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
文|千古史记
编辑|千古史记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董振堂这个名字,或许没有那么家喻户晓,但他绝对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生平充满了信仰、勇气与悲壮,而他的结局,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1937年,甘肃高台战役,他与数千红军战士浴血奋战九昼夜,最终弹尽粮绝、壮烈牺牲,遗体被敌人侮辱,头颅甚至被割下示众,之后又失踪了几十年。
对他的后人来说,这是一场遗憾和心结,他唯一幸存的儿子董用威,用几乎一辈子的时间,努力寻找父亲的遗骸,直到晚年,他的心愿才终于得以部分实现。
董用威的这份执念,或许是普通人难以理解的,但对于一个失去父亲的孩子来说,这不仅是血脉相连的亲情,更是对历史和信仰的交代。
董振堂1895年出生于河北新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对于那个年代来说,能上学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而董振堂不仅有机会读书,还一路考上了当时著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后来冯玉祥西北军的师长,他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和个人魅力,在军队中迅速崛起,但他的仕途并非一路坦荡。
1931年,蒋介石将第26路军调往江西“剿共”,董振堂在目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后,内心的愤怒和不满不断积累,九一八事变后,他彻底看清了国民党的本质,开始倾向革命。
这一年12月14日,他和赵博生等人领导了宁都起义,这次起义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堪称当时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第26路军1.7万余人、2万多件武器、8部电台,这些不仅让红军的实力几乎翻了一倍,更直接改变了中央苏区的处境,董振堂也因此被称为红军的重要“增援者”。
但转身投奔红军的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董振堂起义后带领部队加入红军,随即投身于赣州、漳州等战役,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他几乎每战必在。
在这段时间里,他逐渐成长为红军的核心指挥员之一,不仅战功卓著,还在思想上彻底蜕变,为了支持革命,他甚至将自己积攒的3000块银元全部上交,表示愿将一切献给党,甚至包括生命。
但革命的道路总是充满了鲜血与牺牲,1934年,红军被迫开始长征,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团担任后卫,所谓后卫,就是要扛住敌人的主力追击部队,为大部队的撤退争取时间。
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在湘江战役中,红五军团以几乎覆灭的代价,掩护了中央红军主力的安全转移,之后,金沙江阻击战,他们又拖住了数倍于己的敌军,守了整整9天9夜,正因为这样的表现,红五军团被誉为“铁流后卫”,而董振堂也成为了红军阻击战的“顶梁柱”。
长征胜利后,红五军团被编入西路军,1937年1月,他们奉命西征,攻占甘肃高台县。但这次战斗却成为了董振堂生命的终点,马步芳的部队以十倍兵力包围高台,红五军孤立无援,苦战九昼夜后全军覆没,董振堂战至最后一人一弹,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董振堂的牺牲,震动了延安,毛主席在追悼会上评价他是“坚决革命的同志”,指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样的人才是党和革命所需要的。
对于董振堂的家人来说,他的牺牲带来的不仅是荣光,更是一生的痛苦,董振堂的头颅被马步芳部割下示众,之后送到南京,后来辗转失踪,他的遗体也从未被找到。
对于他的儿子董用威来说,这成了一生的遗憾,董用威1924年出生,在父亲牺牲时年仅13岁,他几乎没有机会真正了解自己的父亲,唯一的记忆,只剩下一张破损的黑白照片和家族长辈的口述,新中国成立后,董用威努力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但内心深处,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父亲遗骸的希望。
从1950年代开始,董用威便不断查阅档案、走访知情者,甚至向国家有关部门寻求帮助,但这条路走得无比艰难,西路军在高台的失败过于惨烈,很多知情者已经去世,线索几乎全部中断,直到2015年,91岁的董用威终于通过一位老战友的线索,找到了父亲头颅的埋葬地点——青海西宁市中山医院附近。
虽然他没能将父亲的头颅带回家,但至少,董振堂已经入土为安,董用威从埋葬地取了一抔黄土,带回老家,与母亲的坟墓合葬,这或许是对父母最好的告慰。
董振堂牺牲了,但他的信仰力量却从未消失,他的后人、他的战友,以及无数被他影响的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他的信仰与坚持。
董用威用一生的时间,为父亲完成了最后的夙愿,而董振堂的故事,也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为了信仰、为了民族、为了人民,勇敢前行。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