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当年乞讨时,孙寡妇给了他一碗饭吃,他发迹后是如何报答的

万岁爷 2024-12-16 21:59:01

引言:

在1890年的东北高坎镇,一个饥肠辘辘的15岁少年张作霖,在孙财主家的长工饭堂蹭饭时被发现,本该被驱赶出镇,却因孙寡妇的慈悲之心得以留下。这个转折性的相遇,不仅改变了一个少年的命运,更在往后的岁月里谱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知恩图报故事。从流浪少年到权倾一方的"东北王",张作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那碗救命的饭食和孙寡妇的母爱之恩。1924年,当这位权势滔天的军阀听闻恩人离世的消息时,他放下所有军政要务,赶赴高坎镇,为养母举办隆重葬礼,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深刻内涵。

大纲:

一、少年张作霖的坎坷身世

张作霖的家庭背景

父亲赌博欠债被打死

兄长为父报仇入狱

母亲带其到镇安县生活

因不务正业被赶出家门

二、与孙寡妇的机缘际会

流浪至高坎镇时的困境

在孙财主家饭堂蹭饭经过

被发现后的危机

孙寡妇的援手相助

成为孙家一员的转变

三、知恩图报的行动

在孙家的勤恳表现

与孙寡妇结为干母子

发迹后经常探望孙寡妇

对养母的孝敬之举

四、最后的告别与纪念

得知孙寡妇去世的反应

放下军政要务奔丧

举办隆重葬礼

亲选汉白玉碑以示纪念

张作霖当年乞讨时,孙寡妇给了他一碗饭吃,他发迹后是如何报答的

在1890年的东北高坎镇,一个饥肠辘辘的15岁少年张作霖,在孙财主家的长工饭堂蹭饭时被发现,本该被驱赶出镇,却因孙寡妇的慈悲之心得以留下。这个转折性的相遇,不仅改变了一个少年的命运,更在往后的岁月里谱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知恩图报故事。从流浪少年到权倾一方的"东北王",张作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那碗救命的饭食和孙寡妇的母爱之恩。1924年,当这位权势滔天的军阀听闻恩人离世的消息时,他放下所有军政要务,赶赴高坎镇,为养母举办隆重葬礼,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深刻内涵。

命运多舛少年志未改

清朝末年,奉天海城县的一个普通杂货铺里,张有财正在为生计奔波。他与妻子王氏育有一子张作霖,一家人过着清贫但尚算安稳的日子。

生活本该就这样平淡地继续下去,但张有财沾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他不仅将经营多年的杂货铺输了个精光,还欠下了一屁股赌债。

为躲避追债的人,张有财只得四处躲藏。一位叫王某的债主寻到他后,在盛怒之下失手将他打死。这场意外彻底改变了张家的命运。

张作霖的兄长决意为父报仇。一个夜晚,他带着火枪潜入王某家中,却因枪支走火误杀了王某的亲戚。官府很快将他抓捕入狱。

为了避免更多祸端,王氏带着张作霖和女儿投奔镇安县的娘家。在那里,王氏希望儿子能学一门手艺糊口。

王氏将张作霖送到木匠铺当学徒,但他只坚持了几天就跑了回来。面对母亲的质问,他坦言自己无法承受如此辛苦的活计。

无奈之下,王氏让他改做货郎,靠卖烧饼维持生计。但张作霖做事漫不经心,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这个不思进取的儿子,王氏终于失去了耐心。

在一个寒冷的早晨,王氏将张作霖赶出了家门。十五岁的少年从此流落街头,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他走过许多地方,经历过无数饥寒。直到1890年,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流浪到了营口县的高坎镇。在那里,一位善良的老妇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个少年的人生轨迹。

饥寒交迫遇贵人施援手

十五岁的张作霖走入高坎镇时,已经饿了整整两天。破旧的衣衫在寒风中瑟瑟作响,他蹒跚着脚步在镇子里寻找可能施舍食物的人家。

远处传来阵阵饭香,他循着香味来到一处宽敞的院落。屋檐下十几个长工正在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张作霖上前打听才知道这是当地富户孙财主专门为长工设立的饭堂。

看着众人大快朵颐的样子,饥饿难耐的张作霖悄悄混入人群。他装作是新来的长工,接过粗瓷碗盛了满满一碗饭菜。

这顿饭让他发现了一个惊喜:这里竟无人管理,也不查验身份。张作霖抓住这个机会,接连多日都混在长工中蹭饭。

日子一天天过去,张作霖在饭堂里混得愈发熟络。他学会了模仿长工们的举止言谈,渐渐成了饭堂里的"常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个平常的午饭时分,孙财主突然造访饭堂。目光敏锐的他一眼就发现了这个陌生面孔。

面对孙财主的盘问,张作霖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真相败露的那一刻,孙财主勃然大怒,命令家仆将这个"小骗子"痛打一顿。

挨了一顿毒打的张作霖被拖到院门外,眼看就要被赶出高坎镇。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个慈祥的声音阻止了家仆的动作。

那是孙财主的母亲,人称孙寡妇的老太太。她刚从管家那里听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立即赶来查看情况。

看着满身伤痕的少年,孙寡妇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儿子。她坚持要留下张作霖,即便孙财主百般反对也不为所动。

在孙寡妇的执意要求下,孙财主最终让步。就这样,一个流浪少年因为一位老人的善心,在高坎镇有了暂时的栖身之所。

张作霖被安排在长工房住下,每日跟着干些力所能及的杂活。这一次,他没有像从前那样偷懒逃跑,而是认真完成每一项交代的工作。

看到张作霖如此懂事,孙寡妇对他越发怜爱。她不仅为他添置新衣,还在院中给他收拾出一间独立的小屋。

这般变化落在孙财主眼里,让他对这个少年的印象有了改观。他开始允许张作霖参与更多农活,逐渐将他当作自家人看待。

就这样,一碗救济的饭食,一个善良老人的慈悲之心,让一个流浪少年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这段经历在日后被传为佳话,也为张作霖此后的人生埋下了重要的善缘种子。

东北王权倾天下报母恩

1924年深秋,张作霖正在奉天督军府处理军务。一封来自高坎镇的信件被快马送到他手中,拆开一看,孙寡妇病逝的消息让这位叱咤风云的"东北王"放下了手中所有事务。

当天下午,张作霖便召集亲信将领,安排好军政事务。他命令卫队准备车马,连夜启程赶往高坎镇。

一路上,张作霖的车队浩浩荡荡,所过之处百姓纷纷驻足观望。沿途的地方官员得知消息后,都前来迎接,却被他一一婉拒。

抵达高坎镇时,这个当年的小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孙家的老宅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只是门庭冷落了许多。

张作霖一下车就直奔灵堂,在孙寡妇的遗像前长跪不起。陪同的将领们都看到,这位威震东北的统帅在灵前痛哭失声。

他立即下令,要为养母举办一场隆重的葬礼。数十名能工巧匠被从奉天调来,开始为孙寡妇打造考究的棺椁。

葬礼筹备期间,张作霖亲自督办一切事务。他命人在高坎镇周边搜罗最好的香料和祭品,又从奉天运来珍贵的寿衣和陪葬品。

为了让养母入土为安,张作霖请来了当地最有名的风水先生。在他的指点下,选定了一处风水宝地作为墓地。

数百名工匠日夜赶工,仅用十天就修建完成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墓园。墓园占地数亩,四周种满青松翠柏,中央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碑亭。

葬礼当天,张作霖命令部下在方圆百里设置祭台。他请来了数十位高僧道士,为养母诵经超度。

送葬的队伍绵延数里,数千人手持白幡,护送灵柩到墓地。张作霖身着孝服,手持哭丧棒,一路步行在棺椁之后。

安葬仪式上,张作霖亲自为养母题写碑文,讲述了当年孙寡妇救助流浪少年的恩情。碑文由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亲笔刻石,传诵后世。

葬礼结束后,张作霖并未立即离开。他在高坎镇逗留了三天,每天都去墓前祭奠,并安排人定期打扫墓园。

临走前,他设立了一笔专门的基金,用于照顾高坎镇的贫苦百姓。这笔钱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乡绅管理,专门救助那些走投无路的流浪者。

这场声势浩大的葬礼,在东北民间广为流传。人们说,张作霖虽位极人臣,但始终没有忘记当年那碗救命的粥饭,这才是真正的知恩图报。

善行义举流传百年史

在张作霖离开高坎镇后,他设立的善举基金开始发挥作用。每月初一十五,镇上的贫困人家都能从基金会领到救济粮食和银钱。

这笔基金不仅帮助了无数贫苦百姓,还在当地兴办了义学。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此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高坎镇的义学规模逐渐扩大,到1927年时已经能容纳三百多名学生。学堂里不仅教授传统的四书五经,还请来专门的教师教授农业知识。

每逢年节,张作霖都会派人给高坎镇的百姓送去慰问品。他在信中特别叮嘱,一定要优先照顾那些无依无靠的流浪者。

这种持续不断的善行义举,在东北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他地方的军阀和地方官员纷纷效仿,设立类似的救助基金。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遇难后,他的儿子张学良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他不仅继续维持高坎镇的善举,还将这种做法推广到了更多地方。

高坎镇的孙家老宅被辟为纪念馆,专门陈列张作霖和孙寡妇的故事。每年都有众多民众前来参观,聆听这段感人至深的报恩故事。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孙寡妇的善心,在她的墓园旁边建起了一座"慈善祠"。每年清明时节,都有人自发前来祭拜。

到了民国后期,即便是在最动荡的岁月里,高坎镇的善举基金依然正常运转。当地百姓将这份坚持视为张作霖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这个故事也被编入了当地的教材,成为教育后人知恩图报的典范。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从中学习到了做人的道理。

随着时代变迁,高坎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张作霖报恩的故事始终在民间流传,成为当地最富有感染力的历史记忆。

时至今日,高坎镇的老人们依然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他们说,张作霖虽然功过是非难以评说,但这件善举足以让人永远记住。

在孙寡妇墓园的碑亭里,至今仍保存着张作霖亲笔题写的碑文。风雨侵蚀的石碑上,依稀可见"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每年清明节,当地政府都会组织人手清扫墓园,更换新的祭品。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一种地方文化符号。

2000年,当地修建博物馆时,特意辟出专门的展区,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这段历史。新一代的参观者从中感受到了传统美德的力量。

这个跨越百年的故事,见证了人性中最珍贵的品质。它告诉人们,无论地位如何变迁,永远不要忘记帮助过自己的人。

-1 阅读:680
万岁爷

万岁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