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深淡水湖贝加尔湖,足以淹没泰山吞下大海,如今却已成故土

解析冷知识 2024-03-17 09:06:14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亚欧大陆最大的淡水湖,它的面积足有3.15万平方公里。

【美丽的贝加尔湖】

曾经这片湖泊和中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古人将其称为北海,如今已成为历史。

美丽的蓝色宝石

贝加尔湖,地球上的一颗蔚蓝色宝石,自然界的奇迹,坐落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心脏地带,以其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深邃的历史与文化著称。

自古以来就被人类所赞颂,在我国西汉时期,该地被称为北海,由匈奴所控制,到了西晋时期鲜卑族控制了该区域。

【和海一样大】

此后,掌控权陆陆续续被唐帝国、清政府控制,在近代时期,其控制权流到了沙俄手中。

从此,这颗蓝色的宝石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璀璨一笔。

贝加尔湖长约636公里,平均宽度约为48公里,其最深处则达惊人的162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要知道,我国的名山泰山,其主峰玉皇顶海拔也才1545米,就算是将泰山插进贝加尔湖,贝加尔湖的水深也足以将其没过。

另外,我国渤海面积约为8万平方公里,不过平均深度仅有18米,这意味着贝加尔湖能够将整个渤海的海水装下。

这一深度不仅使得贝加尔湖拥有超过世界上所有其他湖泊的总体积的20%以上的淡水资源,而且还蕴藏着地球上约五分之一的未经污染的淡水储备。

除了它的水源特征之外,贝加尔湖的生态系统又是它的一大亮点。

在湖泊的周围以及水域当中,拥有超过2500种已知生物种类,其中大约三分之二是该湖特有种。

【是不是应该叫它们湖豹?】

这种高度的物种特有性使其成为了生物学研究的宝库,最著名的当数贝加尔湖的象征——贝加尔湖海豹,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淡水中的海豹种类,其生存的奥秘至今让科学家们充满好奇。

贝加尔湖不仅是自然界的瑰宝,也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

湖周围居住着多个民族,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与湖泊息息相关,从古至今,这里就是重要的渔业和狩猎场所。

此外,贝加尔湖地区的岩画、古代遗址和历史记载丰富了我们对这片土地及其人民历史的了解。

如何形成

让人好奇的是,如此壮丽且富有人文气息的湖泊,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大约在2500万年前,当时的大陆结构并不像如今这样松散,各个板块之间连接更加紧密。

随着地球内部的不断运动,板块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由此引发碰撞,导致地震等自然灾害。

根据苏联科学家在贝加尔湖附近考察的相关证据,也许是地球板块之间的运动,形成了这片湖泊。

【地球板块运动示意图】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猜测,也有科学家用地球膨胀说解释贝加尔湖的成因。

大约在5亿年前,地球突兀性的发生了膨胀,导致亚洲大陆中部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洼地裂痕。

随着海水不断浸入,使得古老的贝加尔湖成为真正的贝加尔海。

但是,当时并不能被称为贝加尔湖或者贝加尔海,因为它没有当今湖泊的雏形,而是更加庞大的外海。

随着地球的不断运动和膨胀,后来仅仅留下了内陆的湖泊,也就是现在的贝加尔湖。

再加上降雨对于当中水源的不断稀释,以及湖泊补给足够充足,因此当中的水源也逐渐变淡,成为如今的巨大淡水湖。

问题很多

贝加尔湖不仅仅是俄罗斯的财富,更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然而在近代以来这颗蓝色的宝石在不断遭受人类破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人类对于伐木技术有了新的进展,大家普遍使用浮木的方式运输木头。

所谓的浮木,简单来说就是在河流附近将树木砍伐,然后直接丢进河流,让它顺着河流抵达下游,会有专门的人捞,如此一来就大大减少了木材的运输成本,方便、高效。

当时苏联的采伐业十分形成,他们将大量的某头丢在贝加尔湖补给河流当中,顺着水源漂流而下。

但是在过程当中,有一部分浮木未能被捞起,随着河水一起进入到贝加尔湖,腐烂的木头需要溶解水中的氧气,对原生态造成了较大的危害。

从1958年到1968年10年时间,沉入到贝加尔湖的木头一共有150万立方米!

【美丽的贝加尔湖不应该被破坏】

不仅如此,苏联还在贝加尔湖重要支流的色楞格河附近修建了50多家共产,将工业废水直接排进河道,和补给水源一起,汇入到贝加尔湖当中。

同时,在冷战时期,苏联曾在贝加尔湖以北的地区建立了核武器爆炸实验区域,虽然相隔了有上千公里。

但是苏联一共进行过26次核爆,对土壤形成的污染可以衍生到更远的区域。

在爆破实验结束之后,可以从贝加尔湖区明显检测到辐射量的提升。

最后,俄罗斯全国的各大城市污染也比较严重,对于污染物的排放并不严格,很多污染物随着河流进入贝加尔湖。

好在,如今俄罗斯已经加强了对于这片湖区的保护,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改变。

参考资料:

【1】《贝史为乐;邓自欣,朱玲玲.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上 1-7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03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流域各族与中原关系史》.中国史研究网.

【2】郑芷莲.贝加尔湖地区自然与文化发展浅析.《西伯利亚研究》 .2002 , 29 (6).55-56

【3】伊·阿科达莫夫,罗见今.贝加尔湖区环境保护的历史发展.《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1 阅读:78

解析冷知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