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宝石,竟然都是化石!

浩贤看看趣事 2025-04-09 14:58:59

那天我去澄江的化石地博物馆,看到很多的化石装饰画,生物漫长的演变被定格在石头上的象形烙印里,引人无限遐想。

而作为一名宝石科普博主,我还注意到澄江产出的一些矿石,被并列在展厅里。

那么,化石算宝石吗?不要着急下结论,就举几个例子你自见分晓!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很多宝石,其实都是化石!

1、琥珀

古语有“前年琥珀,万年蜜蜡”,以时间来衡量它的价值,足以表明琥珀与化石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琥珀,事实上是“树脂化石”。在距今 4500 — 6500 万年前,珍贵的松柏科植物产生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历经地球岩层的高压、高热挤压作用之后,产生质变,形成主要成分为C10 H16O的化石。

由于在滴落过程中产生奇特的纹路或者气泡,也有古老的昆虫或者植物碎屑入侵,琥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种类,有的甚至还带着香味。

所以琥珀也成为静心安神的佳品。它的姻亲——蜜蜡,甚至被列为佛家七宝之一,有助于修行。

2、红珊瑚

400多年前,医药大师李时珍先生在经典名著《本草纲目》中就记载珊瑚有:“去翳明目,安神镇惊。用于目生翳障,惊痫,鼻巾丑。”

红珊瑚也属于化石的一种,它是有机宝石,原植株生长在远离人类的100至2000米的深海中。属于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而成。

由于珊瑚虫靠捕食海中的浮游生物为生,它吸收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钙,在体内的消化系统进行“化学加工”,分泌碳酸钙质形成方解石晶石,再把结晶粘合,形成“骨骼”,一株红珊瑚就这样形成了。这整个过程又被专家称做“ 生物矿化 ”。

3、砗磲

“百年砗磲”,它被誉为海中的“活化石”,亦是佛教圣物。

砗磲是来自深海的贝壳,分布于大西洋和西太平洋。这些贝壳体积庞大,最重的足有上百斤,体积最大的甚至可以做婴儿的澡盆。

砗磲的寿命很长,被誉为海中的“活化石”。它也是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

但随着近年环境保护的呼声,砗磲的开采已经被大量限制乃至禁止。

4、斑彩石

斑彩石是宝石级别的菊石化石,也是最远古的生物化石。

菊石是是一种早已灭绝的远古螺类,酷似现在的海洋生物鹦鹉螺。

斑彩石的产地在加拿大,只有那里的斑彩螺化石才能被定义为宝石级别的斑彩石。

而斑彩石不仅身价珍贵,在加拿大更是被视为“国石”,地位相当高。

5、珊瑚玉

珊瑚玉是2.5亿-3亿年前形成的钙化珊瑚石,由于地壳运动及海底发生大量火山活动与海底地壳的隆升,被颠覆在地壳岩体内,又经过亿万年漫长而复杂的地壳活动,与部份硅元素结合与置换后,在一定条件下玉化而成。

再加上大量的火山灰物质入侵,珊瑚玉也形成了独特的色泽和纹理。

珊瑚玉的硬度在5-8之间。由于海生珊瑚中多数品种为有色珊瑚如红、蓝、黒、黄、绿,白珊瑚等,珊瑚玉也就形成了丰富多姿的色彩,也成为雕刻艺术和珠宝首饰的主要原材料。

6、猛犸象牙

猛犸象大约生活在距今480万-1万年的时期,是第四纪大冰期时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象。因气候变暖、生长速度缓慢、没有足够的食物以及人类和猛兽的追杀,其幼象的成活率极低,导致数量迅速减少直至绝灭。

这种在几千年前就已经灭绝的动物,有一部分依靠着西伯利亚这些地方的冻土层,以化石的形态保留了下来。

而其中,有些已经成为化石的象牙并没有变丑,反而保留了温润莹白的质地,无论是用来做工艺品还是首饰,都是非常优质的材料。

7、树化玉

树化玉是玉化的硅化木,其外表晶莹剔透。

在漫长的地史过程中,大片的原始森林被博大的自然力量埋葬于地下。树木在高压、低温并且无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的环境中,其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并部分保留了树木的某些原始特征,并纳入周围岩层的某些矿物元素,形成缤纷的色彩物质,这就是硅化木,也叫做木化石。

而后漫长的地质时期,在温压的不断变化中,硅化木木发生了差异的变质作用,重新结晶,主要成分转换为蛋白石+玉髓,这就是树化玉,也叫木化玉。

你还知道哪些宝石也是化石?欢迎评论区留言!

0 阅读:0
浩贤看看趣事

浩贤看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