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病重将亡,临死前告诫子孙切勿乱站队,26年后全族幸免于难

伊殇雪 2024-01-15 17:42:55

在纷乱的三国时代,贾诩的一生可以说是智谋与毒辣的代名词,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使用各种手段,不管对方是强是弱都能够为自己所用,结果都是对方被消灭。

贾诩的智谋既有阴暗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后者自然是针对自己以及背后的家族。临死前告诫子孙切勿站队,26年后全族幸免于难,是三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谋士之一。

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贾诩。

贾诩是一个怎样的人

贾诩少年时期就被名士阎忠赞誉为有张良、陈平之智,但却不为世人所知,是一个低调的人。早年他曾被叛乱的氐人俘虏,机智地谎称自己是太尉外孙,最后同行的人被杀害他却被释放。

由此就可以看出来,年少时期他就展现出的随机应变的才能。黄巾起义董卓叛乱,贾诩又成为董卓的部下,与李傕、郭汜、张济等人一同抗击各路诸侯。

董卓被杀后,贾诩劝说李傕等人回师长安,攻打王允、吕布夺回京城、控制汉献帝。这样的做法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学曹操挟天子而令天下,毕竟当时东汉依旧是天下人的“官方”。

可惜的是李傕等人只是匹夫而已,可以打天下却不会治天下,贾诩也看到李傕等人的暴虐无道心中不安,劝谏无果的情况下带着汉献帝偷偷离开长安。

果不其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傕、郭汜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互相攻伐长安大乱,贾诩因提前离开得以安全脱身。

这个时候贾诩手里有汉献帝这张王牌,无论投靠谁都有一席之地,然而回洛阳的路上却被段煨,权衡利弊之下转身投奔张绣成为其谋士。

贾诩曾先让张绣背叛曹操,导致曹操的长子曹昂、大将典韦战死,这也是曹操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随后劝说张绣归降曹操,当时刚好后者即将迎来官渡之战,借助这股东风顺利加入曹营。

人人都说吕布是三姓家奴,贾诩来来回回变动的阵营又何止三个,而且前主人没有一个是善终的。就连投降曹操的张绣最后也离奇死亡,贾诩却得到曹操的敬重,被封都亭侯、迁冀州牧。

为何这样的一个人却能够得到曹操的重用,要知道谈起“利己”之心曹操说第二无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主要还是因为贾诩的确有本事。

贾诩的智谋

贾诩曾随曹操征讨袁绍,当时多人都不相信曹操能击败袁绍,他却力主与袁绍决战并献出“先胜后战,量敌论将”的名言。这8个字的意思就是“搞偷袭”。

果不其然,曹操得知袁绍粮草信息的第一时间亲自派人突袭,大破袁军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袁绍死后贾诩建议曹操统一北方,曹操听从进取袁绍地盘,统一了北方大地。

这个时候曹操膨胀了,居然想要率领北方陆军攻打南方刘表、孙权的水军,贾诩则提出休战养民的主张却未被采纳。后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魏军因无法适应南方的气候环境,导致赤壁之战惨败。

趁其病要其命,马超、韩遂等人想要在赤壁惨败后击溃曹操,贾诩献上离间计瓦解马、韩的联盟,不仅曹魏没有受到损害,反而还帮助曹操进一步平定关中。

在继承人问题上曹操曾向贾诩询问过建议,要知道无论在任何朝代这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贾诩却记住袁绍二子争斗的故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曹丕成为世子。

曹丕、曹植夺嗣之争中,贾诩从不让自己和家人站队,最起码不能表现在明面上,却暗中在曹丕、曹植之间帮助前者,曹丕继位后为报答贾诩的恩情,封他为太尉进爵寿乡侯,分封其子为列侯。

回首往昔我们不难发现,贾诩每一次都能够看破大势,并且能够在大势之中选择正确的一方,这才是他能够多次改换门庭而不败的重要原因。

世人之所以说他毒,是因为贾诩的计谋不是离间就是反间,对手不是死就是亡,被人称为“三国第一毒人”也算名副其实,简单来说就四个字“损人利己”。

临死前的安排

上述提到贾诩曾暗中帮助曹丕多的世子之位,你以为他就成了曹丕的人吗?答案是否定的。

贾诩之所以暗中帮助曹丕,主要是想让曹魏的权力继承稳定,这样自己的利益才能保障,当曹丕真的继位并且自己的既得利益到手后,他第一时间就撇开所有的政治博弈。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贾诩不仅对敌人的优劣有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身份更有清楚的认知,甚至自己并不是曹操的旧臣,又多谋善策,很容易受到当朝皇帝和他人的针对。

功成名就后立刻闭门自守不与外人交往,比司马懿还好会隐藏,每天只专心读书写作,一直到黄初四年七十七岁的他善终、谥号肃侯,算是三国中为数不多的善终谋臣。

值得一提的是,临终前贾诩告诫自己的后代不要和曹家人走得太近,意思就是不要在政权上站队,只要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就可以,为何要这样选择呢?

原来曹丕继位后“疏宗族,亲异姓”,意思就是说不重用自己家族的人,反而对外姓族人重视,在政权跌宕的年代此种做法的后果就是家族势力衰微,某些暗中的权臣会慢慢崛起并取而代之。

事实再一次证明贾诩是对的,26年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与曹家有关的人被屠戮了5000多人,而贾家因为与曹家走得不算太近得以远离危机。

有一句话叫做“此消彼长”,高平陵之变许多权贵家族或多或少受到伤害,贾家则因为置身事外反而影响力间接上升,成为两晋时期的大家族。

一直到贾南风祸国殃民、八王之乱,属于贾家的辉煌才消散,可以说贾家短暂的辉煌皆得益于贾诩的“眼毒”,可惜后代再也没出过这样的大才。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193

评论列表

冰雪紫芝恋

冰雪紫芝恋

2
2024-01-26 01:33

贾南风的父亲贾充是贾逵的后代,贾诩的后代叫贾模,跟贾南风一族关系不近

伊殇雪

伊殇雪

看红尘多少往事,不过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