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实施“惊天阳谋”,企图化解危机,中国不能再吃黄金的亏了

青筠谈世界 2025-02-21 17:39:19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暗流涌动,美国为化解36万亿美元国债的“定时炸弹”,正试图通过重新激活黄金的货币属性,将黄金储备“变废为宝”,以此来缓解债务压力。而这一策略如果成功,可能引发全球黄金价值体系的重构,甚至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形成新一轮财富挤压。回望历史,中国曾因国际货币体系更迭而屡次“吃黄金的亏”,如今面对美国的“黄金阳谋”,我们还需要未雨绸缪,避免重蹈覆辙。

现在,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130%,巨额债务不仅限制了美国财政政策的灵活性,还威胁到美元的全球信用,特朗普政府虽然成立“政府效率部”打算通过削减2万亿美元预算缓解危机,但这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更棘手的是,美国近年频繁挥舞关税大棒,导致各国央行减持美债意愿上升,进一步削弱了美债的流动性。

这样一来,美国开始将目光投向了黄金储备。目前,美国财政部持有8133吨黄金,按1973年官方定价42美元盎司计算,账面价值仅为110亿美元,远低于当前市场价约3000美元盎司。要是按市价重估,美国可瞬间增加7500亿美元资产,并通过“黄金凭证”机制从美联储获得等值资金。这笔非债务性资金既能填补财政赤字,又可循环增持黄金,此循环一旦启动,美国黄金储备或突破2万吨,而金价也将因需求激增持续攀升。

更深层次地看,如果金价涨至3万美元盎司,美国黄金储备价值将飙升至18万亿美元,足以偿还近半数的国债。这种“金价上涨、资产增值、债务减少、美元信用增强”的闭环,堪称一场“温和的债务重组”,既可以避免违约风险,又能维系美元霸权。

美国的黄金战略看似高明,但对其他国家而言,黄金价格剧烈波动的代价可能远超想象,历史上,中国就曾两次因国际货币体系变革而付出惨痛代价,这第一次亏在白银贬值。在19世纪后期,全球金本位确立,白银因产量激增和德国抛售导致价格暴跌,金银比从115骤降至140。而当时中国仍以白银为货币核心,出口商品换回的白银购买力大幅缩水,相当于数百年积累的财富被白白收割。

第二次则亏在黄金流失。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量黄金被转移至台湾,加上西方封锁,中国外汇储备几近枯竭,工业化进程举步维艰。即便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中国还是由于黄金储备的不足,难以在国际贸易中掌握定价权。

面对美国的“黄金阳谋”,中国需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在战略上做好三重准备。第一是加速扩充黄金储备,但避免盲目跟风,增持黄金需把握节奏,通过分散购入、矿产合作等方式降低成本;第二则是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弱化美元依赖,中国可增加欧元、能源大宗商品乃至数字货币在储备中的占比,同时扩大本币结算范围;第三就是主动参与国际货币规则重构,中国可联合新兴经济体,推动IMF特别提款权扩容,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新路径。总之,展望未来,唯有主动布局、完善金融防御体系,才能避免成为这场“阳谋”的代价。



1 阅读:19
青筠谈世界

青筠谈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