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退休之后,整个人就松垮了下来,好像精气神一下子就被抽空了。他妻子去世得早,儿子又早已在外地成家立业,一退休,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得劲。
那天,儿子打电话回来,让他过去住一段时间,当成散心了。之前儿子提过好几次,他都没答应,但现在实在无聊,顺口就答应了。他买了一大堆东西,还特意给亲家准备了一份厚礼。亲家就在儿子的那个城市里,他们还是儿女结婚时见过一面,正好可以借这机会去拜访一下。
到了那边的火车站,是儿媳开车来接他的。儿子和儿媳的薪水都不错,在这里买了房子和车子。只是,儿媳的态度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她说话很客气,但在工作了一辈子的他却能感觉得到,这种客气里透着冷漠,完全是职业性的。就好像她来接的是个客户,而且,还是不那么重要的客户。
到了家后,儿媳就说自己有事要先走了,让他等儿子回来。儿媳走后,他百无聊赖地等到天黑,儿子却打了个电话回来,说:“爸,我还有个应酬,你自己在冰箱里找找,看有什么吃的随便吃一口吧。”
老张随便吃了一点后,困意上来,但看到客房里并没有被褥,他们竟没给自己准备床,于是就蜷在沙发上睡了。
迷迷糊糊醒来,一看天亮了,儿子和儿媳已经穿戴整齐,正准备出门。见他醒来,儿子将一把钥匙交给他,说:“爸,我们都很忙,这钥匙你拿好,一会随便去外面找点吃的。”
老张来了三天,睡了两天的沙发,也没和儿子儿媳吃过一顿饭,聊过天。他忍不住问儿子什么时候有空,儿子抱歉地说:“爸,对不起呀,我们实在太忙了,你就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想怎样就怎样。”老张苦笑说:“话是这么说,可你们至少要给我准备一张床吧。”儿子噎了一下,说:“家里从来没外人来过,被褥不够,等下你去附近的超市买一套吧。”
儿子走后,老张准备去买被褥,路上,想到该去拜访一下亲家,于是给他们打了个电话。亲家得知他来了后,很高兴,让他在小区门口等着,他们马上过来。
不多时,老张就见到了亲家公和亲家母,他将准备的那份厚礼拿了出来,两人高兴不已,然后拉着他去喝酒。三人在路边的一间小饭店里,叫了几个菜,一边聊一边喝酒。亲家公问:“老张呀,你来三天了,有什么感受?”老张苦笑,说:“说实话,很差。”
亲家母半点也不意外,说:“很差就对了。”她说自己女儿去年小产,自己过去伺候她,住了几天就哭着回来了,女婿女儿太难伺候了,他们根本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亲家公说:“老张呀,我不是针对你儿子,我女儿也是一样。我们这代人,年轻时再怎么混,可父母亲情是不敢忘的,他们这一代人,眼里只有自己。哪怕你过去对他千般好,一件事没做得让他们满意,他们也会恨你一辈子。”
亲家还有个二女儿,二女儿的工作不大好,找的男朋友收入也不高,他们作为父母,自然要帮一下,所以二女儿结婚时,他们只收了男方六万元彩礼,然后补了四万,凑成十万当成陪嫁了。大女儿却很不高兴,因为她结婚时,他们只是让她带走彩礼,并没有补齐十万,她一直拿这事来顶撞他们,说他们偏心,还说以后家里有事不要找她,找她也不会帮。
亲家母说:“亲家呀,你给评评理,大女儿和你儿子一个月收入都不错,根本用不着我们帮忙,二女儿现在困难,我们帮一下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可她……唉,她们可是亲姐妹呀。”
老张想到了自己的儿子,或许,他让自己过来住只是顺口说一下而已,却没想到自己竟会答应下来,所以来了三天,他们连客房的被褥都没给自己准备。而且,照理来讲,父亲难得过来一趟,他们再忙至少也要抽个空陪陪吧,可他们都避而不见。儿媳倒还可以原谅,可儿子也这么冷漠,这已经不是他认识的那个儿子了。
跟亲家分开后,他没去买被褥,晚上继续睡在沙上了。第二天,儿子儿媳起来,看到老张已经收拾好行李了。老张说:“你们查一查,看家里有什么东西丢了没有。”儿子愕然,问:“爸,你这是什么意思?”老张回说:“我要回家去了。”儿子还没开口,儿媳立即接口说:“那行,让他送你去车站吧。”
父子二人一路无话。到了车站,老张下了车,儿子说:“爸,你先回去吧,等我们有空回去看你。”老张摆摆手,扭头走了。不该来的,没来,心里还可以想儿子,来了,心里就没念想了,全都空了。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