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进医院就要先抽血?医生揭秘:抽出来的血,最终去了哪儿

若云谈健康 2024-09-23 16:48:5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李阿姨已经年过五十,平日里总是觉得身体无大碍,只是偶尔会感到有点疲劳和胸闷。

但最近她的朋友老王劝她做个全面体检,说这个年纪,定期检查身体非常重要,于是李阿姨便去了离家最近的医院。

一进医院,李阿姨没想到,医生给她的第一项指示就是抽血,她心里嘀咕:“我也没什么大问题,为什么第一件事就是要抽血呢?”

怀着疑惑,李阿姨还是听从医生的安排,坐在抽血室的椅子上,看着护士熟练地为她扎针。

她的血一点一点被抽进了小瓶子里,但李阿姨的心中却充满了不解:“这些血到底能查出什么?抽了这么多,最后又去了哪儿呢?”

回到家后,李阿姨心中仍挂念着这个问题,第二天她和朋友老王提起了抽血的事。

老王笑着说:“你可别小看这几管血,它们可比你想象的要有用得多!医生靠它们能早早发现问题,不然你哪能知道自己健康还是生病了。”

李阿姨心中一紧,忽然意识到,难道她一直忽视了自己身体中隐藏的问题。

其实李阿姨的困惑并不罕见,很多人进了医院后,面对抽血的要求,心里都会有类似的疑问。

根据《中华医学会》的数据显示,每年全国有数千万次的抽血检验,仅医院门诊的日常体检中,血液检查占比高达80%。

这不仅是因为抽血检查无创且快速,更因为血液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信息。

通过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糖、血脂等指标,医生可以快速判断病人的基本健康状况,发现早期的炎症、感染,甚至潜在的重大疾病如糖尿病、贫血、肝功能异常等。

一、为什么一进医院就要先抽血

去医院,很多人一进门就被要求抽血,心里总是不免嘀咕:“为什么一上来就抽血?这真的有用吗?”

其实抽血这件事在医生眼里可不是随便的,它几乎是判断你身体状况最快速、最可靠的手段之一。

血液在身体里扮演着运送营养、氧气、代谢废物等重要角色,它可以被看作是你身体内部情况的一面镜子。

通过这面镜子,医生可以很快发现一些你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的问题,像是一些症状,表面上你可能只是觉得累、头疼,或者肚子不舒服,但血液里往往早就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抽一管血,医生可以从中读到许多信息,帮你快速锁定病因。

对于医生来说,抽血提供了非常多的健康线索,比如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直接反映你的血液是否健康。

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白细胞负责抵抗感染,血小板则负责止血和凝血。

如果这些数值出现异常,医生就能根据这些变化判断出你是否有炎症、感染,甚至一些潜在的血液疾病。

血液还能告诉医生更多的故事,尤其是你的内脏器官在怎么样工作,像肝脏、肾脏、心脏这些重要器官,虽然它们藏在身体里,肉眼看不到,但通过血液中的各种化学物质,医生可以间接了解它们的状态。

比如肝脏如果出现问题,血液中的一些酶值就会发生变化,医生通过这些指标,能判断肝脏是否有损伤。而且肾脏的功能也可以通过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指标来反映。

抽血不仅仅是看病,还能帮助医生提前发现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很多疾病在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

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脂等,但通过血液检查,这些疾病的早期信号能被发现。

二、抽血一抽就好几管,能查出什么病

很多人和李阿姨一样,看到护士拿着几根试管,抽血的时候心里总在犯嘀咕:“为啥抽这么多管?”

其实每一管血都有它的任务,每一滴都能提供不同的健康线索,看似简单的几管血,实际上是医生用来全面体检、诊断疾病的“情报员”。

第一管血通常是做常规血液检查,也叫血常规,这是医院里最常用的检查,不管你是发烧感冒还是有点头晕乏力,医生都可能会开这个。

血常规能告诉医生很多事,比如白细胞数量是否异常。如果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你身体里有炎症或感染,像是感冒、肺炎等都会引起白细胞升高。

而如果白细胞减少,可能是身体免疫系统出了问题,甚至可能预示着某些血液疾病。

红细胞也能从血常规里看出来,如果红细胞数量低,说明你可能贫血了,身体的供氧能力下降,容易让你感到疲劳、头晕。

血小板也会在血常规中显现,它主要和血液的凝固功能有关,血小板太少,身体小小的伤口都可能流血不止,太多则容易引发血栓。

除了血常规,另一管血可能是用来查肝功能的,肝脏是身体的“解毒工厂”,它帮我们处理吃进体内的毒素和废物,还参与脂肪、蛋白质和糖的代谢。

如果肝功能出了问题,很多症状你一开始是感觉不到的,因为肝病往往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

通过检查血液中的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医生可以评估肝脏的健康情况。

如果这些指标升高,可能提示有肝损伤,像是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的早期信号。早发现问题,早做干预,肝脏还可以恢复健康。

三、老年人抽完血做好这三点,更快恢复身体

1.注意补充水分

很多人觉得抽了几管血量不多,不用担心身体缺水,其实抽血虽然不是大量失血,但身体会轻微失去一些液体,这时候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特别是老年人,本身血液循环速度较慢,补充足够的水能帮助血液更快恢复正常循环,让身体重新保持平衡。

喝水时不需要急着大量喝,一口一口慢慢喝,既能补水又不至于让胃部不适。

2.别急着站起来或走动

抽完血后,身体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短暂的失血状态,如果马上站起来或走动,血压可能会有所波动,容易导致头晕甚至晕倒。

所以老年人抽完血后,最好在座位上休息几分钟,让身体有时间逐渐恢复。

如果感到不适,比如头晕、眼前发黑等,千万不要勉强自己行动,应该马上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适当的休息有助于身体稳定下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3.当天尽量避免剧烈活动

很多老年人抽完血后觉得没事,就开始进行平常的锻炼,比如散步、做体操等,虽然适度的活动对健康有益,但抽血当天最好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

因为身体刚失去一部分血液,剧烈活动可能会导致供氧不足,增加身体的负担,尤其是抽血的手臂位置,最好避免用力,以免伤口再次出血或淤青。

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家中做些轻松的活动,比如静坐、看书、听音乐等,等到身体完全恢复后,再进行正常的日常活动。

除了这些,老年人抽血后还要留意饮食,虽然抽血不需要特别的饮食调整,但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有助于身体更快恢复,可以适量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帮助补充血液所需的养分。

四、结语

抽血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侦察兵”,虽然过程很短,但它能帮医生获取很多重要的信息。

只要注意补充水分、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抽血的影响就能降到最低,身体也会很快恢复。

参考资料

【1】詹前美.抽血检验:拔牙、外伤小手术前的“安全哨”[J].家庭科技,2024,(04):56-57.

【2】卢景芳.抽血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常见误区?[J].家庭生活指南,2024,40(07):111-112.



0 阅读:0

若云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