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国货!原料风波后,百雀羚官方旗舰店日销售额猛增500%

墨寒雪 2024-12-23 10:58:32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在国货化妆品的舞台上,百雀羚无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然而2024年,一场关于“禁用原料圆叶牵牛提取物”的风波,让这个老牌国货一时间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但当调查结果发布、舆论反转之后,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现象发生了——百雀羚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销售额竟猛增500%,创下单日销量新高。

究竟是怎样的真相让百雀羚摆脱信任危机?禁用原料“圆叶牵牛”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百雀羚用料风波】

百雀羚这个深受国人喜爱的老牌化妆品品牌,近期突然陷入了一场风波。

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百雀羚的一款产品——“水嫩净透精华洁面乳”——被怀疑添加了国家禁用的原料“圆叶牵牛提取物”。

起初,消息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随着一张举报截图的流出,舆论迅速发酵。

截图显示,举报人声称这一产品含有圆叶牵牛提取物,而这一原料早在2021年就被国家药监局列为禁用。

消息一出,“百雀羚涉嫌违规”的话题立刻登上了热搜,一时间,网友们对这个老牌国货褒贬不一。

有人表示失望,认为“连百雀羚都不值得信赖了”;也有人持观望态度,等待官方的进一步说明。

随着讨论热度的不断升高,更多消费者开始质疑百雀羚的品牌信誉,甚至有用户发起了“抵制百雀羚”的呼吁,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让百雀羚不得不迅速应对。

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回应了公众关切,表示已收到相关举报,经过初步核查,举报内容“基本属实”,并宣布对百雀羚展开立案调查,这一消息无疑让百雀羚的处境雪上加霜。

消费者的疑虑进一步加深,媒体纷纷跟进报道,部分网络用户甚至翻出百雀羚过往产品的成分表,试图找到更多“问题原料”的证据,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百雀羚陷入了舆论的低谷。

就在外界议论纷纷时,百雀羚于11月20日上午通过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

声明中,百雀羚承认,在2021年之前的确有产品添加过圆叶牵牛提取物,但强调这一成分在当时是合法使用的。

并且自2021年5月国家药监局将其列入禁用名单后,公司已经及时调整配方,不再使用这一原料,声明中还补充道,涉事产品的生产时间早于禁令发布,因此并不违反相关法规。

百雀羚的解释并未能平息消费者的怒火,许多人在评论区留言,质疑百雀羚为何不提前下架存量产品,认为“禁令发布前生产”这一理由不过是借口。

而一些消费者则要求等待药监局的最终调查结论,表示“品牌自己的声明说了不算数”,因此,尽管百雀羚试图以声明挽回信任,但公众的情绪并未得到真正平复。

就在同一天晚间,事态出现了重大转机。

上海市药监局完成了对举报事项的调查,并通过媒体发布了最终结论:经过全面核查,未发现百雀羚的“水嫩净透精华洁面乳”存在违规行为,产品未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相关禁限用原料管理规定。

这一结论让百雀羚的品牌声誉稍有挽回,也让不少此前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松了一口气”。

不过,风波的暂时平息并未完全化解公众的疑虑,更多人开始关注这次风波的核心——“圆叶牵牛提取物”究竟是什么?

【禁用原料是什么】

圆叶牵牛,又称喇叭花,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的外来植物,它不仅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其种子“牵牛子”更在中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

《本草纲目》曾记载牵牛子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便秘、浮肿等疾病。

看似普通的植物却内藏“玄机”,它的提取物成分极为复杂,包括三萜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

这些成分有一些积极作用,比如花青素和类黄酮能够降低皮肤氧化速度和酪氨酸酶活性,从而达到延缓皮肤变黑、抗氧化的护肤效果。

科学研究表明,圆叶牵牛的某些成分,尤其是糖苷类物质和生物碱,可能具有一定毒性,对人体皮肤存在潜在风险。

尤其是在高浓度或长期使用的情况下,这些物质可能导致过敏、皮肤刺激甚至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最初,由于技术手段有限,圆叶牵牛提取物在化妆品行业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天然成分。

2016年的百雀羚“水嫩净透精华洁面乳”成分表上,这一原料甚至被标注为“肌肤调理”成分。

但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一原料的潜在风险逐渐暴露,最终在2021年被国家药监局列入《化妆品禁用植(动)物原料目录》。

禁用名单中明确指出,该原料的禁用范围包括整株植物及其所有制剂,涉及叶、茎、花、果实等。

近年来,随着化妆品原料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升,许多早期被广泛使用的植物成分被发现存在潜在毒性风险。

比如,万寿菊因含有光毒性物质,可能导致光照性皮炎而被禁用;含羞草因其主要成分含羞草碱可能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进而导致脱发、恶心等症状,也被列入禁用名单。

此外,魔芋因其全株有毒,即使加工成食品级产品后仍然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也赫然在禁用列表中。

国家药监局的禁用清单正在逐年扩展,目前,《化妆品禁用植(动)物原料目录》中已包含109种原料。

很多消费者会疑惑:为什么一些天然植物成分,在传统医学或食品中可以使用,却在化妆品中被严格限制?

简单来说,能吃的不一定能涂在脸上,而能涂在脸上的也不一定能吃,天然成分虽好,但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复杂,稍有不慎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除了监管部门的严格规范,化妆品行业本身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安全标准,它提醒消费者,所谓的“天然无害”并非绝对的真理,甚至有可能成为品牌宣传中的盲点。

百雀羚的危机不仅是个别品牌的问题,更是消费者与行业之间对安全标准认知鸿沟的体现,毕竟,在化妆品行业,安全永远是消费者的第一诉求。

令人惊讶的是,在禁用原料风波暂告一段落之后,百雀羚的销售却出现了出乎意料的增长。

【销售额猛增500%】

11月20日当天,百雀羚抖音官方旗舰店的直播间火爆异常。

从早上6点开始,直播间连续开播超过24小时,当日销售额飙升至100万至250万元之间,较此前一周的日均销售额猛增了500%。

究竟是什么让消费者在争议过后愿意“真金白银”支持百雀羚?

首先,在百雀羚发布声明之前,许多消费者因“禁用原料”风波陷入了对品牌的信任危机,而上海市药监局的最终调查结果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官方明确百雀羚并未违规之后,那些处于观望状态的消费者重新恢复了对品牌的信任。

尤其是部分忠实粉丝,他们认为自己有义务“挺老国货一把”,于是积极下单支持,官方通报结论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成为了此次销售激增的催化剂。

其次百雀羚团队显然抓住了舆论反转的关键节点,以直播为主阵地,迅速将注意力转化为购买力,直播间通过密集的优惠活动、产品科普以及品牌情怀的输出,吸引了大量关注。

例如,主播在直播中详细解释了品牌对原料和质量的严控流程,同时通过“国货情怀”的叙述强化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对许多消费者而言,这不仅是一场购物活动,更是一次对品牌价值的重新认同。

作为一个成立于1931年的品牌,百雀羚已经深深植入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从经典的“冷霜”到近年来主打的草本护肤产品,百雀羚在国货化妆品市场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无论是其产品的性价比,还是多年来积累的用户体验,百雀羚都能唤起人们对“放心”与“熟悉”的心理依赖。

在此次危机中,许多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对老品牌的集体“投票”。

然而,品牌销量的飙升并不仅仅是基于情感和信任,一些消费心理学家指出,危机本身有时反而能成为一种营销机会。

对于消费者来说,当品牌在舆论风口站稳脚跟、并获得官方背书时,会形成一种“安全感”与“稀缺感”的结合。

例如,许多人担心此次风波会影响百雀羚的后续生产,进而产生“抢购”心理,进一步推高销售额。

不过,危机中的销售增长并不能掩盖品牌面临的长期问题,此次争议虽然通过药监局的调查结果画上了句号,但也暴露了消费者对化妆品安全性的普遍焦虑。

百雀羚能否持续保持销售热度,取决于品牌在未来是否能够更加透明地与消费者沟通,并用更加严谨的质量标准为产品背书。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百雀羚,整个国货化妆品行业都处于市场转型的重要阶段。

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环保性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像百雀羚这样的老牌企业,如何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满足市场需求,是一大挑战。

从这个角度来看,百雀羚的这次“销量奇迹”更像是一场品牌韧性的大考。

【结语】

作为一个拥有90多年历史的老牌国货,百雀羚面临的不只是单次风波的处理,更是如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实现自我革新。

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强化用户沟通,并拥抱科技与创新,百雀羚或许能够以此为契机,走向更广阔的未来,希望这场风波能成为品牌进步的起点,而不是下一个危机的伏笔。

【参考信源】

上观新闻 2024-11-21 《原料风波之后,百雀羚官方旗舰店日销售额猛增500%》的报道

齐鲁壹点 2024-11-21《天天3·15|百雀羚化妆品被曝涉嫌添加禁用原料,回应来了》的报道

现代快报2024-11-21 《让百雀羚陷入风波的禁用原料“圆叶牵牛提取物”,到底是什么?》的报道

0 阅读:13
猜你喜欢

墨寒雪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