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特成为全球经济热点地区,“头顶一块布,天下我最富”的说法广为流传,中东热持续升温,外界对沙特充满好奇与期待。但沙特的真实发展状况,并非简单的财富堆砌,而是机遇与挑战交织。
沙特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世界第二大产油国和前十大顺差国,其经济实力不容小觑。沙特正在进行大规模建设,如长达170公里的线性城市、沙漠中的滑雪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等项目纷纷上马,还成功申办2034年世界杯。2016年沙特推出的“2030愿景”,目标是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这一计划吸引了大量外资,推动沙特经济快速增长。沙特在社会层面也不断开放,妇女权益逐步提升,对外签证政策放宽,娱乐产业蓬勃发展,这些都彰显出沙特拥抱变革的决心。
然而,沙特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从经济结构看,石油财富集中在少数主权基金和土豪家族手中,普通民众收入不高,国内市场规模受限。而且,沙特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要与全球顶级企业一争高下。从社会层面来说,沙特效率低下的问题饱受诟病,祷告传统影响营业时间,酒店服务粗心、退款缓慢等现象频发,背后是沙特高福利体系下民众工作积极性不足,以及君主制衍生出的类似部落分封制的官僚体系。这种体系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还限制了企业雇佣外国人,增加了外国企业在沙特发展的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改革方向逐渐明晰。一方面,沙特走向世俗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沙特通过发展娱乐产业,让保守的瓦哈比主义逐渐松动,社会氛围更加开放,未来娱乐和旅游业有望持续繁荣。另一方面,沙特与中国的合作不断深化。沙特在国际事务中逐渐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在中沙关系上积极作为。从促成沙特和伊朗关系正常化,到中国在沙特发行美元国债受到欢迎,都体现出中沙之间的默契。目前,中国是沙特第一贸易大国,双边贸易增长迅速,未来合作潜力巨大。
但也要看到,中沙两国在交流中仍存在问题。沙特精英阶层对西方教育背景更为推崇,对中国的经验和意见重视不足;而许多中国人对中东的认知也较为刻板,缺乏深入了解。例如,珠海航展面向中东的广告,因未考虑沙特等国国情,效果不佳。
沙特的变革之路充满希望,也布满荆棘。沙特若想实现经济转型,需解决内部结构问题,提升行政效率,合理分配财富。中沙两国应增进相互理解,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动双边关系迈向新高度,这对双方乃至全球经济格局都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