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事如神 超凡入圣
文图:刘武汉
1955年1月15日,钱三强正在给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的中国领导人讲核物理学,会议由毛泽东主席主持。钱三强正讲着核原理,毛泽东慢慢地吸着烟沉思着,突然问钱三强,“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的吗?”
“是的”,钱三强回答。
“质子、中子又是什么东西组成的呢”?
钱三强一时语塞,这个问题还从来没有人提出过。根据现在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三强考虑着回答,“现在只知道质子和中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也就是最小的,不可分的”。
毛泽东微笑着说,“一日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从哲学的观点来看,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质子、中子、电子也应该是可分的,一分为二,对立统一,现在实验室里没有做出来,将来会证明它们是可分的,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他继续陈述着,目光中闪烁着自信。
历史的发展不折不扣地印证了毛泽东的预见,基本粒子更深层的结构早已被物理学界所证实,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已将“把构成物质的所有这些假设的组成部分,命名为毛粒子”,以纪念这位世界伟人毛泽东。
1955年5月,毛主席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对钱学森等科学家说,“我看搞一点原子弹、氢弹,十年工夫,完全可能,”结果是,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也试爆成功,历史再一次验证了他的预言。
毛泽东是一位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时代伟人。他一生的宏图伟业,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站在历史巅峰上乌瞰众生,也在国际社会中确立了他特有的地位,这类惊世骇俗的的超前预言,在他戎马一生的革命生涯中不胜枚举。
1916年日本入侵中国,占据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青岛、长沙等城市的热血青年开始抵制日货,毛泽东预言,“日本进入中原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时日已经不远了,中国要获救,二十年后非与日本决一死战不可”,结果1937年“7、7事变”,历史果然这样发生着。
1919年,他在《湘江评论》上写文章预言,“克里孟梭(当时的法国首相)那个无知的老头,以为在合约上签字后法国就可以像阿尔卑斯山一样的稳固,可怜得很呀,包管十年二十年后,你们法国人必定有一番大大的头疼,”二十年后,不多不少刚刚二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再一次被德国侵占,克里蒙梭的美梦幻灭,英国也遭到了战争的摧残,美国也被迫卷入战争。
那时候毛泽东不过二十几岁,历史再一次为这个年轻人的预言所震撼。在他领导的革命事业中,历史总是在他预言的掌股之中如数运转,这是他和他的事业胜利的秘诀。
1938年5月,他在《论持久战》的演讲中说,“中国不会亡国,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然而,这必将是一场持久战,抗日战争至少要持续七、八年才会结束”。
抗美援朝战争刚结束不久,毛主席就预言,“未来十几年,世界各国将会争先恐后与我国开始建交,就连美国也不例外”。到1970年全世界共有55个国家同我国建交,1972年美国为了在美苏争霸中取得主动,尼克松亲自访华,中美关系破冰开始良性发展。
1928年,国民党调集十多万兵力围剿井冈山,革命处于低潮,这时候红四军一部分同志出现害怕情绪,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主席知道后就亲自开导他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时候有个叫刘亮玉的同志冲着毛主席就说“毛委员,照你这样说,革命什么时候才能胜利?”毛泽东沉思片刻,望了望窗外逶迤起伏的青山绿水,自信的说,“你等着看,20年以后我们的革命一定会胜利”。
这些结果都不容赘言。
1936年夏,美国记者斯诺正与毛泽东延安窑洞里谈论着中国的抗日前途。毛泽东说,蒋介石不抗日的时期已经不远了,“必定有一天历史要迫使他做出抉择,要么抗日,要么被他的部下所打倒”。几个月后的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蒋介石果然被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兵谏扣押,被迫同意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斯诺佩服的五体投地。
毛泽东的确料事如神。
在中国,伟大的人物往往会被神化,毛泽东也一样,人们崇拜他,不仅有经天纬地之才,而且有坚韧不拔之志,更在于他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楷模。毛泽东确实像太阳一样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山的三座大山,驱散了笼罩在中国大地的妖雾和黑暗,给人民带来温暖和幸福,人民称他为大救星。因此他的博学多才,他的超越常人的智慧以及深不可测的气质和预言都被披上了一圈圈迷人的光环。他像大海一样广采博纳,含蕴深厚,深不见底,咆哮难近,又平静如水,柔和可掬,平稳持重,宽广容人,这种恢弘磅礴的矛盾统一的内心世界,尝尝使人感到神秘。
但毛泽东是人不是神,所有这些所英明预见除了来自他长期的革命实践感悟,更主要的来自他全盘接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智慧并能活学活用。世界上任何奇迹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追溯毛泽东这棵参天大树的源头和根脉,你会发现,这个源头首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江山资俊杰,时势造英雄,正是灾难深重、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将他推上峰顶,推向了世人懒于或者畏惧涉足的极悠远、极奇险、极瑰丽的历史巅峰。只有像他这样的人,才能在那里探得常人终生无法获得的珍宝,这珍宝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智慧。
1911 年,17岁的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一高中,他自己回忆说,“我没读过大学也没留过洋,我读书最多的地方是在长沙湖南省图书馆,在这里打下了我坚实的文化基础。这正是辛亥革命后的那一年,我已经19岁了,不但没有读过几本书,连世界上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书,那些书是我们应该读的书,一点都不知道。及至走进湖南省图书馆,楼上楼下、满柜满架都是书,这些书都是我从未见过的,真不知从哪一本读起。后来每读一本觉得都有新的想法、新的体会,于是下决心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多读一些,我就贪婪地读、拼命的读,正象一头牛闯进人家的菜园子,尝到了菜的味道拼命的吃菜一样。我就这样在湖南省图书馆自学了半年,读的书真不算少,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亚当斯密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论》,卢梭的《民约论》,斯宾塞的《逻辑学》及古希腊的古典艺术等中外名著,还研读了俄、美、英、法等世界地理和世界近代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如日本侵占朝鲜、台湾的经过等等”。通过这些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的启蒙著作,毛泽东从这里开始了解西方世界。
1918年,毛泽东有幸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当了管理员,在这里他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新文化名流,并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道家、兵家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法对他影响最深。毛泽东一生酷爱《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红楼梦》、《老子》、《庄子》等古典名著及诗词歌赋,研究很深、用的也活。《易经》说,“一阴一阳之为道,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老子说,“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将于取之,必先予之”,这些上古智者的箴言,在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里俯拾皆是,已经渗透到他的一切思想、言行、血液和灵魂之中。这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更是对中国人民的惠赠。他用现代化的语言复活了古代智慧的声音,他自己也成为一个无往不胜的智者,他用精辟的理论使传统智慧得到了升华,或者说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书到用时方恨少,话不投机半句多。1932年10月,在宁都召开的苏区中央局会议上。项英气急败坏的指责道,“毛泽东根本就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看看他床头上那些书吧,几乎全部是封建时代的老古董—《吕氏春秋》、《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唐宋诗词》,甚至竟然从当地一个老学究那里借来一本《周易》,难道要给共产党测字、算命啊”!
项英观察毛泽东讲话,用的往往都是农民最朴实、最普通的俗语俚言,讲的都是孙子兵法、水浒传,三国演义里面的例子,很少讲马克思怎么说列宁怎么说,或者顺口来几句孔夫子怎么说,老子、庄子怎么说。而他自己则抱着《共产党宣言》和《国家与革命》反复苦读。
毛泽东说,“他们说我一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而他们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可是这些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却使白区损失了百分之百,苏区损失了百分之九十。而我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一连四次打退了国民党对红军根据地的疯狂围剿。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才是马列主义活的灵魂”。而那些只会背几条马列主义语录而胡乱指挥的人,只能是教条主义。
我们可以这样说,毛泽东对马、列经典的熟悉程度或许不如项英、陈独秀、王明等人,项、陈、王等人可以将马克思的原话背的滚瓜烂熟,相比之下,毛泽东却有点离经叛道,然而毛泽东是胜利者,奥秘在哪里?奥秘就在毛泽东比他们更懂中国。他不仅熟悉中国的现实,还比他们更懂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智慧。斯诺曾说“毛泽东对中国大地和在这片大地上生息的人民的了解,远胜于同时代的任何政敌,”这是他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秘诀,也是他超越他的前人的根本所在。
不错,毛泽东思想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智慧有着极其深厚的思想渊源,如果说毛泽东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智慧、军事智慧的集大成者也并不过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杰出智慧也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在对现实世界真理的追求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杰出智慧是一致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这是解开首先中国历史文化巨人毛泽东为什么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迷的钥匙。
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毛泽东在宁都会议上被罢免了红军总政委的职务,虽然受尽了莫大的委屈,但毛泽东像一切伟人一样,仍然有着极端的自信,始终怀着与生俱来的使命感。毛泽东的目光总是盯着前面,既不为一时的私情所迷乱,也不因现实的艰难险阻所动摇,他懂得善于等待,也懂得必要的退却,更懂得不失时机的出手。他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先后战胜了陈独秀、王明、博古等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干扰,终于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脱颖而出,摇动着中国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从胜利走向胜利。
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战略家,思维活动极其活跃为常人所不及。他常常立足于中国现实,眼观世界风云,所以当人们在为眼前的斗争而思索、而战斗的时候,他已经在探索、规划着未来了。毛泽东如饥似渴的学习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改造中国的革命实践。正因为他对中国革命各阶级的状况、矛盾、斗争和发展有清晰的了解,所以总能及时地超前做出预见,指导并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当解放战争进行到1947年,蒋介石的军队在数量上和地域上还占绝对优势的时候,毛泽东已清醒地意识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就要到来了。他迅速把握时机,做出“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指令刘邓大军主力打到外线去,把战争引向蒋管区,象一把利剑直插蒋介石的心脏,开始全国性的大反攻。
待到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战略决战阶段,史无前例的解放战争更彰显了毛主席的超前预见。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若定。他先把敌人能作战的170多万军队实行战役分割,形成三个孤立的战场,然后集中兵力各个击破。首战辽沈,次战淮海,再战平津。对傅作义的几十万大军或隔而不围,或围而不打,先斩头去尾,消灭天津、张家口之敌后,兵临城下,威逼傅作义接受和平解放北平,从而结束了这场刀光剑影的大决战。三个阶段环环相扣,每个战役、每次战斗,甚至连敌人的纵横进退都在他的掌股之中,其高潮的洞察力和预见性真正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
当历史车轮转动到1949年3月底时候,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尚未散尽,毛主席就已经在绘制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具体建设的蓝图了。他英明地预见到,“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1951年11月到1952年3月的“三反、五反”运动,毛主席的预言一一凸显。不少共产党人在糖弹面前打了败仗,刘青山、张子善等一部分过去的“革命功臣”,假公济私、贪污受贿,昔日的人民英雄成了革命的罪人。所以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他的最后一个预言,是在建国后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中国要赶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需要100年左右的时间”。如今建国已经70多年,中国GDP总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再过20年结果如何,我们将信心百倍,拭目以待。
毛泽东拯救了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也惠赠给他了超凡入圣、气吞山河的气魄和慧眼。在上下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前知五百年后知千秋事“刘伯温”式的智多星大有人在,但没有一个能象他那样,空间明确、判断准确、料事如神。孔子孟子,徒有虚名;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以自身的革命实践和独特的思维方式,成功地把马列主义引进中国,“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他没有恪守教条;“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他断然然拒绝了斯大林的良苦告诫,打过长江去,解放了全中国。他从一介书生,成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战略家,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中国人们最爱戴的伟大领袖,受之有余,当之无愧。无论从什么角度讲,也不管他的功过如何,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时代的骄子,世界的伟人。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加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使他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高瞻远瞩,超凡入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名字、他的业绩,连同他的影响将与日月同辉,万古流芳。从延安到他老人家去世这段历史时空里,人们象“朝圣”一样崇拜他、信服他,甚至千呼万唤“毛主席万岁”,这仅仅是因为个人迷信吗?不全是,这是一副极清晰、极壮丽的历史画卷,又是一桩也许永远也不能完全解开的社会历史之谜。
作者简介:刘武汉,洛阳市作家协会、洛阳诗词协会会员,中国国家中医药治疗疑难病专家库成员,牛皮癣(银屑病)资深专家,洛阳优秀科技专家。曾供职于河南省武警总队、洛阳市第二中医院,1992年以来,个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河南日报、中华儿女、妇女生活、名人传记等数十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出版《治癣聊疾》《医旅诗韵》各一本。1993年入选《当代中医绝技荟萃》,2002年入选《洛阳优秀科技专家名典》。在《洛阳日报》及各融媒体平台发表文章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