘴里喊着:“延寿,延寿。”朱延寿赶紧迈步向前,说道:“大王,我来了。”杨行密眼皮耷拉着说:“延寿,你靠近点,我有几句话想跟你说。”朱延寿一听这话,心里乐开了花,心想:这是要把位子传给我了吧?说不定我很快就能当上大吴的王了,再不济,也会让我当个托孤重臣,那吴国的大小事务,还不都得听我的。接着,朱延寿迈步上前,凑近杨行密耳边轻声道:“大王,有啥吩咐您直说。”杨行密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想要那个...”
话音刚落,杨行密猛地瞪大了双眼,眼里闪着一股子犀利,哪里像个瞎子能有的眼神:“我要砸烂你的狗头!”说着,他便从袖子里掏出一把大铁锤,照着朱延寿的脑袋就砸了下去。只听“砰”地一声响,朱延寿的头骨顿时裂开,一命呜呼了。那一刻,大家全都愣住了。不一会儿,杨行密就完全掌握了宫里的局势。朱延寿带进来的几个亲信,全都吓得跪在地上直打哆嗦。杨行密瞧着他们几个,缓缓说道:“我之前的失明,全是拜朱贼所赐,现在朱贼已除,我又能重见天日了。”随后,他打发走这几个人,说道:“往后该跟谁一条心,你们心里得有数。”一看到王妃朱氏,杨行密气就不打一处来:“爱妃,瞧瞧我这双眼睛,难道还得一直瞎着不成?”话音刚落,他拔出刀来就要砍她,吓得朱氏立刻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望着眼前哭得泪眼婆娑的朱氏,杨行密猛地一甩手:“你既然背叛了我,还留你做什么?”接着,她就对身边的侍卫说:“把她赶出皇宫,让她去嫁给别人吧。”几个侍卫挠挠头,疑惑地问:“大王,咱这是要嫁给哪户人家啊?”杨行密连头都没转,径直走了,丢下一句:“怎么着都行。”就这样,杨行密用很少的付出,就解决了内部的政治大麻烦。之后,他和朱温、钱镠联手,打败了楚州的孙儒。但没多久,他又转头去攻打钱镠和朱温,打算完成统一的大计划。可惜天不遂人愿,公元905年,杨行密离开了人世。直到他去世,尽管他实际上已经是江淮地区的老大,却始终坚持自称“吴王”,把大唐当作正宗朝廷。杨行密给大唐留了情面,大唐也投桃报李,封他为“吴忠武王”。
公元927年,杨行密的第四个儿子杨溥坐上了皇位,建立了新国家,并且把老爹杨行密尊称为“吴武皇帝”。后来,他还找了个叫李昪的人来帮忙治理国家。要是说李昪这个名字你没听过,那他儿子李璟你肯定有所耳闻,更别提他的孙子李煜了,那可是大名鼎鼎。但没想到,仅仅过了十年,李昪就夺取了皇位,创建了南唐,历史仿佛又回到了老路上。
其实,在五代十国那会儿,杨行密可是挺受好评的,大家甚至把他看作是那个时代的头号人物。有些朋友算过一笔账,要是再给杨行密十年光阴,他或许真能把钱镠打败,一统南方,跟北方分庭抗礼,造就一个新的南北朝局面。如果再往前走一步,杨行密或许有可能抢在朱元璋前面,成为第一个从南边打到北边、统一整个中国的人。但很遗憾,杨行密没能活得更长,早早就离世了。可要是真的能让他再多活十年二十年,他又能不能创下这番大事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