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功能恢复的三大迹象,预示血糖将步入正轨

活力源泉养护 2024-08-10 12:34:46

赵女士患糖尿病两年,开始吃降糖药可控制血糖,一年后,医生只能再加胰岛素,双重作用下,血糖才趋于稳定;又过了半年,赵女士空腹血糖达12mmol/l,餐后血糖最高可达16mmol/l,复诊时她还告诉医生,总感觉乏力没精神,浑身瘙痒,晚上也睡不好。

这些症状显然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医生不明白,赵女士一直遵医嘱,为何血糖迅速反弹。医生询问后了解,原来赵女士除了按时用药,在生活其他方面未做出改变,平时不运动,体重还超标,饮食也不太注意。

如果放任血糖一再偏高,后续并发症令人苦不堪言,医生结合赵女士病情,再次调整用药,又嘱咐她在生活上要改变。

赵女士也不想被糖尿病折磨,下定决心改变。

三个月过去,复查出现了奇迹,血糖恢复正常,餐后血糖降至9mmol/l左右,胰岛素用量逐渐减量最后停用。

赵女士从血糖难以控制至胰岛功能出现恢复,绝非个例,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严格调整,不仅有可能血糖回归正常,胰岛功能也可恢复。

高血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一大难题。近几年,每年都有几百万人,因糖尿病及并发症而亡,且这个数值还不断上涨。

所以对于糖尿病的管理和控制刻不容缓。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中,有一线生机的存在,那就是胰岛功能恢复,这预示血糖更平稳,病情在好转。

要达到这一目标,先从了解胰岛功能开始。

一、胰岛功能的重要性

作为胰腺内分泌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胰岛通过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保持血糖水平的平稳。

人体内升高血糖的激素,包括但不限于胰高血糖素,但只有胰岛素能降低血糖。

而不良生活习惯、饮食偏好、肥胖药物等因素,伤到胰岛,β细胞无法分泌足够胰岛素,更不可能维持血糖的稳定,人体自然会出现高血糖症状。

糖尿病不加以控制,黏稠的血糖流入其他器官,影响其正常功能,出现多种并发症。

2型糖尿病多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

如今医学研究表明,这个过程并非不可逆。特别是在二型糖尿病的前期,病情主要以胰岛素的抵抗为主,此时只要能够解决掉胰岛素抵抗这个麻烦,就有很大可能恢复正常血糖。

糖尿病的中后期,胰岛功能也并非完全不可用,经过有效干预和控制,唤醒休眠的胰岛β细胞,依旧能够恢复部分胰岛功能,帮助人体降糖。

2021年,内分泌首席专家李光伟教授的研究证明,胰岛β细胞是可以再生的,人体只要有1/3左右的β细胞分泌功能正常发挥,血糖就能维持稳定。

所以,患有糖尿病后,不必持悲观态度,自暴自弃。相反,拥有良好的心态积极生活,对待疾病,反而胰岛功能有恢复的可能。

二、胰岛功能恢复有哪三种迹象?

有研究显示,在2型糖尿病确诊的前期,患者的胰岛功能并未完全损失,还剩下30%~50%的功能,但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任由病情恶化,剩下这部分胰岛功能,会以每年减少4.5%的速度递减。当胰岛功能低于10%时,仅靠药物维持血糖成为一件难事。

相反,早期若控制得到,胰岛是有恢复的可能的,当出现以下三种迹象,就表明胰岛功能在恢复了。

1.血糖逐渐平稳

在胰岛功能受损时,胰岛细胞“罢工”,随着食物的消化吸收分解为葡萄糖,此时的身体,就像一件出现故障的机器,无法精准衡量,并分泌足够的胰岛素高质量完成工作,血糖也会出现极大波动。

而此时若胰岛功能逐渐恢复,胰岛β细胞对血糖的敏感性增强,身体将会根据体内血糖水平,进行精准的分泌胰岛素,虽然无法一步到位,降到正常水平,但可以将血糖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胰岛功能恢复的症状是,患者调整糖尿病治疗措施一段时间后,早起空腹血糖,持续几天都能维持在正常值之内,餐后血糖也不会飙升,得到有效改善,波动范围小。

2.服药量减少

随着胰岛功能的恢复,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之前需要通过服用大量药物来维持血糖稳定的患者,借助外力才能恢复身体机能,如今可以减少药量,也能达到良好的降糖效果。

最直观是部分打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在胰岛功能恢复之前,可能每日打几十单位的胰岛素都无法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随着病情的好转,每日只需打十几单位的胰岛素,即可很好的控制血糖。

3.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趋于正常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在血液中存在过的依据,具有不可逆性,这个数值可以作为患者在近两三个月内糖尿病控制的指标。

随着胰岛功能的逐渐恢复,胰岛素分泌增多,糖化血红蛋白也会在机体对影响下,下降至4%-6%。

除了以上三种迹象,随着胰岛功能恢复,曾经高血糖的症状及其相关的并发症,也会有明显的减轻,甚至是消失。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水平高,体内对水的数量也增加,以此才能维持渗透压的稳定,小便次数也会偏多,随着胰岛功能恢复,小便次数降减少,不再频道排尿;高血糖会使血液粘稠度增加,造成对视网膜的伤害,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情况严重甚至是失明,随着胰岛β细胞逐渐恢复分泌胰岛素,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视力会有所好转。

除此之外,胰岛功能的改善,使消化系统得到更好的改善,便秘、腹泻等情况会减少;

人体对能量的使用提高,患者感到精力要比之前充盈;睡眠质量提升,胰岛功能改善后更容易入睡;口干口燥、浑身发痒的症状减轻甚至消失;患者服用正常的饭量,也不会频道出现饥饿感。

以上种种迹象,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都是惊喜,但想要做到胰岛功能的复原,不是一早一夕的事,那么糖尿病患者从哪些方面入手,有效预防胰岛功能下降,防止受损的胰岛恶化,帮助其有效恢复呢?

三、糖尿病人如何保护受损的胰岛,使其恢复功能?

糖尿病人要想减少并发症,减轻高血糖对机体的折磨,就要从生活中做出改变,呵护受损的胰岛,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是控制的重要环节。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多个器官配合完成。高血糖人群,胰岛功能本就不如正常人,要想恢复胰岛正常功能,每一餐不宜吃的太饱,热量不能太高,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造成血糖的起伏。

糖尿病患者改变饮食习惯,以七八分饱最合适,少餐多食;少吃高脂肪、高油脂的食物,低糖、低钠、低碳水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谷物杂粮等,摄入优质蛋白,既能保证均衡的营养,又不会过多过增加胰岛的工作量。

糖尿病一般要长期服药控制血糖,根据不同的药理作用,降糖药又分为多种类型。与胰岛素分泌有关的药物,包括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增敏剂。

但需注意的一点是,这两类药物虽然对胰岛十分友好,却不适合所有的糖尿病人服用。

在临床中,每个高血糖致病原因、对药物敏感性、身体恢复等情况都存在差异,在用药时必须个性化给药。为了保护胰岛,恢复其功能,就要遵医嘱,合理用药,才能减轻胰岛负担,使其有“喘息”的机会。

糖尿病人要动起来,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高血糖人群要坚持有氧运动,可以消耗身体能量,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减轻胰岛负担,长期坚持运动,还会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起到类似服用降糖药的功效。

2024年1月Diabetes Care期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发现糖尿病患者坚持运动,可有效降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研究者还发现,受试者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量在每周244分钟,高强度运动量在每周157分钟时,能达到最佳降糖效果。

要想恢复胰岛功能,减轻体重也是糖尿病人必须要做的。高血糖的环境中,胰岛本就是超负荷工作,若体重再超标,过多脂肪堆积在胰腺,会增加胰岛受损的几率,胰岛“苦不堪言”。所以,减肥,减少内脏上堆积的脂肪,是给胰岛减轻工作量,能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改善胰岛素抵抗,对血糖也更友好。

学会维持情绪稳定,是糖尿病人的新“功课”。长期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多少都会被负面情绪干扰。压抑、焦躁等负面情绪,也会影响胰岛的“心情”,导致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

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调节心情,多于亲人、医生交流,缓解不良情绪,必要时可以咨询心理医生,维持健康的心态,更有利于与病魔抗争。

糖尿病并不等于“慢性自杀”,如果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和维护血糖,会有很大几率使受损的胰岛恢复功能。上文所讲的胰岛功能恢复的迹象出现,那么离康复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哪种运动降糖效果最好?第1名出乎意料!》糖尿病之友杂志 2023.5

2.《【专题笔谈】胰岛β细胞再生:糖尿病治疗学的机遇与挑战》中华内科杂志 2023.9

3.《【规范与指南】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评估与保护临床专家共识》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6

12 阅读:7409
评论列表
  • 2024-08-12 07:29

    胰岛素就是个“血糖转化成脂肪”的催化剂,转化是由身体里各部位的细胞完成的。当一个人长期过量高热量饮食(高糖高脂肪),会逐渐造成身体细胞在同等胰岛素浓度情况下转化血糖成脂肪的能力变弱,这就是“胰岛素抵抗”。为了有效转化这些高糖高脂肪,胰岛β细胞不得不加大对胰岛素的分泌用更高浓度胰岛素去对抗胰岛素抵抗,这就造成了胰岛β细胞长期超负荷工作直到有一天累死一大片,胰岛素的分泌也就减少了血糖无法有效转化了,糖尿病也就出来了。所以对于初期患者“控碳水、控糖、控油+多运动”确实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进而改善胰岛β细胞工作强度,达成不需要药物而有效控制血糖的效果。。。。。。一个“过来人”的经验。

    CG 回复:
    [点赞][鼓掌]
  • 2024-08-16 19:04

    这些正常我踏马用你说好了

  • 2024-08-13 10:27

    胡说八道,要多餐少食,而不是少餐多食。

  • 2024-08-15 12:26

    放了一堆闲屁。

活力源泉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