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字文举,153年降生于鲁国(今山东曲阜),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这位孔家的后人,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华,勤奋好学,与当时的名士陶丘洪、边让齐名,是东汉末年的名士。
汉献帝时期,孔融的仕途也是风生水起,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国相等职,人送外号“孔北海”。他在北海任职六年,政绩斐然,修筑城邑,建立学校,选拔贤才,推崇儒学,深得民心。后来,他又被任命为青州刺史,手握一方大权。
然而,建安元年(196年),袁谭率军攻打北海,孔融虽然奋勇抵抗,与敌军激战数月,但最终还是败下阵来,逃到了山东。败逃之后的孔融,并没有因此沉沦,不久又被朝廷召回,历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
孔融生性豪爽,喜欢结交朋友,而且敢于抨击时政,言辞犀利,不畏权贵。但这样的性格,最终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建安十三年(208年),孔融因为言辞激烈,触怒了当时的丞相曹操,被曹操所杀,结束了他辉煌而又悲剧的一生。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但也英雄辈出。孔融就是其中之一,他自幼便有着让梨的美谈。然而,当长大后的孔融涉足官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却因世道混乱,不谙权谋,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现在来看孔融的命运,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千。才子多任性,孔融也是其中一位。他才华出众,却缺乏政治家的圆滑,最终未能在乱世中安身立命。他的悲剧,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在官场上,才华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审时度势,否则才华也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
做学问孔融自然是当世之翘楚,但对于官道中的学问,他可就只是小字生水平了。而且,这位老兄非常执拗,虽然对于为官一道并不精通,但却又特别爱对当政者指手画脚。要知道在当时,手里有枪才是王道,实力为尊。可孔融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就是他的知识盲区和认知空白。孔融后来的结局也皆因此造成。
孔融先生是个规矩人,可是,这世上规矩人往往不受待见,孔融也不例外。他的才华虽然能照亮黑夜,但在变幻莫测的朝堂中,却成了他的累赘。
话说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曹操看着心里不是滋味,却又一时奈何不得,那满腔的怒火,就像无处发泄的野火,四处蔓延。此时,曹操迁怒于与袁术联姻的太尉杨彪,欲以其罪名将其下狱。消息传到孔融耳中,他立马挺身而出,去与曹操理论。
孔融引经据典,用《周书》中的话来劝止曹操:“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他说,杨彪与袁术不过是亲戚关系,怎可因此而牵连无辜。曹操听了,虽然心中不悦,却也觉得孔融言之有理,只得放过了杨彪。
然而孔融,却不知收敛,反而愈发得意忘形。他一有机会,便用讽刺挖苦的方式与曹操唱反调。到了后面,天灾不断,战乱连年,为了保障战事和百姓生活,三国都曾颁布禁酒令。曹操也不例外,颁布了禁酒令。孔融却公开反对,甚至放言:“若因酒能乱世而禁酒,那么桀、纣因色亡国,为何现在只禁酒而不禁婚姻?”孔融此言一出,引起一片哗然。曹操虽心中不满,但念在孔融盛名在外,加之可能只是为了宣示才智,并没有对他过于严厉。
这件事,说明孔融却实多才善辩,但同时也暴露了他的傲气和不识时务。
平定北方之后,曹操下令南征,准备讨伐刘备、刘表和孙权等人。孔融极力劝阻,逞言强辩。先说刘备、刘表是汉室宗亲,不可讨伐;又说孙权虎踞江东,不易攻取;甚至直言如果攻之就是兴无义之师,有失民望。 曹操终于忍无可忍斥退孔融,并下令再有谏阻者一律处死。孔融走出曹府后,仰天长叹:“以无义之师讨伐仁义之师,岂有不败之理?”
曹操听闻如此狂言,加之此前被孔融一而再、再而三地挖苦反对,盛怒之下,派人秘密搜罗孔融的狂妄之言,终于以不孝、谋反等罪名,置之于死地。
孔融才华出众,却也有些恃才傲物,高高在上,未能真正洞察世事人心。他自视甚高,对时政多有批评,却不识实务,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曹操在布告上痛斥孔融:“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礼”,由此可见,孔融的言行早已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
曹操何等人物,一代枭雄,岂能容忍这样的言论公然挑衅。他说孔融“虽肆市朝,犹恨其晚”,意思就是孔融的下场虽是众望所归,但曹操仍然感到愤怒,认为对孔融的惩罚来得晚了一些。
孔融的一生,就如那盛极一时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却也瞬间即逝。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才华固然重要,但若是不知变通,不知审时度势,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逃命运的捉弄。
史书上“孔融让梨”,至今仍被奉为美谈,后人敬佩孔融的品格。但孔融的治国理念与东汉末年的政治环境存在一定的冲突。他提倡仁政和儒学,主张教化和荐贤举能,这与当时战乱频繁、群雄割据的现实政治环境有所抵触。孔融在北海的治理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理念并未能在整个东汉末年动荡的政治环境中得到广泛实施。此外,孔融的直言不讳和抨议时政的行为,也与当时权臣曹操的政治策略和手段形成了冲突,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