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房产争夺战中保住房?结婚前准备好婚房是多年来中国传统的婚嫁习俗,但房价不断高涨,年轻人买不起房。于是老夫妻拿出辛苦半辈子攒下的积蓄出资帮孩子买房,缓解他们的压力成为常见的事儿。
只是感情谁也说不准,一旦夫妻感情出了问题导致双方走向离婚收场,这就会涉及到夫妻财产分割问题。此时“父母出资买的房子归谁?”成为大家最容易扯皮的事情。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保住父母买的房呢?
一、父母掏钱买房的隐患在哪?近两年由节节攀升的离婚率带来的房产纠纷也越来越多,父母为孩子出钱买房一不小心就会埋下很多隐患。这里分为几种情况:通过支付全款方式给孩子买新房、通过按揭方式给孩子买新房;通过全款或分期付款方式给孩子买二手房。
先说第一种全款买房。老王儿子要结婚了,他一口气给儿子转了200万去买房,当房子产权证还在办理的时候,小王这边已经欢天喜地领完了结婚证,殊不知这里已经埋下了隐患。
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结婚前,父母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购房款以及买房涉及到的手续费用、契税等直接支付给开发商及相关部门,并且辅助孩子在领证前获取产权证。这样房子才能完全算作子女婚前个人财产。上文中老王并没有直接购买房产,小王也没有在结婚前拿到产权,万一日后婚姻破裂,涉及财产分割就存在风险。
另外有朋友提出疑问,结婚前200万买的房,结婚几年后升值到500万,离婚时这多出的300万怎么算?只要房产作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该房产的升值部分仍属于个人财产,不会因为升值发生在婚内,升值部分就变成夫妻共同财产。
二、父母贷款买房一定要注意的事项在了解父母为孩子贷款买房有哪些隐患时,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下面这个情况。小张和小芳买房结婚,小张婚前付了首付,婚后夫妻一直共同按揭还款,小芳还的款更多。两人离婚涉及财产分割,这套夫妻都出钱的房产却算作小张的婚前个人财产,属于小张。
这里普及一个法律知识。按揭买房里一方婚前付首付包含了两个法律关系:房产所有权和向银行借款。买房时买方与开发商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同时买方又与银行签订不动产抵押借款合同。领证前只要首付支付完成,按揭房屋买卖的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对于开发商来说,购房款已经由银行支付并结清。
婚后夫妻共同还贷是一方帮助贷款方还其婚前个人借款。基于以上,按揭房在未来婚变时大多算作首付方婚前个人财产。
父母贷款给孩子买房,一种是婚前首付由一方父母支付,婚后按揭也是一方父母支付。同父母全款买房一样,无论是首付还是还贷款,父母直接打款至开发商及银行按揭账户中。则该房产作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在离婚时不涉及房产分割问题。
还有一种是婚前首付由一方父母支付,婚后按揭由夫妻还款。婚变时该房产仍作为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另一方虽无权分割但是还贷部分以及房产增值部分是要进行折价补偿的。
父母选择购买二手房当作孩子结婚新房则要注意的是:首先,父母应直接将购房款项支付给卖方账户。其次,如果采取的是分期付款方式,付款时期又涉及孩子婚前到婚后,建议父母与孩子签订婚内财产单方赠与声明协议。
内容约定父母在何时支付多少购房款,声明该支付款项是给自己孩子的个人赠与,不包括其配偶,并对协议进行公证保证有效。按照以上步骤处理并购买的二手房也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涉及分割。
为什么婚内签订赠与协议是对房产最直接的保护呢?因为根据《婚姻法》规定,婚前明确表示赠与给一方的房屋产权属于一方所有;如果是婚后父母为子女购买的房屋,没有明确的赠与协议则默认是对夫妻双方的赠与,有明确赠与协议的仍为一方所有。
总结:父母为子女购房应选择子女领证前完成,及时签订赠与协议。必要时还可以考虑签订父母与子女的购房借款协议,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保护好用父母的血汗钱换来的房产。
这样的赠与协议或者借款协议可能看上去比较生分,但是随着房价不断上扬,房产确实属于重大财产。比起争房子时撕破脸,两败俱伤,学会合法保护好父母与自己,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对婚姻走得长远未必不是一种好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喜欢我们文章的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随时获得有用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