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王守仁,号阳明,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其“阳明心学”不仅在国内影响巨大,而且曾传入日本、朝鲜等国。可是本文故事的主角: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却对王阳明的“心学”进行了猛烈抨击与批判。这并非出于他个人恩怨,而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风气、学术走向及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
下面将从历史背景、学术分歧、实践导向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顾宪成批判王阳明心学的缘由。
顾宪成画像
一、历史背景:晚明社会的动荡与学术变迁
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于1550年出生,是南直隶无锡(今属江苏)人。为明朝后期官员、思想家。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经济动荡、社会风气日下,成为顾宪成等士大夫深感忧虑的时代背景。在政治上,万历皇帝长期怠政,朝纲不振,官员贪腐成风,民间疾苦日益加深。
经济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阶级矛盾激化,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文化上,阳明心学自嘉靖、隆庆年间兴起,至万历时期已蔚然成风,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然而,心学的过度解读与实践中的偏差,导致士人阶层中出现了一股追求新奇、逃避现实、空谈心性的风气,这种风气与顾宪成等儒家士大夫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理念背道而驰。
顾宪成的著名楹联
二、学术分歧:对知行关系的不同理解
顾宪成对王阳明心学的批判,核心在于对知行关系的理解上。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强调良知即知,致良知即行,认为知行本为一体,不可分割。这一理论打破了朱熹“知先行后”的传统框架,为士人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然而,顾宪成认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模糊了知与行的界限,导致实践中的空谈与虚浮。
顾宪成主张“行在知前”,“反之于实”,强调后天的学习与实践对于达到“善”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的学问不仅要认识事物的本质(知),更要通过实际行动去改变现状(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知行关系的本体论上,顾宪成也提出了与王阳明截然不同的观点。王阳明认为知行的本体是良知良能,是人心本有的道德自觉。而顾宪成则主张知行的本体是道性善,即人性本善,但这种善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与实践来实现。
“东林党'领袖顾宪成
他批评王阳明的“现成良知”论,认为良知并非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与虑来完善。这种对知行关系的重新阐释,体现了顾宪成对儒家正统学脉的坚守与对实践行为的重视。
综上所述:顾宪成学宗程、朱,认为朱熹是继孔子之后集儒学大成之圣人,周敦颐创建理学之功不在孔孟之下,然其学不守门户之见,对陆、王之短长与朱熹之不足持公平态度。力排佛学之非,批评王守仁“无善无恶”之说是来自佛学禅宗。反对不学不虑的见成良知说,提倡“躬行”“重修”的修养功夫。
三、实践导向:挽救社会风气与振兴国家的责任感
顾宪成对王阳明心学的批判,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体现在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切忧虑与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上。他认为,心学的过度解读与实践中的偏差,已经严重破坏了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导致士人阶层中弥漫着一种率性而为、放荡不羁的风气。这种风气不仅影响了士人的个人修养,更对国家的治理与民众的福祉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东林书院门楼
为了挽救社会风气,振兴国家,顾宪成联合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士人与官员,从思想、政治和社会层面积极展开了一场道德救世运动。他们高举儒家正统学脉的旗帜,批判心学末流的空疏浅薄与流于禅学的倾向,倡导回归儒家道统、直面现实、干预政治、关注民生的实学精神。顾宪成创办东林书院,旨在培养一批具有铁肩担道义精神的文人士大夫,通过他们的努力来改变国家的命运。
在具体实践中,顾宪成等东林党人不仅致力于学术上的批判与建设,更积极参与政治斗争,力图通过改革朝政、澄清吏治来扭转国家的颓势。他们敢于直面权贵的腐败与朝廷的黑暗,以清流自居,力图恢复儒家的政治理想与道德秩序。尽管他们的努力最终未能完全改变明朝的灭亡命运,但他们的精神与实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代进步思想家顾宪成
结语
总之,顾宪成对王阳明心学的猛烈抨击与批判,是基于对当时社会风气、学术走向及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他通过对知行关系的重新阐释与实践导向的强调,试图纠正心学末流的空谈与虚浮之风,恢复儒家的政治理想与道德秩序。
顾宪成的批判与实践不仅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与实践经验。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以应对时代的挑战与困境。
顾宪成雕塑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