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天津中间的廊坊,地理位置优越,为何没能进一步的发展?

凡尔赛百态 2025-02-09 02:09:58

廊坊在上世纪还是个不足五万人口的小镇,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逐步取代了老县城成为县治所在地。

而后,它更是一跃从县级市直接升格为地级廊坊市。

论风光,它不及秦皇岛。

论资源,它不如唐山。

论政治地位,省会石家庄更胜一筹。

论历史底蕴,保定与邯郸也更为深厚。

然而,这样一个城市却以人均GDP全省第二的成绩紧随唐山之后,展现了不俗的实力。

东方大学城虽显颓势,但其初期曾汇聚二十七所高校,这在河北非省会城市中实属罕见。

廊坊不仅从石家庄手中夺得河北经济贸易洽谈会的举办权,还拥有万达广场这样的商业地标,让保定和邯郸等城市望尘莫及。

它既不依赖丰富资源,也未受政策特别关照,仅凭区位优势便在北方这片贫瘠之地崛起,着实不易。

市区、北三县、南三县,无论何处,民富水平都颇为可观。

特别是北三县的燕郊镇和南三县的胜芳镇,其建设水平甚至超越了许多普通县城。

有人指责京津“吸血”导致廊坊发展受限,但这种说法似乎忽略了一个事实。

若不是京津的辐射带动,廊坊又怎能有今日之成就?

一个建城不过百年的非省会城市,仅凭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便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难道还不足以令人瞩目吗?

河北多地确实受到京津的虹吸效应影响,但在这个问题上过分强调对廊坊的负面影响或许并不合适。

北京对廊坊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城市发展也应懂得感恩图报。

房价问题确实是廊坊的一大困扰,但这并非廊坊独有,环京的其他河北城市同样面临类似问题。

1958年,廊坊并入天津,当时的廊坊市区是廊坊镇,是天津城市总体规划中津郊十个重点发展的卫星城之一。

后来,廊坊从天津市分出,成立天津地区,受河北省和天津市双重领导。

天津地区驻地在杨柳青-沧镇-天津市区泰安道等多个地址办公。

文革期间,天津市直辖,仅包括市区。天津地区行政公署又搬迁到廊坊镇,因为廊坊镇当时是少数几个有火车直通天津市区的地方。

直到如今,廊坊市政府过年时拜访离休老干部,仍然要去天津。

由于自身不能满足农副产品供应和水源问题,天津市直辖后一直找中央和河北省要地。

最终确定河北省天津地区的五个县(蓟县、宝坻、武清、宁河、静海)移交给天津市,剩余的天津地区改名为廊坊地区。

如果天津在河北省内,按照河北习惯上的地市合并,天津地区/廊坊各县肯定还会跟天津市合并的,廊坊市区也会是天津市安次区。

天津市并非不想要天津地区,而是河北省不予划转。

不仅是河北省的天津地区及其周边几个县未划归天津市,就连宁河县境内的两个省属农场也依然隶属于河北省,这些地方至今还是河北省的“飞地”。

蓟县、武清、宝坻、静海五个县内的其他省属国营单位也没有划给天津市,比如蓟县钨锌管厂和蓟县师范学校等类似单位仍然属于河北省管辖。

目前的局面是1973年河北省政府和天津市政府在石家庄举行了为期五天的会议后商定的结果。

天津市于1967年1月突然升为直辖市,导致前一年因中央要求分散沿海大城市人口而从天津迁至保定的河北省委无法在危机解除后返回天津。

但此时的天津市仅有市区而无郊区,无法提供农副产品和水源。

天津市持续向中央政府请求将河北省的部分土地划归天津。

这一请求持续了六年,直至1973年中央政府原则上同意,并指示河北省和天津市自行商讨具体事宜。

对于河北省而言:河北省并不欠天津市的,为何要将河北省的资产无偿转让给天津市呢?

你会把你家的房子无偿让邻居住吗?

对天津市来说:天津市作为直辖市是理所当然的,有河北省政府在这里就像是有个婆婆一样,不能让他们在此管制。

因此之后天津开始了一系列独立特行的行为,天津的地方法规与北京、河北完全不同,而河北则是参照北京,尽可能与其保持一致,从文化上天津反复宣传祖先是安徽驻军、口音受皖北方言影响、信仰南方的妈祖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与河北区分开来,证明自己的不同。

但是一旦省会迁移出去,就会有一批省属单位、工厂和学校随之搬走。

1958年北京市以天津换取河北省十个县,河北这才把通县等十个县交给北京市,换来了天津市。

那么天津1967年升为直辖市后想要河北的县份,它有什么可以交换的呢?

是用河西区交换还是用河北区交换?

廊坊的发展已经相当可观,虽然难以达到天津和北京这样的直辖市标准。

由于其定位不同,廊坊想要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也面临难题,除非有类似雄安新区的政策支持并持续执行。

在超大城市附近并非总是有利的,这种所谓的虹吸效应可能会使得周边资源被大城市吸引走。

在超级城市旁边,唯一可行的策略是为该城市提供互补性服务。

对于北京来说,就是所谓的低端产业外迁。

这些产业通常利润较低,创造价值的速度较慢,因此难以带来大规模的经济增长。

如果你在廊坊创业,比如互联网项目或新兴产业,是否能依靠低成本形成产业链呢?

答案是否定的。

一旦你的企业规模扩大,你将需要金融、人才和业务方面的支持,而为了进一步发展,你可能不得不进入北京市场。

人才也是如此,最初可能因为无奈选择在廊坊工作,但一旦积累了经验和技能,面对更高的薪资诱惑,人才自然会流向北京。

没有人才的支持,新兴产业在廊坊的发展就会更加困难。

北京作为首都还有其他政治需求,廊坊不能发展低端产业,如煤炭开采和重污染行业都不能进行,否则北京雾霾问题首先会问责廊坊。

北京房价上涨时,人们转向廊坊购房,但随后廊坊实行了房地产限购政策。连规划权都没有的情况下,谈何发展经济?

从这些方面来看,廊坊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非常不错了。

不要忘了,燕郊也是廊坊的一部分,那里的发展就很好。

如果廊坊想要进一步发展,只能依赖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设立贸易特区、对某些贸易品种免税、提供免费土地使用和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吸引大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投资建厂,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房地产、金融和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繁荣,教育也会随之进步,有了教育就能培养出更多人才,进而激发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机会,使城市充满活力。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0
凡尔赛百态

凡尔赛百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