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博物馆揭牌!东华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学科建设优秀!

有何高教 2024-08-28 09:10:49

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票难求,甘肃省博物馆强势出圈......近两年,“博物馆游”不断升温成热潮,激发了文旅业新发展。究其根本,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也日益增加,对于文化“寻根”的需求也随之高涨。其中,高校博物馆以其公共服务功能更为显著的“精”“深”特点成为备受欢迎的选择。

对于青少年来说,高校博物馆“精”“深”的社会文化服务会产生更加奇妙的“浸润”和“生发”,牵引着他们进入学术殿堂。8月2日,东华理工大学(南昌校区)地质博物馆揭牌仪式举行,吸引了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汪立夏,省科协主席徐景坤,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言会,省地质局副局长吴俊华和众多行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共同参与。

其中,汪立夏指出:“东华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集专业教学、科普教育、对外宣传和收藏研究等功能于一体,是兼具核地学与江西地学特色的地学类专业博物馆,是我省地质学科最齐全、展品最丰富的地质博物馆,将成为我省地质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

该博物馆能够建设成为地质学科最齐全、展品最丰富的地质博物馆,是因为收到了许多集体与个人的地质标本捐赠,这也是该校在社会范围内、行业领域内超高认可度的象征。官方和社会的肯定与支持,则得益于该校多年来地质学学科的卓越建设。

该校的地质学学科创立于1956年,是学校最早的学科,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经过60余年的发展,地质学学科目前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地球化学”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及“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铀矿地质科研与人才培养基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铀矿地质培训中心。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着强大的设备条件与专业建设的支撑,与博物馆的建设初衷高度契合。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科研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代表学校的科研水平。该校的地质学在2023年度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社会服务项目资金达1316万元。在如此突出的科研背景下,共发表学术论文138篇(含学生一作36篇),在经年累月的奋斗中形成行业发展的强大助力。

东华理工大学的地质学也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世界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是因为在多年的发展中,该校陆续培养出了国家级教学名师赖绍聪、颜丹平及大学校长刘晓东等一批优秀毕业生以及核地矿系统60%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并为IAEA成员国和行业培训铀矿地质高级人才600余名,为国家国防与核能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国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东华理工大学的地质学学科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都居于全国前列,近日揭牌的地质博物馆就是官方与社会对其成功建设的肯定。该校学生能够在其中接收到的教育支撑也随之更上一层楼,在丰富的馆藏中进行实地的学习,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巩固与转化,是学习地质学的最佳平台。

0 阅读:4

有何高教

简介:专注高校和科研领域,服务于考生、高校师生和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