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08部队老山纪实:767人作战一年600人立功,牺牲2人,全军第一

正观历 2024-12-23 22:18:39

1984年7月,老山、者阴山战况激烈,越军特工气焰嚣张,经常偷袭,扰乱我军部署。中央军委下令,抽调野战军军师团侦察分队,组成侦察大队,全侦察连共767人赴云南前线对越实施侦察作战任务。

至1985年5月,作战不到一年时间内,43军侦察大队超600人立功,战绩在全军中排名第一。不过,该侦察大队虽然战绩卓越,但却因组织押俘不严密,未能达到俘敌预期,致使到手的俘虏乘机逃脱,迫不得已之下将其击毙。

那么,在捕敌过程中,第二侦察大队有哪些精彩的捕俘案例呢?

一、组建侦察大队

两山轮战期间,为了配合我军在老山、者阴山地区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保障主战场侧翼和边境安全,打击越军特工嚣张气焰,中央军委决定抽调野战军军师团侦察分队,以军为单位组成侦察大队,赴云南参战。

自1984年4月至1989年12月,解放军共组建了15支侦察大队参加作战,第一侦察大队(武汉军区20军703人),第二侦察大队(广州军区43军767人),第三侦察大队(武汉军区54军78人),第四侦察大队(成都军区13军633人),第五侦察大队(成都军区50军596人),第六侦察大队(济南军区26军和46军402人),第七侦察大队(空军15军699人),第八侦察大队(新疆军区786人),第九侦察大队(兰州军区19军778人),第十侦察大队(兰州军区21军757人),第十一侦察大队(北京军区24军838人),第十二侦察大队(北京军区12军838人),第十三侦察大队(沈阳军区16军839人),第十四侦察大队(沈阳军区40军839人),第十五侦察大队(沈阳军区64军839人)。

而作为第二侦察大队的广州军区43军,则于1984年7月至1985年5月期间入老山对越南实施侦察作战任务。

广州军区43军第二侦察大队一共编制了5个侦察连,他们分别为:

军属侦察一连的115人;

127师师属侦察二连的145人;

128师师属侦察三连的125人;

129师侦察四连的129人;

127师所属各团侦察排组成的五连140人

广州43军以军机关为基础,任命孔见为侦察处处长、军政治部文化处长甘国良为政治委员,进入老山后,编为昆明军区第二侦察大队,也就是著名的35908部队,直属军区前指指挥。

侦察大队一般以排为单位越境实施抵近侦察,主要任务是准确掌握越军炮兵阵地、指挥所位置,了解越军兵力部署、火力配置,打击越军特工和抓捕俘虏等,密切配合我军在老山、者阴山等地的作战任务,保证两山主战场侧翼安全。

为了便于侦察作战,经军区前指批准,第二侦察大队将改变原有部署,跳出之前指定位置(八布河),主动寻找战机。随第二侦察大队4个连开始分多次进入普弄、马甭、马林、田蓬地区作战。

其中也呈现了不少精彩的捕俘战斗精彩案例。

二、贡家湾捕俘行动

1984年11月20日,第二侦察大队进入到第四阶段的捕俘行动,1连接到重要任务——进驻普通查明越南铺榜之敌情况。

接到命令,军属侦察1连立即在1717高地和下寨东北无名高地设立观察所,展开为期10天的侦察任务。

经过1个月时间的秘密观察,军属侦察1连战士获悉,距离我边境1.5公里处的贡家湾方向,这里越军每天下午13时至15时都会到寨子东南侧400米至1000米处挑水。

我侦察1连从越军每次挑水的人数和数量来判断,贡家湾方向的越军应该不会超过4人。在制定作战方案时,指挥组组长崔红军就挑选最佳捕俘目标、最佳进出路线、最佳时机、最佳捕俘人员确定最终方案,同样临战之前,实施了模拟训练,围绕该方案进行反复演练。

军属侦察1连抽调精干力量组成5个小组,分别为:指挥组4人,捕俘组9人,阻击组6人,火力组16人,接应组22人。

各小组任务不同,指挥组负责整个行动的组织指挥,捕俘组负责在贡家湾东南水井附近进行捕俘、押俘任务;阻击组则主要监视敌人活动,以火力阻击追击之敌;而火力组则以火力打击增援之敌,掩护各小组行动;接应组负责捕俘组撤回。

侦察大队的队长在经过几番论证下,1连开始准备充足粮食,配齐了武器弹药,奉命进驻普弄地区。

1985年1月5日21时20分,接应组在副连长王以宏和1排长付志刚带领下,率先从普弄出发,由于这里雷区密接,前行过程中要十分小心,为了保证后续梯队能够按时到达,王以宏等人在排除23枚地雷后,开辟出一条长约100米的道路。

6日2时55分,各小组进入指定位置进行隐蔽。

时间一点点过去,各小组侦察员秘密观察周围情况,除了贡家湾附近的几名老百姓来这里打水后,越军方向并未有任何动静。彼时,我观察员传来新的情况:一名越军正在门房处洗衣服,连长陈顺国下令捕俘组做好准备,越军可能很快就会来到水井处。

中午时分,洗衣服的越军出现在2号水井附近,陈顺国下令等到越军挑水返回时,再将对方制服。13时32分,随着越军进入我捕俘组范围,陈顺国瞬间从旁边的隐蔽位置飞身而起,将对方扑倒,紧随其后的捕俘手雷继忠锁住敌人咽喉,其他人瞬间投入战斗,仅2分钟时间,越军被成功制服。

动静很快引来10多名越军,火力组快速反应,以高机枪迅速拦截射击,仅10分钟,火力组毙敌7人,伤敌5人。15时55分,各小组快速撤回国内安全线内。

此次俘敌战斗,我侦察大队未伤亡1人,成功俘敌1人,毙伤12人。这次军事行动的胜利,离不开战前的精心部署,足以看出我侦察连老兵的沉稳。

三、花嘎袭击捕俘战斗

1985年3月1日,第二侦察大队4连(129师侦察四连),奉命在云南省富宁县田蓬当面越境内花嘎村组织捕俘战斗。正面之敌为越军苗王县第1营、第8营和101、102公安屯。为查明田蓬当面之敌情况,4连决定进驻田蓬,捕捉俘虏。

根据敌情、地形和任务,4连进行了战斗编组,花嘎袭击组23人,老寨、新寨袭击组20人,接应组6人,指挥救护组12人。与此同时,我军还抽调了侦察1连30人配置在指挥所附近,担任接应和救护伤员任务。

3月2日1时10分,连长孙英浩带领小组接近敌人营房,发现这里依然有灯光,越军正在大声酗酒吵架,甚至还有唱歌聊天的。眼见此,孙英浩立即指挥所有人秘密向敌靠近,随着一个手势,所有人迅速打开手电,冲进敌房,此时,房内的4名越军呆若木鸡,2名正在睡觉的敌人也被我军死死按住。

然而,当我捕俘组撤出100米时,附近3个高地的越军发现情况,立即向我方开枪射击,同时对我捕俘组进行追击。我方一边撤离一边埋设地雷。直到敌人踩中,当场炸死2人,越军才停止追击。至上午7时30分,各小组安全撤回境内。

战斗中,我侦察队未放一枪一弹,俘获越军102公安屯驻花嘎村工作组4人,缴获冲锋枪4支,手榴弹12枚,撤出中,炸死越军2名,我军无一人伤亡。

当然捕俘作战过程中,我军也有遗憾,5连37洞北侧伏击捕俘战斗中,虽然毙敌31人,我方0伤亡,但是却在最后的押俘过程中组织不够严密,导致交接的时候警惕性不高,致使俘虏趁机逃走,迫使我军只能将其击毙,这也导致我军未能够达成捕俘战斗预期目的。

在通信方面,我军出现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很多器材未能够及时检修,部分电池电力不足,线折断,通信效果断断续续,影响了战斗协同。

一年轮战下来,我军共开设了59个观察所,调查询问561组次,2805人次,抵近观察4290余人次,组织各种战斗34次,共俘虏越军16人,击毙143人,击伤23人。

而我军方面牺牲2人,伤20人。

通过近一年的轮战,第二侦察大队5个侦察连超600人荣立战功,其中有16人荣立一等功、135人荣立二等功,450余人荣立三等功。

另外,第127师侦察连被中央军委授予“英雄侦察连”称号,第129师侦察连被昆明军区授予“英雄侦察连”称号。129师侦察连战士丁晓兵荣获“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

15个侦察大队,第二侦察大队俘敌更是全军第一。是当之无愧的NO.1侦察大队,这也为43军辉煌战史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0 阅读:54
正观历

正观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