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去日本的旅客,主要选择在东京成田或者大阪关西机场入境日本。东京成田比较普通,就是个陆地上的机场,但是关西机场就不同了,这是一座“漂”在海上的飞机场,想必让不少旅客印象深刻。
但是,关西机场还有一个小秘密,不知道你是否了解?
三地瓜分关西机场关西国际机场位于日本大阪府,坐落于大阪湾东南部的和泉地区近海离岸5千米的人工岛上,又名泉州机场。关西机场面积约1,067.7公顷,虽然大家习惯叫它大阪机场,但是行政区划上关西机场和大阪市没有直接关系。关西机场的行政区划横跨大阪府的泉佐野市、田尻町以及泉南市。这一点相当与众不同,很难想象一座机场居然同时会被三个行政区瓜分。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这三个地方吧。
泉佐野市是位于日本大阪府南部的行政区划,关西国际机场位于其海岸外的人工岛,该人工岛的北部及与本土相连的联络道路皆属于泉佐野市的辖区。市名“泉佐野”为本地的旧地名“佐野”加上旧国名和泉国组合而成。
关西国际机场位于泉佐野辖区外海的人工岛上,该人工岛上的行政区划辖区,是以原海岸线上各行政区划延伸而出,因此关西国际机场的东北侧约三分之一区域属于泉佐野市的辖区,也因为关西国际机场联络桥是从该岛上东北端连接本土,因此整座联络桥都被划入泉佐野市辖区,泉佐野市也向使用桥梁的车辆征收每辆100日圆的桥梁使用费。
田尻町
田尻町
田尻町是位于日本大阪府西南部的行政区划,临大阪湾,关西国际机场人工岛位于其海岸线外约5公里处。关西机场人工岛的中央约三分之一的区域被划为本町的辖区,虽然机场北部与本土相连的关西国际机场联络桥属于泉佐野市,但位于机场中央的航厦等旅客设施皆位于本町辖区,也因此机场旅客在机场产生的消费成为本町主要的税收来源。廉价航空乐桃航空也因为将总部设于关西国际机场内,而成为田尻町内的企业。
泉南市是位于日本大阪府西南部的城市,西北侧临大阪湾,东南侧为和泉山脉;由于关西国际机场人工岛位于其西北侧外海,因此该人工岛的西南侧约三分之一的区域被划为本市的辖区,此部分区域多为机场的货运、空厨、地勤业者的管制作业区域。
数说关西机场关西机场是全世界第一个完全由填海造地建设的机场,作为这一领域的开创者,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给工程界留些了丰富的研究材料。
1963年,日本批准了“大阪国际机场扩张整备与第二国际机场建设”计划。由于大阪周边用地吃紧,日本政府决定以填海造地修建机场,并选出泉佐野近海为场址。1988年开始,经过5年的填海工程,用了1.8亿立方米的土方,在原先水深达17至18米的大阪湾水域从无至有填出了5.11平方千米的机场用地。1994年,,关西机场正式运营。
机场第一期工程建有一条3500米长的跑道,航站楼采用玻璃和金属的高科技派建筑风格,长度达1.5千米。启用后,承接了伊丹机场所有的国际线航班。机场快速铁路可以把乘客直接从机场送到大阪市内。机场的建设费用达1.45兆日圆,当时约合200亿美元。机场刚建成时,引来建筑界和工程界无数赞誉。除了机场本身外,另在机场岛上兴建关西国际机场发电中心,专供机场的用电需求。
但由于大阪湾海底的地质条件不佳,是很厚的淤泥,机场建在水深18米的软地层上,从建设之日起就一直在不停的沉降之中,加上跑道海拔高度只有5米。由于担心机场被淹没,从机场营业之初,运营单位就不得不花费2,700亿日元用于维修和在地下室内建造一堵水泥墙以防海水渗入,又进行护岸加高工程和强化排水功能等。
为了应付日益增加的航空交通,关西机场于1996年开始第二期工程,透过填海把人工岛面积扩大到1300公顷,以兴建第二条跑道及第二航站楼。目前机场第二条4,000米长的跑道已经于2007年8月2日开始运作,为日本第二条有4,000米长的跑道,原有的3,500米跑道成为副跑道。
2012年10月28日,第二航站楼启用,为日本首座专供廉航使用的航站楼。航站楼面积约为30,000平方米,内部设计简单,采用单层式的开放式设计,共有9个飞机泊位,不设空桥。
但是最担心的水淹机场事件还是发生了。2018年9月4日,因受台风飞燕影响,机场遭遇启用24年以来最严重的损害,跑道及机坪被倒灌海水淹没,机场连络桥的南侧公路车道则被漂流的液货船撞击毁损,导致机场对外交通中断,约3000名乘客一度被迫滞留机场。连络机场的铁路于9月18日清晨起恢复运行。经过17天的抢修,关西机场第一航站楼及A跑道于9月21日起恢复运作,班机可正常起降。这一事件也给未来类似项目的建设敲响了警钟。
用户18xxx52
一个机场归三个地方管还能基本不出乱子,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