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据多个消息源称,曾执导过《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等电影的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去世,享年53岁。
万玛才旦导演的影片不多,我只看过《塔洛》《撞死了一只羊》《气·球》这几部。仅写过一篇影评(4年前),还是替他哭穷的,题目是:
与《复联4》同期上映的悲情电影——《撞死了一只羊》
距《复仇者联盟4》4月24日(2019年)上映有20天了,可给我的感觉像是过了一整个世纪。
因为它铺排了11年21部电影,足以丈量一些年轻人半个青春的长度。
从网上不断造势、首映秀、零点场、首周防剧透,到单日、单周破票房纪录直至掀翻大船……《复联4》像一次影迷的盛大节庆活动一般,在这个充满离愁的时节里彻底狂欢了一把。
这是足以载入影史的一个月,而见证奇迹的时刻还在继续……
亲身经历这10年难得一见的影坛盛事,我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和许多年前中国队冲进世界杯时的心情有些相仿。
上映首日观影,全场那种“同仇敌忾”的氛围让我再次感到影院满座同好一起观影时带来的快感(上一次是《头号玩家》)。之后便是个人影院4刷记录的诞生:2次IMAX、1次LUXE(RealD 6FL)、1次普通3D国语配音(这个估计没人看过)。
我承受了4次所谓的膀胱之战,用实践变相完成了体检,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对漫威的“爱”。
感觉这段时间很多人几乎是住在影院里的,而所有影院几乎都循环播放着这唯一的电影。
那些敢于在这个档期挑战王者的电影都是勇者,因为鲁迅先生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还真有猛士紧紧拥抱了惨淡的人生,默默流淌了淋漓的鲜血。
那就是万玛才旦导演的《撞死了一只羊》(晚于《复联4》2天上映,累计票房1039万)。
出乎意料,敢于正面硬刚《复联4》的居然是一部小众文艺片。
借着王家卫监制的加持,《撞羊》试图利用差异化吸引反爆米花电影的文青们走进影院,并代表文艺片向极致化的娱乐片“复仇”,但结果却是……《复联4》毫无触碰感地撞死了一只“羊”。
它的柔弱与不堪一击让很多艺术片拥趸为之不平,然而从各大电影平台的评分来看,观众对它的认可度并不高,分值甚至低于以娱乐片为己任的《复联4》。这着实让文青们有些尴尬。
很多观众反映本片看不懂,剧情太复杂、太晦涩、太深奥。
事实上,《撞羊》恰是因为剧情太简单才导致让人看不懂。
这听上去有些奇怪,很多人表示不服,纷纷揣测导演其实藏有很多隐喻与深意,逼格高到普通观众没法欣赏与理解。
其实并非如此。我观看的那场导演万玛才旦有到现场,他自白因为《杀手》这篇小说过于单薄不足以撑起一部电影的时长,才想到把自己的小说《撞死了一只羊》融入进来。人物、故事原本就这么简单,并非故作深沉。
而观众提问片中的羊、墨镜等是否含有隐喻,导演都逐一否定,连说与王家卫的撞镜只是一次巧合。
照我看来,观众之所以看不懂,是我们想得太多了。
我们不习惯在一部86分钟的电影获取如此之少的信息量,于是用自己那高速运转的大脑不断添油加醋的脑补与拼凑,诸如人格分裂等烧脑元素也被强加了进来,硬生生把一部实验性质的写实片解读为一部高智商悬疑文艺片,把一篇抒情散文当作了一篇学术论文。这一切只因为挂有王家卫的“羊头”,又或是映前过于玄奥的“逼格”片宣传攻势。
其实万玛才旦并没有如诺兰般的大神思维,也没有这种野心。作为一个藏族导演,他只是想单纯地表达出自己所熟知的藏区、藏民而已。他并不想曲高和寡,他只想为大众打开一扇一窥真实藏区的小窗。
而恰是因为身处喧嚣都市的我们无法理解藏区藏民思维、信仰的单纯才导致了这种观影期望与实际内涵供给之间的巨大落差。
王家卫的电影晦涩却依然令我们沉迷,那是因为我们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他所描绘的世界是与我们熟悉的、相近的,带有都市性质的。
而万玛才旦的《撞羊》虽然从叙事节奏、镜头美学等方面来看很像王家卫,但它的内核之于我们却是陌生的、遥远的,带着粗犷质感的。
他所热爱的藏区藏民,单纯、质朴、执拗、一根筋,带着一股傻气的狠劲儿,却又很热忱地去理解并善待他人,这便是我们这些整日熏陶于宫斗剧的都市人所完全无法理解并参透的。
所以我们会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想复杂、想深奥,因为我们不理解简之美,也质疑单纯的信仰是否真的存在于这个世上。
去看懂《撞死了一只羊》也许并不难,只要你放下功利的眼光与狡黠的思绪,去降维思考一个生命的本质——它的宝贵、平等与易逝。
而这种放下,对于我们,也许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