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现在害怕,为何当初作恶

袁大岛 2023-12-16 22:51:34

我在学生时代最信服的一个道理,就是“这个世上没有后悔药”。

我之所以称之为“最信服”,是因为这个道理所表达的现象的出现频率太高了,高到可以用随处可见来形容这个道理的穿透力究竟有多强。

从不写作业的悔恨,到打闹时扭到脚的嗷嗷大叫;从那些被相信和背叛的轮回之中折磨的小小心灵,到早恋这个牌匾下动弹不得的人性投影。

是的,人生确实没有后悔药,但问题就在于,

什么样的错,才是需要后悔的,而什么样的错,放大到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可以说一句“无怨无悔”,

这样的标准,似乎从来没有一个道理能讲的明明白白。

是不是真后悔,看的不是当时的“对错”,而是事后的体会。

有些事,当时看,作为局中人的我们会困惑于难以抉择,但是事后复盘,便会发现当时的困惑,其实源自于局中的诸多干扰所致。

一些流言蜚语,教条与教唆交织,不友好的揣测,以及来自“最在乎的人最深的恶意”,诸如此类的条件,让当时的局中人陷入迷惘。

看似是对的,事后看来是错的,那是因为看似的对,是“压力之下的对”,而并非自己真实的意愿。

而那些看似是错的,事后看来是对的,这是因为顶住了压力,抛开了与选择本身无关的干扰之后所下定的决心。

人之所以无怨无悔,不是无能狂怒的嘴硬,

而是明确决心之后,力排众议的心明。

而对于那些足以称之为恶的错事来说,事后的体会意味着什么,犯错的人其实早已心知肚明。

他们知道是错的,但是还要做,是利益驱使也好,是兽性爆发也罢,

他们的错,伤害了什么,导致了什么,在事实面前,在真相面前一目了然。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果事实和真相不出现,或者“不允许”出现的时候,

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作恶不会受到惩罚,那么肆无忌惮的伤害现象就是他们不受惩罚的奖励,这种奖励不仅限于对作恶者本身的奖励,也会让那些“无路可退”的受害人开始渴望这种奖励,

奖励促成了一种新的机制,那就是人们会围绕着这种奖励展开追逐,通俗的说,如果作恶这种行为是“奖品”,是一种被变相鼓励的行为,那么就会导致人们为了获得奖品而做出更为过分的行为,

当然,所谓过分的行为,是对于原有的公序良俗所做出的评价,

对于失序的世道来说,这种过分的行为,不过是一种生存方式而已:

尽管人们深知自我分辨能力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灾难发生,但事实上,当一种不该出现的潮流席卷人们的精神世界之后,往往第一个被破坏的就是分辨能力,

大旗已经指向了蛋糕,这蛋糕究竟是对的还是错的,

饥饿的人们,根本管不了那么多。

作恶的人之所以害怕,并不是因为他们知道错了,而是因为他们恐惧惩罚。

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当初的作恶是不对的,而是他们认为即便作恶也不会受到惩罚。

也就是说,那些盘根错节导向的对错之争,实际上指向的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概念,

惩罚。

没有惩罚,错的也可以理解为对的;而有了惩罚,惩罚谁,谁就是错的。

当对错之争的盒子被“惩罚者”悄悄关上的那一刻开始,

惩罚者本身所代表的,就已经超越了对错本身的意义,

有了意义,也就有了代价:

人们是否能够指望这种惩罚是公平的,是公正的,甚至是公开的,

这个问题,看的不是为取悦惩罚而产生的诸多说法,

而是看惩罚本身的执行,是否具备超越说辞本身的“说服力”,

有趣的是,说服力其实也是一种惩罚机制,说服力底下,人们就不相信,不相信之后就会有其他的想法,说服力高,人们就会相信,会为相信的东西付出一切。

而这种说服力“考验”的不是台下的听众,

而是台上拿着话筒的傀儡,

背后的提线人。

0 阅读:69
袁大岛

袁大岛

用最实际的话语讲最实际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