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漫长的演化长河中,单细胞生物在向多细胞生物演进之前,已展现出独特的生存智慧。一些蓝细菌早在 35 亿年前就能于水边沙石上形成菌膜,通过抱团固定在光照、营养俱佳之处,避免随波逐流,从而提升生存繁衍的几率。
除菌膜形式外,众多单细胞生物还可彼此连接成链状,使团体规模增大,降低被捕食的风险,毕竟当时其他单细胞生物难以吞噬如此庞大的 “组合体”。然而,这种形态尚不能称之为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需满足由多个细胞组成、细胞间有分工以及具备固定身体结构等条件。
单细胞生物
先驱者地衣:特殊的多细胞生物形态探索地球上最早登陆的生物地衣,一般附着于岩石或树木表面。地衣虽与苔藓相似,实则差异显著,它是真菌与藻类的共生复合体。其中藻类或蓝细菌负责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真菌的菌丝网则承担吸收环境水分与养分的任务。
地衣的繁殖方式别具一格,主要依靠碎裂,干燥时体质易碎,碎片中既有真菌又有藻类,遇水后便能长成新的地衣;此外也可像真菌一样散播孢子,孢子由真菌细胞包裹藻类细胞,在适宜环境中各自复制生长形成新地衣。
干燥地衣
地衣具有固定形态,可视为一种特殊的多细胞生物。组成地衣的真菌、藻类或蓝细菌均可单独生存且各有遗传物质,组合时仿若 “六神合体”,分开能独立战斗,合起来则以全新形态应对环境,这种类似松散联邦的结构,是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形态探索的重要一步,且至今地衣仍广泛分布于极地冻土、酷热沙漠、海滨、高山等全球各处,彰显其独特的适应性与成功性。
实验突破:酵母的多细胞转化与演化2012 年,科研人员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将酿酒用的普通单细胞酵母转化为多细胞的细胞簇。研究发现 A42 基因与多细胞形态的形成密切相关,当 A42 失活,酵母便形成雪花状多细胞群落,即雪花酵母。该团队持续深入研究,今年还于 nature 上发表相关文章。
雪花酵母
在前期实验基础上,选取雪花酵母后代进行实验室演化,每日人工筛选生长更快、规模更大的群体加以培养。历经 3000 多代的演化,雪花酵母群体比祖先增大 2 万多倍,从肉眼不可见发展至果蝇大小,包含多达 50 万个细胞,且分支纠缠,集群细胞演化出藤蔓状行为,相互包裹强化结构,材料特性从脆弱转变为如木头般坚韧。
此实验虽不能表明现今多细胞生物的形成过程,但有力证明多细胞生物的形成并非遥不可及,为理解单细胞向多细胞生物的转变提供了重要视角。
单细胞向多细胞生物的转变
生存博弈:多细胞生物演化的动力与契机多细胞生物的出现对生存是否有利并非简单明了。从体型增大的角度看,在原始地球的 “吃与被吃” 游戏中,这无疑是重要优势。例如单细胞小球藻在面临专门捕食者扁毛虫时,仅需一个月繁殖十几代就能演化出多细胞形态,由 8 个小球藻细胞紧密相连并裹有细胞壁,体积大于扁毛虫,从而逃过被吃的命运。
而捕食者在这种演化压力下也会因军备竞赛向多细胞动物形态转变。然而,领鞭毛虫的例子却表明,若环境变化导致变大的优势消失,生物可能逆向演化回单细胞形态。这说明生物并非必然朝着多细胞形态演化,地球历史上曾有长达 10 多亿年的相对平静期,真核细胞未出现大爆发,或许正是因为当时缺乏足够的演化动力。
单细胞向多细胞转变
而细胞分化的出现则成为关键契机,如同网络从 3G 到 4G 的转变,一旦发生,便开启了全新的演化篇章。当多细胞生物逐渐增多,围绕生存竞争的游戏因细胞分化而变得丰富多彩。最初简单的分工,如部分细胞分化出鞭毛助力游动、部分演化出吞噬口、部分专职繁衍,就已使生物的运动、能量获取与繁衍效率远超简单聚合的生物,极大提升了生存优势。
随着生存竞争愈发复杂,更多细胞被分化出来承担不同功能,如获取信息的感官器官、运动与防御的器官、保障能量供应的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生物由此演化得日益复杂,所能开展的活动也愈加多样,生命的多细胞形态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复杂性与无限可能性,也促使生物在生存竞争中必须找准自身生态位,否则将面临灭顶之灾,而这一切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与各种意外灾难的背景下持续演进,构成了生命演化史上波澜壮阔的画卷。
神经系统
在多细胞生物因分工而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分工带来的代价。细胞分化使不同细胞专注于特定功能,虽提升了整体效率,但也意味着单个细胞的功能变得单一且脆弱。一旦某个关键细胞类型受损或功能失常,可能影响整个多细胞生物的生存与繁衍。
例如,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一旦遭受严重损伤,可能导致生物的运动、感知与行为调控出现严重障碍;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心脏或血管病变,会影响全身细胞的氧气与营养供应。此外,多细胞生物的复杂结构也使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面临挑战,环境的突然改变可能需要多个细胞类型协同调整,若协调不畅则可能导致生存危机。
复杂细胞
而且,多细胞生物的繁殖过程也因细胞分化而变得复杂,需要精确的细胞间协作与遗传信息传递,否则可能出现繁殖障碍或遗传缺陷,这些都是多细胞生物在享受分工带来的好处时必须权衡的代价。
文章来源:三个老爸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