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的老祖宗们,你们究竟是怎么从亚洲长途跋涉,一路走到多瑙河畔,然后在那里建起了自己的国家呢?
真没想到,欧洲竟然有这么个国家,他们坚信自己的老祖宗是从遥远的东方来的。还有种流传的说法,说他们的血脉里,跟汉朝时期跑到欧洲的匈奴人有着那么点儿联系。
尽管这种说法缺乏确凿证据来验证其真实性,但匈牙利人与中国人之间的情谊已经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他们就像是中国久违的“手足兄弟”。
那么,为啥说匈牙利跟中国是“铁哥们儿”,有哪些实例能展现中匈两国的深厚交情呢?咱们得看看,为啥两国关系能这么铁。其实,从很多事情上都能瞧出来中匈两国的友谊有多牢靠。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就像兄弟一样互帮互助。就拿两国的交往历史来说吧,一直都很友好。而且,匈牙利在很多国际事务上都坚定地支持中国,这种立场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做到的。再说经济合作,匈牙利对中国企业投资非常欢迎,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也是越来越紧密。还有文化交流方面,中匈两国的艺术家们经常互相访问,举办展览和演出,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这些实实在在的合作和交流,都证明了中匈两国之间的友谊是真实而坚固的。所以,说匈牙利是中国的“铁哥们儿”,那是一点都不夸张。两国之间的友谊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合作和交流作为支撑的。
匈牙利跟中国,会不会是很久以前走散的“亲兄弟”呢?这个想法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其实就是说,匈牙利和中国在历史、文化上可能有着很深的渊源,就像失散已久的亲人一样。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并不是说两国真的有血缘关系。但仔细瞅瞅,匈牙利和中国在某些方面确实挺像的。比如,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都有着对自由和独立的热爱。而且,在近代史上,两国也都经历过不少波折和挑战,但都坚强地走了过来。所以嘛,有时候想想,匈牙利和中国说不定真的是很久以前的一对“亲兄弟”,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走散了。但现在,两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就像重新找到了彼此一样。未来,说不定两国还能携手共进,一起创造更多的辉煌呢!
有人说匈牙利就像是欧洲里的“东方老国家”,这话初听起来好像没啥确凿证据,但仔细观察匈牙利人的某些习惯,你会发现这话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你看,从匈牙利人的那些小细节里,就能品出点东方韵味。这么说吧,虽然乍一看这比喻挺突兀,但仔细琢磨琢磨,还真能找到不少相似之处。
匈牙利挺有意思的,它是欧洲里头唯一一个黑发比金发多的国家。他们的姓名习惯也跟大部分欧洲人不一样,反倒是跟咱们中国挺像的,都是姓氏放在前面,名字搁在后面。
他们有个挺特别的传统,就是“滴血结盟”,做法很简单,就是把血滴进酒杯里,然后交换一下,这样就算结盟了,表示两家势力站一块儿了。
说到吃的习惯,那更是像得不得了。就像咱们中国人讲究食物的味道、调料的搭配,还有那慢慢炖煮的烹饪方式,这些都是他们平时做饭时也会用到的方法。
肯定地说,这只是中匈两国关系友好的一个起点,真正让两国走得更近的,其实是双方一路走来的友好合作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咱们国家碰上的头一个难题,就是美西方那些国家不承认咱们。这样一来,在外交上咱们可真是顶着不小的压力。
不过,有这么一个欧洲小国,也是新近才建立的,它却在同一天就承认了中国的新政权。而且,在中国成立仅仅六天后,它就决定与我国搭建起外交的新桥梁。
1950年,朝鲜半岛上打起来了,情况闹得挺大。因为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掺和进来,战火嗖嗖地就往中国的东北边境那边蔓延。
那段时间里,中国一再地给以美国带头的那些西方国家打预防针,可他们压根儿不当回事儿。就只有匈牙利,勇敢地站了出来,铁了心跟中国站一块儿。
但是,真正推动中匈关系迈上新台阶的,是1956年10月在匈牙利发生的那个“大动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十月事件”。
那时候,苏联对匈牙利内部事务插手过多,结果匈牙利国内好多方面都走了下坡路。
因此,他们打算通过变革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国家情况的路子,不过,这个想法却碰到了苏联方面的反对。
可没想到,苏联为了更牢固地管住匈牙利,竟然直接派军队动手了,结果就是,匈牙利那时候发生了很大的暴力冲突,流了很多血。
苏联惹下的大乱子,中国毫不犹豫地站队匈牙利。就算那时候匈牙利正乱成一锅粥,咱们国家的周总理还是毅然决然地去访问了。他不仅去了,还给匈牙利提出了好多让社会安稳下来的好主意。
这就是所谓的“风雨同舟见真情”。正因为中国在人家遇到困难时伸出了援手,所以在1972年那会儿,还有后来的好多年,匈牙利都不管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反对,坚定地给中国投上了支持的一票。
2021年,在欧盟的外长们聚一块儿开会时,除了匈牙利,其他26个兄弟国家都商量好了要对中国进行制裁。但匈牙利这个哥们儿,它站了出来,投了反对票,明确表示它站在中国这一边。
2024年10月份,欧盟那边要投票决定是否对中国的电动车加税。结果跟以前一样,匈牙利还是投了反对票,站出来为中国说话。
说起来,匈牙利在欧盟对中国制裁这事上,它可没跟着大流儿,反而是站到了中国这边,而且还特别支持中国的政策。早在2015年,它就抢先一步,成了头一个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不光这个,中匈之间还有好多“第一”的记录呢。
2023年,匈牙利领导人欧尔班特地现身“一带一路”高端对话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中国的大力支持。
不过,匈牙利支持中国的举动,却让美国和西方国家有了反应。2022年,欧盟还搞了个投票,专门探讨匈牙利是不是“民主”国家。
这次投票最终结果揭晓,赞成票为433张,反对的有123张,还有28张选择了弃权。经过讨论,他们最终把匈牙利定义为一个“民众参与但带有独裁色彩的混合政权”。
肯定不止这些,美西方心里还打着别的算盘,他们琢磨着要把以前在东欧那一套颜色革命的手法,再拿到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去重演一遍。
可能有人听说过,三月中旬那会儿,塞尔维亚和匈牙利差不多时间,都闹起了大动静,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
他们打匈牙利和塞尔维亚的主意,主要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来,他们想削弱中国和俄罗斯在欧洲的分量。二来,他们看上了这两国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塞尔维亚那价值好几百亿的贾达尔锂矿。
给匈牙利这位“铁哥们”的特别关心?
最近几年,中国和匈牙利在经济贸易上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就拿2024年来说,中国直接给匈牙利投了52.6亿欧元,这个数目在匈牙利吸引到的外国投资里面,占了整整51%的比例。
此外,匈牙利对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来说,已成为了一个关键战场。比如比亚迪在塞格德设立的工厂,宁德时代也打算砸下70亿欧元,打造欧洲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另外,不少中国的新能源公司都跑到匈牙利去了,正因为这样,匈牙利被人叫做“中国新能源进军欧洲的门户”。
据欣孚智库的测算,中国那些搞电动汽车产业链的企业,在匈牙利投的钱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21.4亿欧元大关。
由于中国的大力投资,匈牙利在动力电池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在其产量已经跻身全球第四的位置,而且很快就要跃居到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
另外,不少行业的企业和高精尖技术都进军到了匈牙利,这不仅仅是中国在欧洲市场扩张的一步棋,更是对匈牙利这位“老兄”的特殊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