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只有12个人吗?错!
金陵十二钗共有36人。正册12人,以林黛玉为首;副册12人,以香菱(甄英莲)为首;又副册12人,以晴雯为首,袭人其次。

《红楼梦》这本书有五个书名:《红楼梦》、《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每个名字强调不同的主题,这本书的主题是丰富的。
《金陵十二钗》这个书名,就是作者提醒读者,本书有为女子立传的主题,“为闺阁昭传”。凡是书里戏份多一些的年轻女子,都是女主角,都是金陵十二钗里的,且无一例外都是薄命佳人。薄命没什么可怀疑的,因为书只传下来前八十回,好多人的悲剧命运我们没看到而已。
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何为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就是籍贯在金陵的36个年轻美丽又薄命的女子。她们分上中下三等,正册12人,副册12人,又副册12人。
籍贯在金陵,不一定一直生活在金陵。像贾府的四春,虽然祖籍在金陵,可她们都是从小生长在京城的。黛玉生在苏州,长在扬州,六岁进京。妙玉生在苏州,17岁进京,18岁入大观园。她们的生活轨迹,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金陵在哪里?金陵是南京的古称,历史悠久,曾为六朝古都。因为《红楼梦》是架空小说,作者故意不肯点明朝代年纪,所以在地名上也故意模糊处理,不肯落实。其实金陵就是南京,看看贾蓉的履历上写的籍贯“江南江宁府江宁县”,“江宁”也是南京的古称,作者故意用古称来模糊朝代信息。“金陵”“江宁”都是南京。
再比如书里的京城实际上就是北京,作者就不肯点明它是北京,而是用“神都”“京城”“长安”等词借指。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我们不能把书里的京城安在西安吧?长安从唐以后,不再是国都,但“长安”一词成了国都的别称。在《红楼梦》里,“长安”借指北京。北京也是六朝古都,燕、辽、金、元、明、清都在此建都,若是点明书里的京城是北京,那就是明清故事无疑了,作者偏不肯,刻意回避。

金陵十二钗都有谁?
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名单是可以确定的: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妙玉。她们的悲剧命运,看第五回的判词和曲子就能知道。这个争议不多,我们不过多讨论,重点讨论副册和又副册。
副册十二人和又副册十二人,作者故意留白,让读者去猜,去找。
其实又副册的十二人还是比较好确定的,美丽优秀又薄命的丫鬟,看看书里戏份比较多的丫鬟,不难找出她们来。像晴雯、袭人、鸳鸯、平儿、紫娟、白金钏、林红玉、彩云、麝月、司琪、莺儿……都是又副册里的。晴雯撕扇,晴雯病补雀金裘,袭人进言,鸳鸯抗婚都是重头戏,紫娟试忙玉,平儿理妆,金钏跳井、小红升职记…每个人都是女主角。
其他小姐出身的美丽优秀又薄命的女子,没能入正册的,像香菱(甄英莲)、邢岫烟、薛宝琴、尤氏、尤二姐、尤三姐、李纹、李绮、傅秋芳、夏金桂…都是副册里的,她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也都是女主角。有人说副册里都是妾,你要是有这个思维定势,你就找不出来又副册这十二个女子了。

副册女子都是小姐身份,不全是妾室。香菱先是被拐卖为奴,失了小姐身份,后来才做了妾。香菱是有命无运的可怜女子,她成了半奴半主的小妾,这是意外造成的,她入副册,凭的是甄英莲小姐的身份,可不是凭薛蟠小妾的身份。好多人因为香菱是半奴半主的小妾,就推断副册所有女子都是妾,那就大错特错了。

香菱
副册其它十一人可不是半奴半主呀,都是主子。尤二姐是自甘堕落,做了二房,二房虽然不是正妻,可二房绝不是半奴半主,二房是实打实的主子,她有资格扶正做正房的。副册女子只香菱和尤二姐是妾,其他的副册女子有做正妻的,比如尤氏和夏金桂,有的是未婚小姐,如:邢岫烟(薛蝌未婚妻)、薛宝琴(梅翰林之子梅公子未婚妻)、李纹、李绮、尤三姐(柳湘莲前未婚妻,被退婚了)、傅秋芳。

尤二姐
关于副册和又副册具体的人名单还有待商榷,我说的不一定准确,因为作者留白了,书里没写。能确定在副册的只香菱一人,能确定在又副册的只晴雯和袭人。
又副册可以入选的丫鬟很多,很容易就超过12人了,还得把她们好好对比研究一下,才可以最后确定。
而副册人选就有些不够了,可选择的不太多。尽管不能全找出来,也可以找出一部分的。像尤二姐尤三姐这对姐妹花入选副册是可以确定的,她俩出身中等,戏份主要集中在第六十四回到第六十九回,姐姐吞金自尽,妹妹自刎而死,都是薄命佳人。

尤三姐
大姐姐尤氏,做了贾珍的填房,她没有儿女,没靠山没地位,没有啥话语权,她忍受着丈夫贾珍的种种无耻行为。丈夫扒灰,她装聋装瞎。丈夫调戏小姨子,她顺水推舟。凤姐说她是锯了嘴的葫芦,但她也是有重头戏的,“死金丹独艳理亲丧”那一回,作者对她的才华也是肯定的,她也是副册里的人。

尤氏
邢岫烟一个洁白清新的女子,她的人品秉性,言谈举止并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大家闺秀。只是她出身于落魄世家,有一对酒糟透的父母,从小生活贫苦,到了大观园,因为没钱打赏下人,更是受了荣国府众豪奴的很多白眼。姑姑邢夫人可以高嫁荣国府做诰命夫人大太太,到了她,只能下嫁商户,也是薄命女子。

邢岫烟
薛宝琴一出场就光彩夺目,贾母宠爱她,让王夫人把她认作干女儿,贾母就把她当孙女养了。很多人觉得她命很好呀!不应该属于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她幼年丧父,母亲身体也不好,哥哥带着她投奔荣国府,只为借助贾府的助力,把她顺利嫁给梅家。其实她的悲剧在后头,她没能如愿嫁给梅翰林之子,多半被悔婚了。她的婚姻是很坎坷的,她那首怀古诗“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里就有暗示。

薛宝琴
李纹李绮的命运,可以从她们写的诗里寻找蛛丝马迹。
夏金桂戏份也多,长得也是鲜花嫩柳一样,与众姊妹没有区别,也读书识字的,就是心思狠毒,不给香菱留活路。宝玉对她也是同情的,觉得她是生了妒病,还给她找药方子疗治妒病。她嫁给薛蟠,也算薄命了,薛蟠对他所有的女人都不好。可能读者不太能接受夏金桂这样的坏女人能入副册,她坏是针对情敌香菱的。凤姐对尤二姐也是三十六计,十面埋伏的。抛开她的狠毒,她也是个薄命女子,夏金桂应该是副册之末位。

夏金桂
另外戏份几乎为零的傅秋芳也可能是副册里的,她也是个琼闺秀玉,贾宝玉的暗恋对象。她的存在是用来映射薛宝钗的,哥哥傅试为了拿她的婚姻攀附权贵,高不成低不就,导致她二十一二岁了还嫁不出去,成了大龄剩女。
金陵十二钗的名单出自第五回贾宝玉的梦,带有贾宝玉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