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次战斗中牺牲的三位同名战友——林云安的军旅往事回忆之十八

绿拂晓 2024-04-19 07:44:13
作者||林云安

他们同有一个名字叫“建平”

军旅是一本书,合上是记忆,翻开是故事。“3.18”是个特殊的日子,再次翻开难忘那的一页,追寻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有些人有些事说来也真是奇怪。1986年3月18日,老山前线某部二连出色完成了一次对敌破袭任务,取得了歼敌60余名,将守军多年经营的六栋营房,迫击炮阵地,重机枪、高射机枪阵地全部摧毁,至此,越军所谓的"反华模范阵地"被我化为灰烬。这次战斗,二连也有20名官兵壮烈牺牲。在整理20名烈士事迹时,人们惊奇地发现,有3名烈士名字竟然同为“建平”,他们是江苏吴县籍班长沈建平、甘肃兰州籍班长杨建平、甘肃兰州籍副班长霍建平。

难道是“建平”这个名字不吉利吗?其实“建平 ”这个词组通常指的是建立和平或安定。在人名中,使用“建”字通常是为了表达有所建树的抱负,以表现个人有所成就的志向。“平 ”的含义涉及普通、经常、安定、安静等概念。

总之“建平”是个好名字。战争是残酷的,与名字毫无关联。之所以牺牲了,是因为他们都有为了胜利不惧枪林弹雨,不怕刀山火海,敢于冲锋陷阵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是吗,那就看看三个“建平”的英雄事迹:

  沈建平,江苏省吴县人,1962年2月生,1981年1月入伍,共产党员。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线 1828高地破袭战斗中,为了抢救战友壮烈牺牲。

"3.18"战斗中,沈建平带领3 名战士一直坚守在电台旁,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了通信联络畅通。14时50 分左右,电台中传来"阵地起火、出现伤亡、接应人员不够"的呼叫,沈建平立即把电台交给其他战士,带领在后方留守的4名战士跑步11公里,奋不顾身地冲入火海抢救伤员。他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伤员盖上,并与其他3名战士一起把伤员抬出火海。这时火越烧越大,沈建平全身多处严重烧伤,体力消耗很大。他在地上一点一点地爬,一直爬到最后一个伤员处,与其他4名同志一起在烈火中艰难地抬着伤员前进。但终因火海中严重缺氧,火势太猛,沈建平他们用尽全身气力壮烈牺牲。上级党委给沈建平追记了一等功。

  杨建平,甘肃省兰州市人。1963年7月生,1983年1月入伍,共产党员。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线1828高地破袭战斗中,为了抢救战友壮烈牺牲。

"3.18"战斗中,杨建平担任第二接应组副组长。战斗打响后,敌军枪炮猛烈向我射击,捕俘组2名同志负伤,同时敌军燃烧弹燃着了30多平方公里的茅草。杨建平率全组冲入火海抢救伤员,一发炮弹距他7米处爆炸,右臂被炸伤,腿部严重烧伤,但他不顾个人安危,往返三次,从烈火中背出 3名伤员。第4次冲入火海后,由于伤势过重,站立不住,就爬向伤员,以顽强的毅力拖着伤员回撤。但终因火势凶猛、伤势过重,他倒在火海中壮烈牺牲。上级党委给杨建平追记了一等功。

  霍建平,甘肃省兰州市人。1964年3月生,1983年1月入伍,党员。1986年3月18日,在老山前线 1 82 8高地破袭战斗中,为了掩护战友身负重伤,壮烈牺牲。

"3.18"战斗中,霍建平在捕俘组担任第一捕俘手。捕俘组进入潜伏位置后被敌人发现,并遭敌开枪射击,他们即向附近一个天然石洞撤退。撤退过程中,霍建平始终走在最后,掩护战友撤退。当大家进入洞中后,他不顾敌人密集的炮火,坚持在洞外十多米处一个制高点负责警戒,并不断向我炮兵指示目标。霍建平不幸负伤,头部、左肩部和左腹股沟被弹片打伤,肱动脉和股动脉被打断,血流如注。捕俘组奉命撤回,为了掩护战友撤出,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坚守在警戒岗位。这时敌燃烧弹在他身边爆炸,燃着了附近的茅草,到处一片火海。5名干部战士冲上去抢救他,抢运途中霍建平因伤势太重、流血过多,光荣牺牲。上级党委给霍建平追记了二等功。

  他们是在同年同月同日同一次战斗中牺牲,他们有同一个名字叫建平。3个建平,3位英雄。“建平”你们的牺牲不就是为了祖国建设的和平与安宁吗?祖国南疆在之后长达30多年里和平安定,边疆人民安居乐业,就像你们的名字所期望的含义一样发展建设有建树,和平安定、幸福美好。

英烈虽去,精神永存。翻出资料,写此短文,再此以示纪念。

林云安写于2024年3月18日晚

0 阅读:2

绿拂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