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相在东北军的地位
张作相是奉系军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因与张作霖的结拜情谊,在奉军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威望。他与张作霖情同手足,两人并肩作战多年,张作霖对他极为信任。1925年,郭松龄的部队因反奉失败,奉系内部对如何处置郭松龄及其部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许多人主张对郭松龄及其部下进行严厉惩处,认为这样才能震慑其他部队,稳固奉系的内部秩序。
张作相针对不同意见进行了条理清晰的反驳。他指出,如果以严刑对待郭松龄的部队,将会导致奉军实力的流失,这将不利于奉系的长远发展。张作相态度坚定,强调以大局为重,力主宽待这些部下,认为将他们重新纳入奉军体系才是对奉系的真正负责。张作霖听完张作相的发言后,沉思片刻,最终表示默许。
多士兵在得知消息后,都暗自感激张作相的宽容。随着事件的平息,张作相在奉军中的声望也逐步提升。
1928年,皇姑屯事件爆发,张作霖在事件中不幸遇刺。奉系失去了首领,东北的局势顿时陷入不安和动荡。此时张作相临危不乱,他迅速召集各级将领商议接下来的安排,话语坚定而有力,稳定了军心。张作相明确表示支持张学良继承父业,维护奉系在东北的稳定局势。
当众人见到张作相的态度如此坚定,纷纷响应这一安排。张作相与张学良多次沟通,将奉系的重要事务逐步移交,并亲自向奉军将领们介绍张学良的统帅身份,确保大家都能接受这一过渡。他还嘱咐各位将领严格遵从张学良的命令,以防东北出现更大的动荡。
抗战前夜的军事备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作相的儿子张廷枢所在的第12旅驻防在锦州。日军步步逼近东北,局势一片紧张。张廷枢深知肩上的重任,对日军的侵略行径愤怒不已,公开反对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主张立即抗击日军。他在旅部召集了营连长,明确表态道:“我们不能坐视家乡沦陷,绝不能无所作为!”
张廷枢向父亲张作相求援,得到了十几辆载重型卡车和一批德国制的手枪。这些装备原本是张作相为卫队所准备的,如今悉数交给了张廷枢使用。张廷枢将这批装备用于加强第12旅的战斗力,他迅速在部队中成立了手枪连和自动步枪连,并把这些精良装备分发给战士们,还从其他部队中调配精干士兵加入新成立的战斗连。
训练场上,他与士兵们一同操练,挥汗如雨。尽管身为指挥官,张廷枢却从不以官衔自居,而是时常和士兵们并肩行进。他对士兵们说:“不管谁带队上战场,都是为了家乡,我们要练好本事,不辜负老百姓的期望。”在张廷枢的带动下,士兵们士气高涨,训练场上喊声震天。每当有人因训练疲惫而稍显懈怠,张廷枢便亲自上前鼓励,帮助他们恢复状态。在他的领导下,整个第12旅的战斗准备愈发充分,士兵们也逐渐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信心。
抗日同盟与共产党的秘密合作
1933年,东北局势日趋紧张,张廷枢率领的第12旅驻扎在宣化、怀来一带,日军威胁越来越逼近。当时,国民政府方面对抗日态度模棱两可,特别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更是令前线的将士们失望。张廷枢与骑兵二师师长黄显声对此极为不满,两人时常商议对策,认为“无论上头的命令如何,保卫国家是我们军人的天职,不能坐视敌人入侵”。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冯玉祥将军的民众抗日同盟军进入了张廷枢的视线。两人经过多次商议后,决定与冯玉祥的部队建立联系,期望以此壮大抗日力量。张廷枢通过可靠的联络人,主动派人接洽冯玉祥的部队,迅速展开了沟通。黄显声对此表示全力支持,承诺骑兵二师随时听从调遣,和第12旅一同协助同盟军抗击日军。
当张廷枢和黄显声决定加入抗日同盟军的消息传开,蒋介石方面开始对他们施加压力。蒋介石希望通过威胁和利诱的方式让他们放弃抗日立场,听从国民政府的命令。然而,张廷枢和黄显声坚决拒绝了蒋介石的妥协方案,明确表态“宁可丢官职,也绝不让日军肆意侵占国土”。
为了进一步壮大力量,张廷枢还积极寻求与共产党方面的合作。4月底,中共张家口特委派遣一批秘密党员,悄然渗透到东北军内部。张廷枢知道此事后,立即表态支持共产党的加入,并安排了安全的接待方式,确保秘密党员的安全。他认为此举能为抗日提供坚实的后盾,也显现出对共产党抗日主张的认同。在张廷枢的安排下,这些秘密党员逐步与第12旅的中层军官接触,深入了解部队状况,协助开展抗日宣传。
张廷枢特意找来部队中的一些军官,直言表示,“共产党也是为了抗日,大家的目标一致,这些同志可以为我们提供帮助,带来抗日的最新消息”。他还将一些重要岗位委派给这些秘密党员,使他们能够深入军队运作,与官兵建立信任。很快,军中开始流传起抗日口号,许多士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共产党传达的抗日思想,抗日决心也逐渐高涨。
抗战时期的军事与政治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张廷枢更加坚定了抗战的决心,并进一步寻求与八路军的合作。在太原,他终于见到了周恩来。当时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张廷枢对当前的局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直言不讳地表示,自己和部队一心要与日军血战到底。周恩来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赞许,称赞张廷枢的抗战决心,并表示八路军会尽力支持。会谈后,周恩来将张廷枢的部队正式编入八路军,成立了“第一游击纵队”,张廷枢担任司令员。
“第一游击纵队”成立不久,张廷枢和部下们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抗日行动中,活跃在河北邢台一带。他带领部队一边整合原有的军队,一边将士兵们编成小分队深入各村庄,与当地百姓们接触,宣传抗日思想,发动群众加入游击队。不久后,当地百姓纷纷送来自家做的干粮、水壶等物资,表示对抗日队伍的支持,游击队的队伍也逐渐扩大到三个支队,兵力接近两千人。
1938年初,为了进一步提升指挥能力和军事素养,张廷枢决定前往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学院的学习。在学院中,张廷枢系统学习了游击战的理论和实战策略,还与其他来自不同地区的抗日干部交流经验,彼此切磋战术。
周恩来对张廷枢的成长和表现非常关心,时常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周恩来还经常邀请张廷枢到自己的住所,给他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讲解党的政策以及如何发动群众的具体方法。张廷枢也十分珍惜每一次会面,仔细聆听周恩来的教导。周恩来关心他的健康情况,送给他罐头等营养品,希望他在高强度的学习中保持身体健康。
1938年下半年,抗日军政学院的领导建议张廷枢留校担任教员,负责教授军事课程,将他的实战经验传授给更多学员。张廷枢二话不说,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开始为抗战根据地培养后备力量。然而,就在他准备投入教学工作时,新的任务又落在他的肩上。由于前线战况吃紧,聂荣臻等领导认为他需要重回前线,带领游击队深入敌后抗击日军。
张廷枢的晚年岁月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张廷枢却因长期的劳累,肝病严重发作。组织了解到他的健康状况,经党中央批准,安排他暂时离开抗日根据地前往香港治疗。张廷枢在部队的护送下离开战区,开始了赴港的行程。到了香港,张廷枢住进了医生推荐的疗养所,接受正规治疗,定期复查。
1941年12月,张廷枢与张学良的弟弟张学铭一起从香港返回天津。在天津期间,张廷枢虽然继续治疗,身体逐渐恢复,但始终关心抗日战事和东北的局势。他在家中接待了一些东北军旧部和抗战友人,重温抗战时期的经历,同时了解外界的局势变化。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廷枢搬到北平,在那里继续静养。他身边的家人和亲近友人也都细心照料他的生活起居,避免他劳累,以期能尽快恢复健康。在抗战结束后,为了稳住东北军的旧部,蒋介石曾任命张廷枢为“东北行营中将高参”。张廷枢始终对蒋介石扣押张学良一事无法释怀。自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软禁,张廷枢对蒋介石的做法十分不满。他不愿为蒋介石效力,因此对这个任命置之不理,选择继续在家休养,拒绝赴任。
时间来到1948年底,北平解放在即,张廷枢的身体状况却急剧恶化。1949年3月,张廷枢的父亲张作相因脑溢血去世,这对张廷枢的身体和精神都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至1949年7月23日,张廷枢病逝于北平,终年45岁。
参考资料:[1]喻君.张作相辅佐张氏父子[J].兰台世界(上旬),2004(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