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编辑:淩轩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特朗普无视全球贸易规则,强行“全球加税”后,中国果断出手了,48小时内“对等关税”多项反制措施,让美国企业遭到围剿。
中方的反制策略让人直呼过瘾,特朗普对此感到十分意外,连着发了三个帖子表示自己的不满。
美国开出对华降税条件,美财务部长打算辞职,美国乱成一团粥了!
●—特朗普搞砸了—●
美国就像一个刺头,它总是以为自己作为世界经济领导者的地位,没人敢把它怎么样。
尤其是在特朗普上任之后,这种嚣张的气焰有增无减,不服就来个制裁。
近期,华盛顿方面对于关税的大棒挥舞的愈发激烈,这也标志着特朗普方面要在关税方面做文章了,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这么做,所以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4月2日,特朗普团队这次对准的最大苗头就是中国,于是他大笔一挥签下了叠加关税令,将税率调整到了54%。
而特朗普的行动远不止这一样,还同时关闭了跨境电商免税通道。
而将关税提升了54%个点,这种叠加关税的方式,对于中国企业是十分不公平!
身为经济大国的老美,在发布声明时,已经做好了看戏的准备,他们期待着中国无奈的样子。
但是这次老美不美了,中国政府根本不会惯着美国,不仅没看成笑话,还让自己变得十分被动。
中国刚收到美国不合理关税征收,就开启了全领域反制清单计划,上面全是美国知名企业。
中国的34%对等关税政策让美国措手不及,最令他们恼火的,是稀土禁止出口政策,中国可是最大的稀土拥有国,这是直接给美国科技当头一棒。
这次我国依旧没有坐以待毙,或是协商,而是采取反制的措施,估计这是美方没有想到的,现在看来美国方面应该是比中国更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样的两步,将中美的经济合作推向了一个相对危险的境地,而《华尔街日报》对此的评价并不高,将这个行政令称之为史上最激进关税政策。
其实特朗普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这样先发制人,无非就是希望中方能主动找他谈,这一次却没能让他如愿,中方非但没求和,还逼得特朗普连发三帖。
特朗普这一做法不仅没有得到本国的支持,根据美媒报道,美财长贝森特都受不了了,他表示无法忍受“荒谬的关税算法”,也有了想要辞职不干的打算。
尤其是美国财政部长的话更加耐人寻味,只要你不报复,这就是最高数字。
而美国商务部部长卢特尼克,在央视新闻3月报道对华关税中,声称如果中国停止生产芬太尼,美国就会对华税率可降低20%。
但如今中国采取的是反击政策,至于美国还有什么招数,大家就走着瞧了。
这样国家制衡上的你来我往,看样子是苦了那些有出口贸易的商人,已经堆积的货物该怎么处理,之前达成的合作还要不要继续。
特朗普有对于这个文件的修改权限,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修改里面的内容。
中国的这套组合拳下来,对美国的打击也不小,多部门联合出手,势必要在这次博弈中获得机会。
这一次中方的态度坚决,势必要和美国硬抗下去。
其实美国敢这样和中国叫板,背后有几大原因不容忽视。
●—中国反制的资本—●
美方存在错估中国产业链韧性的误区,他们甚至觉得只要打击光伏,新能源的发展,就会逼迫中国产业链外迁,但是实际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在国内发展的企业很多数值的增长也很喜人。
而美方会变的如此被动的原因,就是低估了中国反制工具箱的深度。
作为一个资源大国,现在已经进入到了科技强国的阶段,它手上的战略筹码可能比美国想象中的还要多一些。
美国政客企图在关税数字上大做文章,让中国企业臣服,但中国企业早就逃脱了这个牢笼,找到了更好的处理方式。
比如比亚迪公司,一个知名的国际品牌,在美国本土设置工厂成本太高了,于是聪明的中国商人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在墨西哥生产组装,它是美国的近邻,成本直接降低了不少。
比亚迪的做法,将利润率提升了8%,这也是中国企业对抗美国政策成功的案例之一。但是美国企业就没有中方的那么幸运了,以特斯拉为例。
特斯拉是美国的知名汽车品牌,世界知晓,他们在上海的工厂也扩产了将近160亿美元,确实让马斯克大赚了一笔,这是和中国合作的结果。
其他的美国企业就没那么幸运了,大部分的半成品非车停在美国的生产工厂了,都和特朗普叫板中国,少了一个原材料供应商有直接关系。
现在的对立局面,并不是中国完全不占优势,中方的领头羊企业们,确实会流失一部分海外客户,但是本土的市场同样很有发展。
就拿华为为例,美国停止供应其芯片,而华为也早就意识到,借用他人的东西,不如自强来的实际一些。
他们果断搞科研,用14纳米科技制造出了中国独有的芯片,可以媲美美国的中端芯片,这也验证了科技从不是一家独秀。
特朗普现在一遍呼吁美国各界“要坚持”抗住,一遍表示若是赢了就会让美国
信源:
京报网2025-04-06《美媒刊文:特朗普关税措施对大小企业而言都是一场“噩梦”》
大皖新闻2025-04-06《事关关税,特朗普向美国人民喊话》
新浪财经2025-04-06《美财长被曝打算辞职》
央视新闻2025-03-05《美商务部长:若加拿大能阻止芬太尼 将对其关税持开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