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马高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浪卡子县东部,是喜马拉雅山东段北坡的一个高原。

小蓉儿 2023-06-19 17:09:13

盖马高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浪卡子县东部,是喜马拉雅山东段北坡的一个高原。海拔4767米。距拉萨300多公里,是中国的“第三极”。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为4500米以上。平均坡度40°以上,呈高原状起伏,面积约7100平方公里。 盖马高原的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由低海拔(海拔1000~3000米)向高海拔(海拔4000米以上)逐渐升高。由于地势高差悬殊,形成了许多高山峡谷、冰川、雪峰、原始森林和草原等景观。 盖马高原是青藏高原东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盖马高原位于喜马拉雅山东段北坡,地处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境内,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9°21′~30°15′,东经94°33′~97°37′之间。高原东起桑日雪山,西至聂拉木县的达玛沟,南至浪卡子县的查贡拉雪山,北达吉隆县的吉隆沟。东西宽约90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总面积约7100平方公里。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最高达6827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盖马高原地处喜马拉雅山东段北坡,它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南侧,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冲积平原上。其西北是波密、林芝地区的米林县;东北为朗县、达孜县;东南有贡觉县;西南与聂拉木县接壤;南部和东部分别是浪卡子县的桑日乡、查贡拉乡和浪卡子镇。高原北与西瓦、朗县两个区毗邻,东与那曲地区的安多县和班戈县交界,南与朗县隔江相望。

关于盖马高原的形成,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将其看作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产物,另一种则认为是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而形成的。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刘先才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以北的拉脊山-次曲和雅鲁藏布江以南的班公湖-怒江地区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 1999年,美国“地球之音”网站报道,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了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相关的岩石记录,表明这一区域是欧亚大陆和印度洋碰撞过程中形成的。 200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李继耐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提出了“盖马高原”的新概念,并将其命名为“喜马拉雅造山带”。

盖马高原地形复杂,东、南、西三面分别被喜马拉雅山所环抱,北面为帕里藏布江与尼洋河的分水岭。盖马河自东向西,纵贯中部高原,构成河谷地带。河谷中多盆地和洼地。北部有岗日嘎布山脉(即西藏最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南部是帕里藏布谷地(即喜马拉雅山北坡——西藏第二大河流尼洋河谷地),谷地中有许多条冰川分布,其中最著名的是著名的冰川之乡——楚布寺附近的那日斯喀则冰川(距拉萨约400公里)。 盖马高原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尼洋河之间的山谷地带,受季风影响较大。年均温为零下3℃~零下6℃,年降水量约为400毫米~500毫米。

0 阅读:12
小蓉儿

小蓉儿

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