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获悉,2025年一季度,四川省金融运行开局良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延续“总量稳、结构优、利率降”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切实增强金融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与适配性。
信贷增量创历史新高
3月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4万亿元
今年一季度,四川金融总量平稳增长。数据显示,3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较上年末提高0.4个百分点,较全国同期水平提高4.7个百分点。一季度,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6697亿元,同比多增1148亿元,当季信贷增量创历史新高。
3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较上年末高0.4个百分点,较全国同期高2.6个百分点。一季度,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较年初增加8007亿元,同比多增1114亿元。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较年初增加8532亿元,同比多增1469亿元。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多措并举,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地制宜挖掘信贷增长点,加快调整优化信贷结构。
从区域看,宜宾(同比增长19%)、绵阳(同比增长16%)、眉山(同比增长15.9%)、泸州(同比增长15.8%)等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贷款增速领跑全省。
从行际看,全国性银行在川分支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1.3%,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3%,均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从投向看,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增长平稳,余额同比增长8.4%,增速较2月末加快0.2个百分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增长较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3.5%、12.8%和12.4%,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此外,利率传导机制持续疏通,金融机构继续推动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稳中有降。3月,四川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3%,首度降至4%以下,同比下降27个BP;新发放普惠小微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78%和3.04%,同比分别下降45个和71个BP,继续处于历史低位。居民和企业利息负担进一步减轻。
据介绍,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将紧密结合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更加有力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挖有效融资需求,努力筑牢四川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金融支撑。
协同多部门实施“消费+”行动
多家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下行至3%左右四川既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消费大省,消费金融前景广阔。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四川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2%,高于全国水平0.6个百分点;全省住户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5161.1亿元,同比增长16.4%,高于全国水平10.2个百分点(2024年末)。在为有效发挥金融促消费牵引带动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强化部门协同,提升政策合力。加强政策联动,协同多部门实施“消费+”行动,联合印发“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2024消费促进年总体方案”等多个文件,细化落实金融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蜀里安逸”消费场景建设等工作举措。在深化财金互动方面,升级财金互动政策4.0版,专项增设消费贷款贴息奖补,对居民购买汽车、家电家具、电子产品以及住房装修等消费场景的贷款给予1.5%的利息补贴。目前,已完成两轮消费贷款贴息,累计兑现财政资金近6000万元,涉及消费贷款超40亿元,惠及2.7万人次。
此外,住户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增速提升,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截至2025年3月末,全省住户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8个百分点。多家银行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下行至3%左右。
落实“更新换新”金融新政
截至3月末汽车消费贷款同比增长46.2%为推动金融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四川聚焦重点消费领域,落实“更新换新”金融新政策。
结合全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金融机构围绕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等重点领域制定配套措施,编发产品汇编,创新推出“焕新消费贷”等定制产品。指导金融机构减免汽车以旧换新过程中提前结清贷款产生的违约金。截至2025年3月末,全省汽车消费贷款同比增长46.2%。
聚焦拓展新型消费,打造体系化金融支持新模式。在政策引导上,突出冰雪经济、会展经济、赛事经济等新兴领域,加强金融与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与协同配合。围绕成都“三城三都”(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建设,印发金融支持文创企业发展实施意见。在服务模式上,推动金融机构在管理、授信、产品等方面探索专营模式。全省设立文创专营支行、文旅特色支行40余家,推出“会展贷”“商易贷”“彩灯贷”等多款特色信贷产品。在融资对接上,利用“天府信用通”综合融资服务平台,搭建“市州旅游金融”等特色应用场景,强化银企线上融资对接。聚焦扩大服务消费,用好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工具。在数字文创方面,创新推出“文创通”政策产品,为相关文创企业贷款提供40%的贴息和60%的担保费补贴支持。在体育服务方面,会同体育部门创新推出“体育贷”政策产品,为相关体育企业贷款提供30%的贴息和60%的分险支持。在养老服务方面,加大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工具运用,支持省内普惠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及老年助餐公司运营等,并给予1%的财政资金激励,带动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50.9%。另一方面,为优化金融服务,增强消费动力,四川着力提升消费支付服务便利性,优化消费金融生态环境。聚焦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熊猫PAY·蜀易付”支付品牌,推动建成天府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31个支付便利化精品商圈、90个外汇服务重点网点。2024年末,全省外卡刷卡交易、境外来川人员结售汇规模分别同比增长145%、46.6%。此外,金融机构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消费场景,实施消费金融让利活动。发挥数字人民币精准直达快享的优势,开展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活动330余场,带动消费5.3亿元。依托科技赋能,推动智慧信贷、金融民生互联互通等应用项目落地,助力消费信贷渠道下沉。
编辑|王为
责编|陈雨禾
校检|袁钢
审核|何颖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微信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联系金妹儿:028-8696849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