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大彤小熠的妈妈。
今天同事找我聊天说:她家娃三年级,临近期末复习,孩子的作业上量多了,作业题目难度也有所加大。这两天是考试考得不好,回来作业也有了难度。然后不会做,是擦了做,做了擦。这让她烦躁得都要直接上手了。你说我家娃咋这么笨呢?怎么就不开窍呢?同事反复地跟我嘀咕。
-
01
标签之困:同事的育儿烦恼
“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就不开窍呢?”这其实就是我同事对孩子的主观的和刻板的印象,也就是给孩子贴标签。
其实贴标签是很多家长经常喜欢做的事情。这里贴标签可以分为负面标签和正面标签。
-
02
负面标签:家长的期望与误导
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自觉地给孩子贴负面的标签,其实是希望通过贴标签的方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能改变他的行为。
-
03
逃避与反抗:孩子的应对机制
贴负面标签能改变孩子不好的行为吗?我们先来回想一下孩子犯错的场景。比如,孩子有道题不会,你给孩子讲方法,孩子还是不会,你开始着急,又给孩子讲,孩子还是没懂。
此时,你很生气,开始发脾气:你怎么这么笨呢?孩子听了很委屈,然后开始眼泪汪汪。你看着孩子的样子,更生气了,开始发躁,孩子哇哇大哭,就这样题目也没学会,你跟孩子的情绪都接近崩溃。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并不能最终解决问题,还可能让孩子的行为升级。甚至会出现你越不想让孩子干什么,他就偏要这样跟你对着干的被动局面。
这其实就是孩子在逃避和反抗家长给他贴的负面标签。
-
04
接受负面标签后的固化效应
如果孩子接受家长给他的标签,那么他会认为自己就是爸爸、妈妈说的那样的人。比如,经常说孩子内向。那么孩子就会认定自己就是一个内向的人。
当学校或班级有可以展示的机会的时候,孩子只会默默地看着其他孩子去展示。因为他认为他不行,他不适合那样的舞台,因为他天生内向。
-
05
负面标签: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孩子如果被打上负面标签后,他会主动放弃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也会限制孩子的无限潜力。这样打上的标签性评价甚至会影响孩子一辈子,成为他的固定思维模式和行为特征。潜移默化地给了他很多负面的心理暗示,成为孩子成长的绊脚石。
-
06
正面标签:看似鼓励,实则束缚
负面标签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那正面标签呢?正面标签是孩子成长的束缚带。看似正面标签是在鼓励孩子,其实是束缚了孩子。比如,孩子考得好就说孩子聪明。家长只是注重了考试结果,却忽略了孩子努力的过程,更弱化了孩子勤奋、刻苦的品质。
长期这样以“聪明”标签化孩子,会让孩子认为自己考得好是天生的,是固定的,考得不好是因为我还不够聪明。渐渐的,孩子就会不愿意接受一些挑战,因为他害怕失败。
·
07
正面标签:隐形的束缚
长期受到正面的标签的孩子会感觉到自己一直被期望。那么就要一直想保持优秀,一直想保持住这样好的形象。这就会让孩子有压力,有心理负担。孩子会因为怕辜负了别人的期望而开始焦虑,孩子也会失去很多挑战和突破自我的机会。
-
08
正面标签:外部评价的枷锁
被贴上正面标签的孩子很容易被外部的评价所牵制,会过度依赖于他人的赞赏,忽视对自己内在感受。他会为了别人的赞赏而行动,而非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热情。然后孩子也会过于关注于结果而忽视自己的体验过程。
总之,正面标签看起来是鼓励,却不会正向影响孩子,反而固定了孩子的思维,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过于依赖于外部评价。
-
09
破标签,立真我:解锁孩子的无限潜力
所以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标签都不可取。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去标签呢?
黄静洁《学习的格局》中提出:父母可以放弃“问题视角”,改用“优势视角”,也就是把关注点从孩子的负面“问题”转移到正向的“优势”上,这样就能看到孩子的长处和努力了。
所以,负面标签家长要从优势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标签,用善意的语言去解读孩子,去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并加以正向引导。正面标签要重过程轻结果,重体验轻评价。
·
比如,孩子内向可以解读成做事认真,踏实,不浮躁。调皮可以解读为天真活泼。胆小另外一个解读安全意识强。
比如,孩子这次数学考试考得不错,可以说:我看到你这次考试是很认真对待的,书写很认真,没有漏题,很细心,也注意圈画了关键词。这就是一种认真的考试态度,继续保持,相信你下次会考得更好。
·
放大孩子的优点会让孩子更有自信。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会让孩子愿意去挑战和尝试。
这种视角的转变,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与尊重,更是对他们未来无限可能的深切期许。
-
写在最后:
期末复习阶段,孩子压力大的情况很常见,孩子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很正常。家长应理解孩子在此阶段的挑战,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应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进步,以开放和接纳的心态,发现并培养孩子的独特优势。
通过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让他们能够勇敢地面对挑战,享受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