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甄嬛传》里,女主角甄嬛和雍正皇帝的弟弟果郡王允礼有一段感人的爱情。两人生下了生下了龙凤胎弘曕和灵犀,允礼还为了保护甄嬛,喝下毒酒,死在了甄嬛的怀里。
翻开史书,我们会发现,果郡王允礼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而不是电视剧凭空编造出来的。
但是他由于年纪小,至少明面上没有参与过九子夺嫡的事,自然不会像电视剧里那样因为曾是康熙心目中的储君,而被雍正忌惮。
相反,历史上的雍正,对这个十七弟是非常好的。
允礼自然也没胆子做出什么和皇嫂私通的事。
他更没有被雍正用毒酒杀死,历史上的他,活到了乾隆年间。
一直是个苦兮兮的皇家打工人。
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的爱新觉罗·允礼的一生。
01、从差点被圈禁到受雍正重用允礼是康熙的十七阿哥。当然康熙在世的时候,他的名字叫做胤礼,直到雍正登基之后,为了避讳雍正的名字,才改名叫允礼。
为了方便理解,本文统一把他称为允礼。
允礼的母亲陈氏,本是镶黄旗包衣,后来被抬旗为陈佳氏。
康熙后宫的汉女,是很难晋升的。陈佳氏在生下十七阿哥允礼后的21年里,都只是一个没有品级的庶妃,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和一批生下皇子的庶妃一起册封,被封为勤嫔。
可见允礼并不像甄嬛传里说的那样是宠妃之子。他的母亲在后宫里还是比较透明的。
他青少年时期也没有得到康熙太多的关注,一直到康熙驾崩,都还只是个光头阿哥,没有任何爵位。
他年纪能给参与夺嫡的哥哥们当儿子,又纵情山水,至少在明面上没有掺和过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
可是康熙驾崩的那一天,他却闯下大祸,让雍正怀疑他是八爷党,还差点被圈禁。
康熙突然驾崩的那个晚上,畅春园里一片混乱。史学界对于雍正究竟是怎么继位的,至今没有定论。
当时26岁的允礼正在宫里当值,一听说康熙驾崩,急急忙忙赶往康熙所在的畅春园。
走到西直门大街的时候,允礼遇到了老四的铁杆支持者隆科多。隆科多告诉他,老四已经继位了,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
允礼听了,大惊失色。按理说,他要么去畅春园给新皇帝请安,要么回宫恭迎新帝。
可他却“神色乖张,有类疯狂。闻其奔回府邸,并未在宫迎驾伺候”,整个人像疯了一样,奔回了自己的府邸。
雍正立刻就对他起了疑心。
联想到允礼的老丈人阿灵阿是八爷党的核心成员,雍正怀疑允礼也是潜在的八爷党,打算把他扔去守陵。
这就算不是圈禁的前奏,也基本上没什么未来可言了。
这时,雍正最信任的十三弟允祥站出来,拉了允礼一把。
允祥对雍正说,允礼只是还年轻,胆子也比较小,遇到这种变故吓坏了。他素来“居心端庄”,不会和夺嫡那伙人有什么牵扯。
雍正素来最信任允祥,几乎把他当做宇宙间第一完人。有了允祥的担保,雍正顿时看允礼这个平时不起眼的弟弟怎么看怎么顺眼,不久之后就正式册封他为多罗果郡王,还让他担任了一大堆重要职位。
雍正还赏了允礼1万两银子。要知道当时的允礼是郡王,一年的工资才5000两银子,而亲王的工资也才是1万两。
到了雍正六年,雍正更是加封允礼为果亲王。要知道当时亲王的亲王爵位还是很珍贵的,允礼有不少兄弟一辈子都最高只是郡王,甚至有人一辈子都是贝勒贝子。
可以说,允礼一生的命运,是被允祥的一句担保改变的。
作为“常务副皇帝”的允祥于雍正八年去世。雍正悲伤之余,也急需得力的兄弟们帮他分担治国重任。
允礼便和十六哥庄亲王允禄一起在雍正晚年担当了类似“允祥替身”的作用,成为当时清朝最有权势的亲王之一。
02、居家办公的顾命大臣在电视剧《甄嬛传》里,允礼和熹贵妃甄嬛的私情暴露之后,被雍正一杯毒酒赐死。
可是在历史上,允礼活得比雍正还长,还成为了雍正留给乾隆的顾命大臣之一。
雍正临终前特地叮嘱儿子乾隆说,允礼“但平日气体清弱,不耐劳瘁。傥遇大事,诸王大臣当体之,勿使伤损其身”。
意思是,允礼体弱多病,不能过于劳累,乾隆要悠着点用这个叔叔,不能让他因朝堂上的事情伤了身体。
乾隆把雍正的话记在了心上,对允礼这个叔叔十分礼遇,登基之后先是赐给他“亲王双俸”,也就是领双倍工资,又以他辈分大为由,免去他在便殿里的叩拜之礼。
当然允礼是不可能从此休病假的。清朝的宗室都是要当差的,能力强的宗室可以参与朝政,能力不强的哪怕当侍卫,去守陵,也得干点正经工作,不当差的宗室是没有工资可领的。
即便贵为亲王,也没有闲着的道理。
何况乾隆才刚刚登基,也需要允礼这样的得力宗室支持他。
于是乾隆体谅允礼身体不好,特地下诏,允许他“居家办公”,也就是平时里如果没什么大事的话,一应事务可以直接在王府里处理,不必去皇城指定办公地点。
不过乾隆对允礼虽好,却始终不肯成全允礼的一个遗憾。
那就是允礼始终不能把母亲接到自己的王府里,承欢膝下。
允礼的父亲康熙去世的时候,留下遗诏说,妃子当中年纪比较大而又有儿子的,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离开皇宫,到儿子的王府里养老。
好几个妃子得以离开禁锢颇多的宫廷,和儿子共享天伦。其实康熙老十二允祹的母亲定妃,更是在儿子身边生活了30多年,才在96岁那年高寿善终。
不过康熙去世的时候,允礼的母亲陈佳氏大约40岁左右,虽有允礼这个儿子,却不符合年老的标准,不能出宫。
等到康熙去世的时候,允礼又想起了康熙当年这条遗诏。他觉得50多岁的母亲应该符合年老的标准了,便和十六哥允禄一起上奏,希望把各自的母亲接到府里奉养。
乾隆却不乐意了。他作为皇帝,奉养庶祖母和庶母,也是尽孝的一环。他也很可以让天下人看到他是如何有孝心地礼敬长辈的。要是允礼和允禄的母亲出宫了,他的尽孝环节不就不完满了吗?
于是乾隆断然拒绝了允礼和允禄的请求,仅仅允许他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能和母亲见一见面。
只是宫廷规矩森严,偶尔的见面,又怎么能比得上在王府里承欢膝下呢?
可以说这是允礼一生的遗憾。
当然允礼的母亲一直和在皇宫里和太妃们住在一起,而不像甄嬛传里的那样被迫出家。
03、无子去世纵使乾隆对允礼这个叔叔算得上体贴,却也是仅仅让他在有条件的时候居家办公,而不是让他卸下重担安心养身子。
加上允礼实在是身体不好,平时出门的时候都经常得随身带着药。
他在乾隆三年就因病去世,年仅42岁。
而且可能是身体不好的原因,允礼仅有一个福晋和一个侧福晋,连亲王标配的一个附近两个侧福晋都没有满额。
他也曾有过两子一女,却全部夭折。
因此他去世的时候,面临着绝嗣的问题。
乾隆便召集王公大臣们商议,谁能作为允礼的后嗣,继承允礼留下的果亲王爵位。
对于允礼而言,他没有同母的兄弟,其他兄弟们无论是谁的儿子过继给他,都是一样的。
对于乾隆而言,肥水不流外人田,如果能把自己尚未封王的兄弟过继给允礼这个贵为果亲王的叔叔,不仅能让兄弟提前安享富贵,还省了一笔将来分封的费用,比在其他宗室里选人强。
乾隆最小的弟弟,也就是雍正最小的儿子弘曕,就这样被过继给允礼,成为继任果亲王。
当然和电视剧里不一样的是,弘曕并不是熹贵妃的儿子,他的生母是谦妃刘氏。他更不可能是允礼的私生子了。
04、写在最后纵观允礼的一生,和电视剧甄嬛传里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这是因为,甄嬛传圆柱是一本架空小说,而电视剧把这个故事改编在了雍正朝。
可能是因为雍正的小儿子弘曕过继给允礼这件事,能把结局圆上,所以居住把原著中男二清河王的人设安在了允礼身上。
但这又带来了新的矛盾,那就是允礼不可能参与到夺嫡之中,也没有被雍正赐死。
不过雍正的兄弟当中,也没有比允礼更适合这个角色的了。
更何况,甄嬛传是改编的宫斗剧,而不是历史剧,有不符合历史的地方也是很正常的。
只要故事本身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