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秒听懂“急急如律令”,老外也该卷卷了

华舆 2025-02-21 13:21:19

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影片中“急急如律令”等台词的英译问题,迅速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

这句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咒语,是应该采用网友们幽默而神秘的“Fast fast biu biu biu”式翻译,还是选择忠实但稍显平淡的“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亦或是存在更巧妙的第三种版本?

一场围绕文化密码破译的讨论,在网络上悄然拉开帷幕。如何在语言转换中保留文明基因,正考验着当代译者的智慧。

▲图片来自东西问客户端

是“Biu Biu”还是“Abracadabra”

“急急如律令”这一表达,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汉代的公文用语。彼时,“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常被置于公文之末,用以传达“即刻执行,犹如法律般不容抗拒”的严肃旨意。

在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海外放映版本中,“急急如律令”被译为“Be quick to obey my command”。然而,这样的译法并未能充分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命令威严与咒语的神秘韵味。

▲2月17日,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丰和立交桥下一哪吒主题涂鸦墙走红网络,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图片来自中新社)

网友们脑洞大开,提出了诸如“fast fast biu biu”这类充满趣味性和节奏感的译法。这些译法虽能让国内观众忍俊不禁,但对于缺乏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海外观众而言,却如同坠入云雾之中,难以领悟其真正含义。还有网友提议直接使用拼音“Ji Ji Ru Lyv Ling”或是英文咒语“Abracadabra”。

采用拼音“Ji Ji Ru Lyv Ling”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零翻译策略,即不经过翻译过程,直接将源语言中的部分表达引入目标语言。这种译法虽未能传达出咒语的具体含义,但却在语气、语速和口型上与原文保持一致。通过这样的译法,观众能够意识到角色正在念诵咒语,虽然可能不理解其实际意义,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剧情,且咒语的反复出现更能加深观众的印象。

而“Abracadabra”则与“Ji Ji Ru Lyv Ling”有所不同,它采用的是套译的方法,即借用目标语言中的惯用语来替换原文词句。对于西方观众而言,“Abracadabra”并不陌生,它是一句传统咒语。这样的译法同样能让观众明白这是一句咒语,但在发音口型上与“急急如律令”存在较大差异,且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几乎掩盖了中文语言的独特韵味。

“给百合镀金”不如“脱裤子放屁”

不管是“急急如律令”,还是“Abracadabra”,都是语言和文化密切结合的文化负载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在翻译时,如果将这些文化负载词全都转化为“大白话”,容易消解掉整个作品的文化特色。然而,若是忽视文化差异,使用直译、音译,会让海外受众感到不理解。

过去,网络上曾出现过不少中式英语的例子,如“人山人海”被译为“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变为“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以及“不作不死”被直译为“no zuo no die”。这些翻译虽然富有创意,但却违反了英语语法规则,让英语母语者感到一头雾水,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一笑而过。

▲图为北京一家影院内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图片来自中新社)

然而,英国知名演员罗莎曼德·派克(Rosamund Pike),中文名为裴淳华,却在一次访谈中展现了直译中文歇后语的魅力。

在参加英国喜剧性谈话节目《格雷厄姆·诺顿秀》时,她应主持人要求,用标准的发音说出了孩子教给她的中文歇后语“脱裤子放屁”,并将其直译为“taking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使这一直译表达在媒体上留下了文字记录。

尽管“脱裤子放屁”这一说法粗俗不堪,但其意思与“画蛇添足”相近,都指做了多余或不必要的事情。在英文中,可以套用现成的表达如“to gild the lily”(给百合镀金)或“to over-egg the pudding”(给布丁加多了鸡蛋)来翻译。然而,这些现成的答案却缺乏中文市井中的粗俗与生动。

为了忠实传达汉语的意涵,裴淳华选择了直译的“to take your trousers off to fart”。对于西方人而言,这种独特的修辞比喻和鲜活的意象反而让人印象深刻,展现了中文歇后语的独特魅力。

翻译的“留白艺术”

有人类学家指出,文化有高语境和低语境之分。其中,中国文化以其高语境特征著称,表现为内隐、含蓄,富含隐晦信息。当高语境文化产品跨越国界传播时,必须经过创造性转化,以确保文化信息能被有效“解码”。

因此,文化产品在国际化进程中,既要兼顾海外受众的认知习惯,又要竭力维护其原始的文化内核。有学者曾对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英文翻译策略进行深入剖析,发现该游戏采用了多样化的翻译手法,如直译“七十二变”为“72Transformations”,意译“天命人”为“The Destined One”,以及音译与创造性翻译并用的“Jingu Bang”(金箍棒)、“Black Bear Guai”(黑熊精)等。

随着游戏的热销,众多海外玩家对“孙悟空”这一文化符号产生了共鸣,进而激发了他们系统了解《西游记》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许多博主也借此机会,向海外受众普及“金箍棒”、“大闹天宫”等词汇背后的丰富故事。

▲1月15日,中国国产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与名创优品合作的联合主题店在北京开幕,推出的多款周边产品吸引不少游戏玩家前来购买。(图片来自中新社)

在文化出海的作品中,意译为主,辅以音译或创造性翻译少量表达,犹如艺术创作中的留白,为受众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与探索可能。当采用这类表达方式时,创作者可通过旁白解说、背景故事阐述、视觉辅助等手段,协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跨越理解障碍。

翻译从不是语言的单向转换,而是文明的对话艺术。那些刻意保留的“不完美译法”,恰似凿向文化巴别塔的第一道裂隙 —— 透过它,好奇的目光得以窥见五千年文明的灵光。当“Ji Ji Ru Lü Ling”成为维基百科新建词条之日,或许才是中国故事真正出海之时。

参考中新社、《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红星新闻等

0 阅读: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