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关系回暖!泽连斯基陷入困境,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已给出答案

在红墙说史 2025-02-22 05:37:59

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美国与俄罗斯在经历了几年的紧张关系之后,如今已经有明显的回暖迹象。

当地时间 2 月 12 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召开的会议上,明确阐述了美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的重要立场,核心要点如下:

其一,战争必须即刻终止。

这一态度传达出特朗普政府的坚定意愿,表明美国已无意在这场冲突中继续深陷。

其二,乌克兰难以恢复至 2014 年之前的边界状态。

这意味着乌克兰或许不得不接受割地求和的艰难现实,而 2022 年战争爆发后被俄罗斯占领的约 20% 的土地,其最终归属仍充满不确定性。

其三,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已被否定。

这无疑是对普京诉求的一种回应,凸显出美国在该问题上的妥协倾向。

其四,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将由欧洲和非欧洲军队共同承担,但美国不会派遣军队参与其中。

这一表态暗示美国在财政和军事投入上的收缩,不再愿意为乌克兰问题持续投入资源。

其五,欧洲必须扛起自身防卫的重任。

这意味着欧洲各国需大幅增加国防开支预算,以提升自身的军事防御能力。

其六,不会再有类似 “明斯克三” 的协议出现。

这表明未来的和谈将把欧洲国家排除在外,鉴于过去由法国和德国担保的两份和解协议均未取得实质性成果,美国对欧洲国家参与和谈的作用产生了质疑。

在随后的记者会上,赫格塞斯还特意提醒各方:别将美国视为毫无底线的提款机。此番言论进一步强调了美国在俄乌冲突问题上态度的转变,以及对自身利益的重新考量。

对于赫格塞斯的这番讲话,不知道泽连斯基心里将会如何想?如果真的是这样的结局,那么,泽连斯基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孟子》中有一段话:“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这段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它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人一定是先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然后别人才会侮辱他;家一定是先有了自取毁坏的因素,然后别人才会毁坏它;国家一定是先有了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的国家才会讨伐它。

对于乌克兰来说,这句话再适合不过,当初为了追求所谓的和平,硬要往北约的圈子里挤,甚至不惜与邻居俄罗斯翻脸,也在所不惜。

泽连斯基更是首当其冲,频繁的与北约成员国的领导人接触,仿佛乌克兰成为北约成员国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

如今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乌克兰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还是没有成为北约成员国,昔日信誓旦旦的支持泽连斯基的北约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

在这三年期间,泽连斯基凭借着西方国家的大量援助,硬扛俄罗斯,成为西方国家所标榜的“英雄”,同时也是西方国家的座上宾,得到了美国总统,法国总统,英国首相,德国总理等西方主要国家领导接见,一度风光无限。

曾经身为喜剧演员的泽连斯基,或许怎么也想不到,当他从民间演艺舞台迈向政治舞台时,所演绎的竟是一场充满悲剧色彩的政治大戏。

这就如同古希腊悲剧中的人物,在命运的洪流中身不由己,被种种复杂因素裹挟前行,最终走向令人叹息的结局。

泽连斯基在政治旋涡中的挣扎,实在令人感慨。

战争的硝烟弥漫在乌克兰的土地上,近千万民众被迫背井离乡,他们本是无辜的旁观者,却成了这场冲突最大的受害者。这场战争,并非他们的选择,他们却不得不咽下这颗苦果,在异国他乡艰难求生,承受着身心的双重创伤。

如今,特朗普若真能在任期内促成战争的终结,对于那些劫后余生的乌克兰人来说,无疑是一丝曙光。但他们心中或许也会萦绕着无尽的困惑:当初究竟为何要挑起这场战争?

到底谁该为这一切负责?战争的爆发,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让原本安宁的生活化为泡影,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在颠沛流离中不断追寻着答案,却始终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结果 。

0 阅读:52
在红墙说史

在红墙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