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官员指责盟友屠杀,批评虚伪行为,同时主张基于规则的秩序

让惨痛变得苍白 2023-11-28 06:14:06

在当前的巴以冲突中,美国政府的全面偏袒以色列引起了广泛关注。不仅向以色列提供了军援,派遣航母舰队做后盾,甚至在联合国中否决了呼吁停火的决议案。这一立场在美国政府内部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考虑到当前政府由民主党主导,而其选民中有大量中东移民,他们已经宣布下次选举中不再支持拜登。

在美国国务院,一份签名备忘录开始流传。备忘录中,许多美国外交官员,包括曾在中东任职的官员,明确指出美国不应坐视盟友搞屠杀,同时倡导基于规则的秩序显得虚伪。这引起了人们对美国外交政策的质疑,虚伪并非仅是当下的表象,而是百年前帝国主义国家登场时就根植于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时任美国总统威尔逊宣告他将创造“时代新秩序”。威尔逊在向参议院报告凡尔赛条约时表示,他的目标是创造一个全球期待和平秩序的国际秩序。拜登政府如今口口声声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似乎是威尔逊“时代新秩序”的继承版本。威尔逊主义认为通过在全球施行在美国运转得如此卓有成效的社会和法律安排,世界就会实现秩序井然并繁荣昌盛。

然而,历史表明,美国外交政策一直都带着虚伪的烙印。威尔逊主义提倡反殖民主义、民主化、自由贸易和国际联盟,试图将美国的法治和政治机构原则引入国际体系。然而,这些建议并非为了全球和平,而是为了确保美国的国内秩序和竞争社会。威尔逊主义认为独立的民主国家会尊重彼此主权,但实际上,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所作所为却常常违背这一原则。

当前的拜登政府在谈论“基于规则的秩序”时,更多地是为了维护美国及其盟友以色列的利益。美国政府对以色列的全面支持,不仅表明了其在地缘政治中的选择,也暴露了“基于规则的秩序”在实际行动中的虚伪性。这种表态不再是对国际关系本质进行变革,而更像是一种战略考量,是为了维护自身地位和影响力。

总体来说,美国的外交政策在历史上一直带有虚伪的烙印。从威尔逊时代到拜登时代,表面上的理念可能变化,但核心的自私和权谋并未改变。现今的“基于规则的秩序”更多地是一种口号,而非真正的国际秩序的创造。拜登政府在巴以冲突中的表现引发了国内外的争议,也让人们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0 阅读:212

让惨痛变得苍白

简介:人心是慢慢变冷,树叶是渐渐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