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世族:探访阳新白沙陈氏祠堂

楚风雅 2017-10-12 16:55:30

回忆剥落,看见小时候

8日,记者来到白沙镇金龙村江家垅组的陈氏祠堂,只见门前高悬“颍川世族”匾额,飞檐与梁柱的暗朱红色彰显端庄贵气,周边小楼林立,绿树招展,智能路灯顺着整洁干净的乡间小路绵延排列,好一个繁华胜地。据阳新县陈氏四、五、八甲陈氏家族族长陈海介绍,本地陈氏与五珠村五珠山庄等多个庄门同气连枝,已有600多年历史。

颍川世族义门兴盛

      

据《陈氏宗谱》记载,陈姓为舜帝的后裔,尧帝将女儿嫁给舜,在妫汭河边居住,子孙妫姓。周武王灭纣以后,建立周朝,找到舜的后人陈胡公妫满,以元女姬嫁妫满,封他在陈(今河南淮阳)建立了陈国,谥号陈胡公,后人遂以国为姓。

传至妫满12世孙陈完,陈国发生内乱,陈完逃奔齐国,其裔孙陈桓子在齐国担任大夫,深得朝野敬重,食封于田,故称田氏。公元前221年,齐国为秦所灭,齐王建的第三子田轸奔楚为相,封颍川侯(今河南许昌),又改回了陈姓。自秦汉以来,由田氏复姓归宗的颍川陈氏一支,在中国历史上繁衍极盛,播迁极广,可谓帝王将相,人才济济,其中陈寔、陈纪、陈群、陈泰等名臣精英皆在《后汉书》、《三国志》中列有专传。

唐朝年间,胡公满的71世孙陈镶为避天下乱,迁居泉州仙游(今福建莆田)。他的第5个儿子伯宣文采出众,能为《史记》作注,名闻当世,朝廷特此予以官职而不就。一日,伯宣与好友马聪结伴游览庐山,但见此地风景优美,幽奇清远,久久不忍离去,乃偕子而居。唐玄宗开元十九年,伯宣的孙子陈旺迁至九江郡蒲塘场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九江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为江州德安义门陈氏始祖。

陈旺公以孝道治家,撰家法,建书堂,使陈氏家族日益昌盛。据传,义门世家和睦共居,人无私财,连平常用餐也十分讲究礼数。更堪称奇观的是,所养家犬皆训练有素,一犬未到,百犬不食。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旌表义门世家,并赐联“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以示赞誉。宋太祖建隆年间筑表台,御笔亲书“义门陈氏”。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旌赐“忠者世家”,并题诗赞道:“颍川郡派传千古,芳振江州绍有虞。”宋仁宗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宣陈兢入朝觐见,赐御雀,提归酿酒一壶,全族三千余人共品美酒,以表深受皇恩之喜。宋仁宗听闻龙颜大悦,追封陈旺公为晋国公。

到了宋仁宗嘉佑七年(公元1062年),义门陈氏已历世332年,全家3900余口,田庄300多处,成为当地颇具影响的名门望族。群臣纷纷上书,以人口过于集中、朝野势力太盛等缘由要求分析。于是,由朝廷颁旨监督,将义门陈氏分为291庄,迁往全国各地。陈氏后人徙居新址后,不忘家族百年荣耀,都在门首高高挂起“义门世家”的牌匾。

果实落业致富新庄

      

走进陈氏祠堂,果见义门陈氏的标志性牌匾悬挂在显眼位置,由于年代久远,一些陈设褪去了昔日的华丽,露出斑白纹理。在五珠村五珠组的老祠堂里,还可见“南征北战”、“一生为民”两块崭新的牌匾。陈海介绍说,那是为了纪念当地一位英勇善战的退伍老兵,还有勤政爱民的退休老县长。

回溯当年,在轰轰烈烈的义门陈氏分家浪潮中,思洪、思澄两公长途跋涉,最终落业阳新果实庄(今洋港)。据家谱记载还有这么一段传说:思洪公带着家人风尘仆仆来到永兴,这日路过龙港,行至清溪,天色将黑只得借宿民舍。正在熟睡之时,只见小溪庙神白发银须,飘然而至,对思洪公说:“你们此去人生地不熟,我特来指点,遇果则食,遇石则止,切记!”思洪公醒来,暗自惊诧,招呼家人继续赶路。中午时分,思洪公一行来到了不知名的集镇,大家又累又渴,正遇树荫下的小贩摆着两筐水果高声吆喝,连忙凑上前去买来解渴。思洪公一边吃着水果,一边举目四望,发现路面全是青石板铺就,他顿时明白过来,决定就在此地安家。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果实庄十三世孙真郎公的妻子骆氏带着儿子添广、添麟(思洪公后裔),从兴国州永福里户籍八甲(今阳新东源乡法隆村陈真庄),经过长源上丰乐里十三保(白沙一带)。这日,骆氏在井边取水,谁知不慎失手,竹碗滑落到了井底,她不禁叹道:“这就是我们母子的定居之地。”因此,添广、添麟二公在此繁衍生息,为肇基庄。后来,添广公复迁长港北乡陈堰头庄户籍四甲(今吴东城村堰头陈庄),添麟公复迁长港南乡龟山庄户籍五甲(今五珠村五珠山庄),添麟公裔孙永轸公由龟山庄迁居下堍庄,后世其昺公由下堍庄迁居江家垅。

途经白沙陈氏四、五甲村落,只见屋舍俨然,大多是现代小楼房。义门陈姓素以“义”字传家,在为数不多的老房子前还能见到“义门遗风”、“义薄云天”、“德星光映”的牌匾闪耀光芒。村中并无闲人,稻田无一处荒芜,稻穗饱满长势喜人,等待着勤劳朴实的陈氏族人获取丰收硕果。吴东城村的光伏发电产业、漫山遍野的橘林,五珠村的苎麻基地、藏香猪基地,金龙村的苗圃基地,个个火火红红,昭示着陈氏族人致富奔小康的美好生活。凭借卓越不凡的头脑、艰苦创业的精神,白沙义门陈氏由添广、添麟两公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户,9000余人。(来源:今日阳新)

领略阳新风土人情 

纵览天下舆情风云

阳新风情(微信ID:hbyxfq)

0 阅读:2
楚风雅

楚风雅

诗文风雅:惟楚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