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节档,共有6部国产新片集中上映。
因为都有热门IP加身,因此今年春节档又被称为“史上最强春节档”。
我下载了专门查票房的app灯塔,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20时55分,2025年春节档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已突破48亿元。其中——《哪吒之魔童闹海》目前位列春节档票房榜第一位,总票房已突破17.7亿元。《唐探1900》突破12.8亿元,票房第二,表现中规中矩。《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分列春节档票房榜第三、四位,票房分别为7.5亿元和5.1亿元,口碑出现明显分化。01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电影市场或出现复苏迹象。但我对电影市场还是持保留意见的。从近10年行业数据来看——2015-2019年是我们国家电影票房高速扩张的黄金时期,票房最高去至641.49亿元。2020年受疫情冲击票房暴跌68%至203亿,2021年强势反弹131%后,票房却仅比2016年高20亿元,而2023年票房仍未恢复至2017年的水平。更令人意外的是,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不涨反跌,累计425亿票房,同比下跌23%。但这不是我们国家的独有现象,去年全球电影市场票房也同比下跌了5.5%。我觉得电影市场的下滑主要是受短视频冲击。网络短剧的崛起精准拿捏了现代人的碎片化爽点,不但占据了普通人的娱乐时间和娱乐消费,还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娱乐习惯和审美观念。当大家逐渐适应了短视频那种密集且直接的感官刺激后,渐渐就难以再有耐心去观看节奏慢、时长长的电影了。殊不知,去年短剧行业的收入已经超过了电影行业。单价低、总额高,这说明短剧的受众广得很。02
此外,电影也是一种风险级别特别大的投资。国内年产量逾200部的商业电影中,实现显著盈利的仅占5%左右。所以投资做电影,并不算一门好生意。这一点从上市公司的表现可见一斑。中国电影市场在经历20年产业化发展、票房规模膨胀近30倍的市场扩容后,始终未能孕育出具备持续成长性的影视蓝筹股。即便像光线传媒这般春节档老牌玩家,曾经出品《失恋33天》《泰囧》《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刷新票房纪录的现象级作品。但它的股价表现也是一言难尽。这和影视这个行业的利益分配有关,别的行业资本是镰刀,但影视行业资本反而经常充当兜底的冤大头。按照电影票房分配一般原则,投资方可获得约40%的票房分账,但制作成本很“迷”。现在动不动一部电影的成本就上亿,比如去年贾玲的《热辣滚烫》投资了3.5亿,徐峥的《逆行人生》投资2亿,对比台湾的《周处除三害》成本才1000多万,国内电影的回本难度高很多。今年的春节档几乎都是大制作,成本肯定会多一些,比如《封神三部曲》投资总额30亿,平均下来一部的成本是10亿元。粗算电影成本三倍回本原则,封神1的票房26亿,电影可以说是将将回本,而封神2从目前的票房成绩来看,能否超过封神1还是未知之数。而封神2由北京文化主导,阿里影业等公司参与出品,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度,北京文化预亏1.33亿元-1.96亿元。可以说封神2的票房成绩对北京文化非常关键,如果票房大卖,即使2025年ST了,那估计2026年还可以解除ST。但现在来看,难度偏高。所以对于A股投资者,多多建议回避影视公司,哪怕票房行情好的年份也别买。而如果你看到有人推荐什么电影投资,也得警惕起来。-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