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号,周恩来因为生病离开了子坐在椅子上,半天都没缓过神来。等心情稍微平复了点,叶剑英就开始忙活着给周恩来办理后事。
1月10号那天,叶剑英去了北京医院,跟周恩来做最后的告别。过了五天,到了1月15号,他又心情很沉重地去参加了周恩来的追悼会。等这些事情都忙完了,没想到,周恩来的一个“老朋友”突然来到了叶剑英的家里。
这家伙走得飞快,一瞅见叶剑英,立马绷着脸问:“你边上的那些人靠得住不?”这家伙啥来头?咋会跟叶帅提这种事儿呢?
【打入胡宗南内部,成为其“心腹”】
中共秘密战线的“三大高手”,说的就是陈忠经、熊向晖和申健这三位。他们深得周恩来和董必武的信任与重用,直接由这两位大佬指挥,从事谍报工作。
1936年,熊向晖凭借出色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成了“后三杰”里的领头羊。在清华的日子里,他加入了北平学生运动的一个外围团体,叫“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因为他思想开明,干劲儿十足,后来就被提拔成了清华分队的一个小头目。到了这一年的12月份,熊向晖悄悄地加入了共产党。
1937年“七七事变”一闹起来,各地的学生娃子们安全就成了大问题,后来都被安排到了比较安稳的湖南长沙。到了那年快过年的时候,长沙那边打算搞个“青年战地服务团”,去帮衬国民党第一军的胡宗南部队。周恩来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盘算,觉得这是个混进国民党里头的绝佳机会,就让蒋南翔挑个秘密党员去报名。蒋南翔一想,熊向晖最合适,就把他给推荐了。
12月快结束时,熊向晖跟着青年战地服务团一块儿到了武昌,胡宗南亲自见了他,其实就是要挑些得力的人手。在那次像是“考核”一样的会面里,熊向晖因为本事过硬,被胡宗南给看中了。
那天晚上,熊向晖借着黑夜的遮掩,悄悄溜达到了八路军的办事处。不巧的是,周恩来和蒋南翔都不在,于是董必武亲自出面见了他。一听熊向晖深得胡宗南的赏识,董必武乐呵呵地说:“不错不错,你先把他的心拢住,然后慢慢混成他的得力助手,到时候啥都好说了!”
说到熊向晖接下来要干啥工作,董必武把周恩来的想法告诉了他:
周恩来同志早先就跟我提起,他觉得以你的本事,肯定能入胡宗南的法眼。所以,他走之前专门让我转告你几个要留心的事儿。头一条,你得改改自己那急躁的性子。在秘密工作中,最不能有的就是急躁,得学会沉得住气,就像一颗不显山露水的“暗棋”。
随后,董必武对熊向晖重点交代了三件事:
首先,没事别老去招惹组织,他们有需要自然会来找你,千万别擅自离开胡宗南的队伍,省得让他瞧出啥不对劲儿来。
第二,你得把自己的真实身份藏好,只要确保自己安全就足够了,别去拉别人入伙,也别去掺和服务团的事儿。心里爱国就行,然后悄悄加入国民党。要是察觉到胡宗南有“反共”的苗头,你得表面上跟他保持一致,哪怕被朋友误解了,也别去辩解;
第三,在国民党里头干活儿,得记住宁可高点也别低了头。国民党里的人大多自负得很,你要是表现得太过正直、低调,那可就容易被对手看出门道来了。
到最后,董必武对熊向晖说了简短的八个字:“不冒险怎得成果。”
【粉碎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
1938年5月头几天,熊向晖被胡宗南安排去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第七分校深造。到了1939年3月份,他学成毕业,胡宗南就让他做了自己的侍从副官和机要秘书。有了这样的位置和便利,熊向晖得以接触到国民党高层最隐秘的核心机密,手里也攒下了不少超级重要的情报。
但在抗战刚开始那会儿,胡宗南对抗日子挺上心,熊向晖这个“暗线”一直没机会出手,直到1943年,他才算是真正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1943年5月份,共产国际宣布不干了。蒋介石一看,觉得这可是收拾共产党的大好时机,立马就给胡宗南发了封悄悄话的电报:
历经多年角逐,我们与共产党的较量始终未分胜负。如今,共产国际的解散对共产党无疑是一次重创。借此良机,我们应迅速行动,直取延安,一举拿下陕甘宁边区!你需在6月底前完成所有部署,务必确保行动机密,切不可泄露给任何第三方知晓!
因为胡宗南特别相信熊向晖,所以他的电报都是熊向晖经手的。这样一来,熊向晖比胡宗南还早知道了那个消息。熊向晖一开始想马上就上报,但转念一想,胡宗南的计划还没定下来,不如等计划有了再一起上报。
7月2号那天,胡宗南按照蒋介石亲自看过的《打陕北的计划》,定下了7月9号攻打陕甘宁的决定。为了这次战斗能赢,胡宗南对谁都保密,但熊向晖除外。可胡宗南做梦也没想到,第二天,他特别信任的“得力干将”就把这事儿跟一个可靠的人说了,然后情报就被送到了延安。
毛主席一看熊向晖传来的秘密消息,心里头大吃一惊,立马就叫人开会,大家一起想办法。那时候的中央军委参谋长叶剑英,他开了口,把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
现在咱们能想的招儿,就是用“透露消息”这招儿来扭转局面。咱们的主力部队都在前线打鬼子,延安这边儿就剩下三四万人。敌我人数差太多,要是硬干,咱们赢的希望渺茫。不过,要是咱把情报往外一放,说不定能打个他们措手不及,用老百姓的声音把蒋介石给压下去。蒋介石这家伙,最怕的就是舆论压力。
毛主席跟朱德他们几个一起合计了下,最后听了叶剑英的主意。结果证明,毛主席这招真管用,蒋介石被大家伙儿的舆论逼得没法子,只好不打了。这次啊,也算是毛主席和蒋介石在脑子、勇气和看事儿准头上的一场比拼。
1943年7月10号那天,周恩来被胡宗南请去参加了个酒会,他趁着这个机会,跟熊向晖偷偷聊了十几分钟。要走的时候,周恩来特意交代:“你得盯紧大局,重要的事情别放过,小事就别太计较了。咱的主要目标是保护好党中央。在国民党那边做事,诱惑肯定少不了,你得忍住,一定得对党忠心耿耿,对敌人呢,得机灵点。”
后来,毛主席给八路军在西安的办事处头儿周子健发了封电报,里头特别讲到了那件事:
蒋介石和胡宗南偷偷计划攻打延安,还好你们搞到了情报,要不延安可就遭殃了。现在这事被我们给捅了出来,各国大使都插手了,蒋介石没办法,只能改变主意。你们这回可是立了大功啊……
毛主席对这次的情报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它在打败国民党发动的第三次“反共”高潮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里面,熊向晖的贡献特别大,绝对不能忽视。
【周恩来去世后,熊向晖问叶剑英:你身边的人是否可靠?】
熊向晖不光赢得了胡宗南的信赖,连蒋介石的大儿子蒋经国也对他十分信任。到了1947年熊向晖办婚礼时,蒋经国还亲自给他当了证婚人呢。更值得一提的是,胡宗南还有意安排熊向晖去美国深造。这事儿让熊向晖挺纠结的,最后他只能跟周恩来汇报了一下。
周恩来立刻表示:“去嘛,反正不花钱还能学东西,还是国民党出钱给咱们培养。现在他们在战场上越来越不行了,估计也没啥大动作了,你放心大胆地去学习就好!”
后来,因为机票太难搞,胡宗南就让熊向晖继续在他身边帮忙,一帮就是仨月。没想到这仨月里,熊向晖又摸到了国民党上头的机密,把蒋介石的那套鬼把戏给搅黄了。
这天,胡宗南找到熊向晖,跟他说:“大前天老板派我去南京,让我3月10号对延安动手。”说完,他递给熊向晖一个文件袋,里面装的是攻打延安的详细计划和陕北共产党军队的兵力分布。熊向晖认真看了看,心里有了个数,然后点头说:“您放心好了,我肯定守口如瓶,到时候一定全力配合您!”
那年5月份,熊向晖按照胡宗南的打算去了美国留学。到了9月,我们党在北方的情报系统被敌人给破坏了,王石坚他们被抓了起来。军统在查这件事的时候,意外发现熊向晖原来是共产党。胡宗南得知后气坏了,恨不得立马杀了他,但无奈熊向晖已经在美国,鞭长莫及。
1949年4月快结束时,熊向晖回到了祖国。到了7月份,他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一见熊向晖,立马就握紧了他的手,高兴地说:“胜利之后,咱们终于碰头了!你在西安干的情报活儿,真的非常出色!”
新中国一建立,熊向晖就当上了外交部新闻司的副头儿,还有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的副部长等要职。在很多外交大事上,他都是帮周恩来总理打下手的。就拿1954年4月来说,周恩来带着团队去日内瓦开会,熊向晖就以新闻联络官的身份,一直陪在他身边。
1971年7月9号那天,尼克松悄悄派了基辛格来北京。熊向晖呢,他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也一起参加了和基辛格的会面。周恩来主席亲自指挥,熊向晖就忙前忙后,为了中美两国能好好聊聊,他做了好多具体又实在的工作。
熊向晖对周恩来有着特别的情感。他闺女有次就问他:“周恩来那么器重你,胡宗南待你也不薄啊,你咋没跟胡宗南,还一直跟着周恩来呢?”
熊向晖平静地说:“我一直都坚信我的信仰,首先是因为我始终相信共产主义。再一个,说实话,胡宗南的人格魅力跟咱们总理比起来,那真是差了一大截……”
1976年1月8号那天,周恩来总理离开了我们。熊向晖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头特别难过,好长时间都缓不过来。等他心情稍微平复了点,就赶紧跑去见叶剑英,开口就问:“你身边的人,靠得住不?”
熊向晖这话挺有分量,叶剑英一听就明白了,他点了点头,说:“你不用担心,我周围都是信得过的人。”听了这话,熊向晖心里才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