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艳新
为深化“一引领五突破”法治实践,推动司法服务融入基层治理,4月8日,榆树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刑事审判庭、政治部联合开展了党支部共建活动,通过“座谈问需+专题宣讲+入户服务”等形式,为居民送上“法治礼包”,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以法治力量护航基层治理。
面对面座谈:倾听需求解民忧
在和平社区会议室,法院干警与社区干部、网格员、居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围绕社区治理难点展开交流。针对老旧小区“楼道杂物堆积”“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难”等问题,法官结合民法典、消防法等法律法规释明法律责任,提出“普法先行+柔性劝导+依法清理”的解决方案。针对社区工作者反映的“调解协议执行难”“居民法律意识待提升”等诉求,立案庭法官系统讲解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流程,并现场发放《调解指南手册》,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动能。
“零距离”宣讲:靶向普法护民生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普法团队开设了四大主题课堂。家事法护亲情:结合《婚姻法司法解释(二)》,通过“婚前购房”“婚后加名”等典型案例,详解房产分割规则;现场演示遗嘱订立形式和规范流程,引导群众用法律工具守护家庭和谐。 反诈守“钱袋”:刑事法官普及扫黑除恶常态化政策,以近期审理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为例,揭露“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等新骗局,呼吁居民警惕“刷单”“养老投资”等陷阱,筑牢安全防线。调解有保障:详解遗嘱订立形式与继承流程,通过对近期法院立案调解工作的讲解,宣讲先行调解工作的作用,同时针对和平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良好基础,鼓励社区发挥好人民调解力量,讲解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流程,让居民知晓“调解书与判决书同等效力”。维权有路径:针对商户提出的“合同纠纷”“欠款追讨”等问题,法官支招“证据固定三要素”,推广“线上立案+先行调解+司法确认”等便民服务和高效解纷模式。
心贴心入户:法治阳光暖万家
普法小队分组行动,开展“敲门送法”服务。普法队员分组深入商户、住户,发放法律知识手册,解答遗产继承、邻里纠纷等个性化问题,引导商户依法诚信经营。在盛世家园小区,普法队员协助物业公司张贴《楼道清理告知书》,耐心释法说理,推动居民自觉参与公共空间治理。“法官讲得明白,我们听得踏实!”不少居民点赞此次活动“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此次普法活动是榆树法院践行“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理念的生动缩影。通过支部共建、党员下沉,累计服务群众200余人次,收集法律需求30余条,为后续“无讼社区”创建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榆树法院将持续延伸司法职能,以“一引领五突破”为抓手,推动法治力量向疏导端发力,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初审:刘岩
复审:韩蕊
终审: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