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怡的儿子突然看到一则寻人启事,惊喜发现是同父异母的哥哥

醉卧沙场红尘情 2025-02-21 16:19:17
刘士奇和毛泽东并肩作战

刘士奇

刘士奇(1902~1933)湖南岳阳人,父亲刘实蕃是一名郎中,母亲赵氏,生育3子1女,养育成人的只有两个儿子刘齐正和刘士奇。

刘士奇从小聪明,好学上进,14~17岁在岳阳洞天观一所新式学校就读,毕业后又考入位于长沙的湖南省公立商业专门学校,在上学之前,父亲为他张罗一门亲事。

女方罗菊英,18岁,没上过学,父母亲都是当地朴实勤劳的佃户。婚后几天,刘士奇就去了长沙上学。

刘士奇在湖南省公立商业专门学校的学生照

在后来求学与参加革命的日子里,刘士奇越来越不满意这桩封建包办婚姻。父亲刘实蕃于 1921年病逝后,刘士奇就很少回家与妻子团聚了,婚姻名存实亡。

夫妇俩育有一子,取名刘祖文。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刘士奇离开岳阳,直至1933年牺牲,再也没有回家。刘士奇与罗氏的婚姻自动解除,罗氏于1928年改嫁,儿子刘祖文由伯父刘齐正抚养。

刘士奇在学校读书期间,半工半读,也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并结识了共产党人郭亮、夏明翰。

1924年,刘士奇从商专毕业,同年,在郭亮和夏明翰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底,刘士奇离开中共江西省委来到赣西特委工作。他先后任中共赣西特委委员、特委秘书长、特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共赣西特委书记。

刘士奇在赣西特委工作期间,发生2件大事值说一说。

一是他遇到了贺怡,他们于1929年4月结婚。贺怡是贺子珍的妹妹,毛泽东和刘士奇不仅并肩战斗,还成了连襟。

刘士奇和贺怡

二是1930年2月6日至9日,在毛泽东主持下,红四军前委,红五军、红六军军委,赣西特委在江西省吉安县陂头村举行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二七会议”。

二七会议旧址

其中,会议上有一项决定:原赣南、赣西、湘赣边三个特委合并成立中共赣西南特委,指定刘士奇等为临时负责人。

可是,由于当时情况过于复杂,1930年8月,刘士奇被撤销了赣西南特委书记职务,被迫离开江西,前往上海。

刘士奇这次离开,改变了他的命运,也改变了贺怡和他们的儿子刘子毅的命运。

刘士奇和徐向前合影

1931年,刘士奇受上海党中央指派到达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协助总指挥徐向前取得了反“围剿”的一次次胜利。

在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卾豫皖时,刘士奇临危受命,留守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并组建了红二十七军,他担任军长,率领老弱病残浴血奋战,死里逃生。

可是,1933年上半年,刘士奇被错杀于湖北红安七里坪,年仅31岁。

贺怡嫁给毛泽东的小弟毛泽覃,儿子刘子毅漂泊流浪

1965年国庆节,贺子珍和外甥、外甥女在杭州岳王庙合影,左起:刘子毅、贺小平、贺子珍、贺海峰(贺怡女儿)

刘士奇离开江西后,音信全无,贺怡与刘士奇的婚姻名存实亡。

不久,又从白区传来消息,说刘士奇在上海被敌人杀害,那时候的贺怡才20岁,1931年7月,经组织批准,贺怡与毛泽东的小弟毛泽覃结为夫妻。

缘份是如此神奇,姐妹俩嫁给了毛氏兄弟俩,成就了一段佳话。他们婚后生育一子贺麓成,可这段佳话随着1935年毛泽覃的牺牲,又蒙上一层悲壮的色彩。

刘士奇与贺怡所生之子刘子毅寄养于江西兴国。1934年,刘少奇派他的夫人何宝珍将小子毅接到上海,由他们抚养。

不久,刘少奇在东北被捕,何宝珍也在1934年被捕后牺牲,小子毅随后便由无锡一个裁缝收做养子。三年后的一天,不堪虐待的小子毅逃出了裁缝家,又辗转流浪到上海,沦落街头。

他的童年和毛岸英、毛岸青兄弟一样,过的是三毛式的流浪生活。

1938年,贺怡费劲周折终于找到了小子毅。在周恩来的亲自关照下,小子毅来到延安生活、学习,一直到抗战胜利。

1945年,抗战胜利后,刘子毅随母亲贺怡一起被分配到东北去工作。

刘子毅(二排右)陪贺子珍外出游览

1949年11月,母亲贺怡不幸遇车祸身亡。1959年,刘子毅遵照舅舅贺敏学的指示,带着妻子陈大理和孩子从哈尔滨来到江西南昌,陪伴在姨妈贺子珍身边,以后又随姨妈贺子珍同赴上海,一边在上海铁路处工作,一边护卫着贺子珍。

儿子刘子毅与母亲贺怡相依而葬

没想到,1968年5月,刘子毅在特殊年代被折磨至死,这是贺家的又一个悲剧。

刘士奇和贺怡的儿媳妇陈大理,以及刘士奇的孙子刘庆保,为刘士奇烈士传记奔走

刘士奇

据刘子毅的妻子陈大理回忆:1966年5月,刘子毅突然在报上发现一个寻人启示:

“寻找湖南省岳阳县刘士奇烈士与贺怡结婚后生育一子,姓名叫刘子毅,看到此启示后,有知情者或本人,请速与湖南省岳阳县黄秀人民公社九元大队第八队刘祖文联系”

刘子毅回家欣喜地告诉妻子:这要寻找的人不就是我吗?

原来,是同父异母的哥哥刘祖文写的,兄弟俩通上了信,可还没来得及见上一面,刘子毅就去世了。

陈大理也是一位共产党员,他们生育2女1子,刘子毅平反后,陈大理在上海铁路局担任铁路中学党支部书记一职,两个女儿在上海铁路局工作,但一直没空回老家看看。

直到1997年7月,刘祖文的儿子刘庆保来到上海,两家人才相聚在一起,各自聊起不平凡的家事。

2014年,《刘士奇传》出版

刘庆保,岳阳县红十字急救医院主治医师,刘士奇烈士之孙。作为烈士的后代和共产党员,多年来,刘庆保在工作之余,多方奔走,收集爷爷刘士奇烈士的革命史料。

刘庆保、陈大理有一个非常朴实而强烈的愿望,就是要让刘士奇烈士和战友们的事迹广为流传,让年轻人懂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

刘庆保、陈大理和湖南作家彭新华踏上了艰难的寻踪烈士之路。

2015年,刘士奇烈士墓于湖北红安迁回老家。2021年,刘士奇烈士故居获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士奇烈士故居

2014年4月,贺怡的儿子贺春生老人,以及刘子毅的女儿刘代英夫妇、儿子刘代明夫妇,为贺怡和刘子毅举行一个迁葬仪式,把他们的部分骨灰迁葬井冈山茅坪,依偎在爱他们的哥哥和舅舅贺敏学身边。

贺春生手捧母亲贺怡遗骨

巍巍井冈山伸开双臂,紧紧拥抱着它远游归来的赤子!

烈士叶落归根,烈士后代的心得到抚慰,英雄洒碧血,丹心照汗青,刘家、贺家和伟大的毛家烈士,永垂不朽!

0 阅读:0
醉卧沙场红尘情

醉卧沙场红尘情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