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上将一起求情,还是没保住中将军长的脑袋,他到底干了什么?

曦月谈 2024-11-27 14:53:57

在此文阅读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4年,抗日战场已进入最艰难的阶段。

长沙,这座抗战中的战略重镇,在日军的重兵压境下瞬间崩塌。

短短三天,国民党守军溃不成军,昔日的铁壁铜墙化为废墟。

这一失败不仅让蒋介石大为震怒,也成为军中将领之间相互指责的导火索。

但真正被推上审判席的,却是第四军军长张德能。

五位国民党上将联名求情,试图挽救这位曾经的抗战功臣,但蒋介石丝毫不为所动,执意将其处死。

那么,他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何即便身为曾经的抗日功臣,依旧无法获得一线生机?

战局失控

1944年5月,日军集中大规模兵力,步步逼近长沙,他们企图通过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进一步巩固战场态势。

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在接到日军大举进犯的消息后,紧急召集将领部署防线。

他满怀信心地决定倚仗自己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曾经用过的“天炉战法”:先诱敌深入,再将敌军围困于“炉火”之中予以歼灭。

这种战术曾经帮助他在战场上取得辉煌战绩,可眼前的局势显然大不相同。

日本人已经学到了教训,他们的战术变得更加缜密。

这次进攻不再是简单地从一个方向发起,而是以东西两路同时夹击,最终合力直指长沙城核心。

薛岳对这一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坚守住长沙,等待日军深入,再伺机反击即可。但他所倚仗的那种以少胜多的经典战法,却在战场条件大幅改变的情况下显得格外乏力。

更为棘手的是军队内部的现实困境,长沙周边,国军部队显然已经处于兵力捉襟见肘的状态。

日军这次动用了超过30万的庞大军力,而国军的守军数量却不足10万,且大多是长期疲于奔命的部队。

兵力上的悬殊,让薛岳不得不对每一个阵地都进行取舍。

可即便如此,国军的士兵们仍然士气高昂,因为长沙不仅是一座普通的城市,更是象征抗战的“中流砥柱”。

从士兵到将领,没有人愿意让这片土地沦陷。

只是,战争未打,内部的矛盾就开始显现。

由于长沙地处南方,守城部队多为广东粤系,尤其是第四军的军长张德能,乃是薛岳的“嫡系”。

而留守长沙城内的督战官赵子立,则来自中央军系统。

两人虽同为中将,却在地位与指挥权上存在难以调和的争执。

赵子立无法实际指挥张德能的部队,张德能自恃手握军权,更看不上赵子立的指令。

双方在战前协调中已经数次针锋相对,甚至出现了互相否定彼此建议的情况。

这样的内耗,不仅让战场决策显得迟缓,也使得部队在关键时刻缺乏统一行动。

与此同时,日军的进攻让长沙周边的村庄与要地纷纷陷落,日军重炮的轰鸣声甚至已经传到了长沙城内。

在这种压迫之下,国军的将领们一边紧急协调防御部署,一边焦虑地等待援军。

但薛岳的命令迟迟未到,这让身处前线的指挥官们无所适从,压力倍增。

岳麓山失守

长沙的制高点——岳麓山,是整座城市的生命线。

山上的炮兵阵地配备了数门重炮,威力巨大,俯瞰四方,是扼守全城的关键。

但张德能的部署却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城内,而不是优先守住这座战略要地。

他认为,只要城墙能够固守,岳麓山的阵地便可作为支援,不必耗费过多兵力。

赵子强烈反对过,他一再强调,如果岳麓山失守,长沙城将完全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之下。

但由于张德能对赵子立的建议置若罔闻,这场关于防御重心的争论最终不了了之。

与此同时,日军已悄然逼近湘江西岸,他们没有选择正面强攻城墙,而是绕过守军的防线,从更隐蔽的路线直扑岳麓山下。

面对敌军的步步紧逼,山上的守军发出多次求援信号,但始终没有等到增援的士兵。

张德能的理由很简单:守城的战斗已经白热化,手头的兵力不足,无法抽调更多人手。

在岳麓山阵地上,守军的士兵们顽强抵抗。

日军的炮火震得整个山体似乎都在颤抖,防线岌岌可危,每一名士兵都在尽最大努力坚持。

可战斗的惨烈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随着阵地逐渐失守,炮兵不得不将一部分重炮炸毁,防止落入敌手。

即便如此,日军最终还是占领了这片高地,随即将他们的炮火对准了山下的长沙城。

岳麓山的沦陷,无疑为长沙的防御画上了休止符,城墙上的守军不得不承受来自上方的猛烈轰击。

张德能这才意识到失去岳麓山的严重后果,但为时已晚。

他试图紧急调派援军重新夺回阵地,但早已无兵可派,更糟糕的是,城内部分士兵因无望的战局开始动摇,甚至出现了局部溃散的现象。

在这种混乱之中,赵子立再次试图接管指挥权。

他提出放弃城内部分防线,将主力部队重新集中到西岸,试图以河为屏障建立新的防御。

可张德能根本不愿听从,两人不顾形势危急,继续在指挥所内争论不休。

指令混乱、调度滞后,这让守军士气进一步下降。

到了6月16日,日军终于从多个方向发起总攻。

城墙上的守军浴血奋战,但终究无法抵挡敌军,在日军的猛烈炮火和步兵冲锋下,长沙城内已是一片狼藉。

溃败的阴影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许多士兵放下武器开始撤离。

张德能试图召集各师长制定撤退计划,却发现人心涣散,难以形成有效组织。

三天内,长沙彻底陷落,一座曾被视为抗日堡垒的城市,在内耗与失策中沦为废墟。

岳麓山失守的后果不仅是城池的陷落,更标志着国军指挥体系的脆弱暴露无遗。

倘若当初守军能够一致行动、合理部署,或许局面不会如此惨烈。

可历史不容假设,这场守城乱象最终为长沙敲响了丧钟。

求情无果

长沙失守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国民政府,这一击不仅撼动了战区防线,也深深刺痛了蒋介石的自尊心。

长沙作为中南的门户,曾被视为最后的堡垒,但这座城池在短短三天内便被敌军摧毁,给了国民政府和民众一个巨大的震动。

蒋介石的愤怒无以言表,但他也清楚,单纯的愤怒并不能改变已发生的事实。

因为衡阳,作为长沙的最后屏障,已经被推向了更加危险的境地。

衡阳位于长沙以南,战略地位同样极为重要,失去长沙,意味着日军将能够直接向衡阳发起猛烈进攻。

蒋介石深知这一点,他急切地调集更多的兵力以支援衡阳。

可现实的困境却是他调集的兵力,远远不足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日军。

与此同时,张德能和赵子立的命运也在急速下滑。

二人虽在长沙保卫战后被暂时拘禁,但蒋介石的愤怒并没有随着事件的过渡而减轻,他心中始终有一个清晰的目标。

必须为长沙的失败找一个替罪羊,而这个“替罪羊”显然就是张德能。

薛岳作为张德能的上司,试图为他求情。

在这场危急时刻,薛岳并未抛弃自己这个亲信,反而将一切希望寄托于能够通过劝说蒋介石放张德能一马。

为了挽回张德能的性命,薛岳亲自向蒋介石上书,请求宽恕。

尽管薛岳动用了自己的最大影响力,白崇禧、王耀武、陈诚等五人也纷纷出面,蒋介石依然没有动摇。

蒋介石为何如此决绝地坚持杀掉张德能?其中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个人的失望和愤怒,更在于衡阳的失守。

他无法忍受,甚至不允许有任何一位将领在战场上犯下如此致命的错误。

另外,衡阳守将方先觉的投降让他更下定了杀人的主意,

方先觉本是黄埔系的重要将领,抗日表现出色,蒋介石本曾对他寄予厚望。

可让蒋介石更加愤怒的是,方先觉在面对巨大的兵力优势时竟然选择了投降,彻底背弃了自己的誓言。

衡阳的失守,方先觉的投降,蒋介石认为这一切是对自己信任的背叛,是对黄埔军校的侮辱,更是整个国民党军队士气的重大打击。

从长沙到衡阳,蒋介石的怒火在不断升腾。

他急需通过某种方式平息内部的风波,重建士气。

因此,尽管薛岳、白崇禧、陈诚等多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反复求情,蒋介石依然没有为他开脱的空间。

1944年8月25日,蒋介石签署了张德能的死刑命令。

这个曾经为国战斗的中将军长,就这样在众多高层将领的求情声中走向了死刑的判决。

尽管五位上将的呼声不绝于耳,蒋介石依然坚持自己的决定。

结语

张德能的死,成了国民党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也成了蒋介石重新掌控权力和恢复威信的一次“杀鸡儆猴”。

张德能的死,成为了国民党历史中的一道深深的伤口。

这不仅是一个将军的悲剧,更是整个时代、整个政权在历史洪流中无法回避的沉痛教训。

张德能的名字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的死却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警钟,提醒我们。

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任何一场失利,往往背后都隐藏着无法言说的痛苦与无奈。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关于张德能的相关信息

1 阅读:348
曦月谈

曦月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投稿请私信~ 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