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国家结束了在意大利举行的为期三天外长峰会。如会前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塔亚尼所表示的,此次峰会重点讨论了俄乌冲突、新一轮巴以冲突、以色列和伊朗之间的紧张局势等问题。
七国集团不出意料地继续重申了“全力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的立场。塔亚尼声称,“失败不是通往和平的桥梁。为此,我们需要支持乌克兰,但最终目标是和平。”
为了支持乌克兰,美国、英国和加拿大主张没收被冻结的约3000亿美元俄罗斯主权资产,用于援助乌克兰。然而欧盟国家则担心这一行为可能会在法律上开创“一个危险的先例”。G7声明并未谈及对俄罗斯资产的具体计划,但称他们将“继续研究所有可能的途径,想办法利用被固定的俄罗斯主权资产来支持乌克兰”。
法国右翼政治家弗洛里安·菲利波认为,没收并使用冻结在欧洲的俄罗斯资产不仅违法而且愚蠢,这将向全球投资者发出“极为有害的信号”。而且西方在俄罗斯的资产比俄罗斯在西方的资产还多,如果欧洲一意孤行恐招致俄罗斯对等反制,“这将是战争”。
此次G7的举办国意大利也清楚G7的立场并不能给中东和乌克兰带来和平,西方国家向俄罗斯施加压力的举措不足以结束俄乌冲突,中国参与和平进程至关重要。塔亚尼承认,“如果你想实现和平,我们还需要中国的参与。中国与俄罗斯有着良好的关系。”而在会后的记者发布会上他又重申了这一立场,并期待意大利能够在解决红海危机上与中国展开合作。
然而与塔亚尼所表示的俄乌冲突的结束需要中国的参与不同,美国在G7会议上大肆渲染中国的威胁。G7声明中将中国与俄罗斯的正常经贸往来称为“向俄罗斯提供军民两用的装备,武器零部件,以及军事生产所需装备”并表示了严重关切。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随后的记者会上则将中欧、中俄关系两个议题做了捆绑,称“中国不能一方面表态愿意与欧洲积极发展关系,却又同时赞助冷战后欧洲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
事实并非如G7所言。自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止战凝聚共识,为和谈铺路搭桥。去年2月底,中方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了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点重要原则。今年3月2日至12日,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还访问俄罗斯、欧盟总部、波兰、乌克兰、德国和法国,就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二轮穿梭外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9日强调,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参与方。我们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从不拱火浇油、借机牟利。中俄有权利开展正常的经贸合作,这种合作不应受到干扰和限制。事实上,美欧和其他一些国家也仍在同俄开展贸易。有关方应反思危机根源,为实现和平做些实事,而不是向中国甩锅推责。
针对中东局势,G7国家强烈谴责了伊朗针对以色列的袭击,表示完全支持以色列。针对关于以色列袭击伊朗的相关报道,G7国家则“呼吁各方努力避免冲突升级”。
美国国会众议院以383票支持对11票反对的表决结果,旨在“制裁中国购买伊朗石油”的法案。这项“2023年伊朗-中国能源制裁法案”,是针对伊朗对以色列展开大规模报复性袭击,美国议员通过的一系列涉伊朗法案的一部分,已移交至参议院表决。
值得注意的是,G7在协调各国对伊制裁合作的同时,美国“Axios新闻网”援引三名知情人士独家报道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预计将在几天内宣布对以色列国防军内扎·耶胡达营(Netzah Yehuda)实施制裁。而如若正式宣布,这将是美国首次对以色列军事单位实施制裁。
中东当前局势应当被视为是加沙冲突未能及时得到妥善解决的外溢效应所致。然而回看中东长期存在的各种问题,事实上正是美国长期纵容以色列的结果。自去年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向以色列提供了大量军备,并在联合国多次否决关于呼吁加沙地区停火的决议。而当地时间4月20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了一项价值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法案。法案中包括向乌克兰提供超600亿美元的援助,以及向以色列提供260亿美元的援助。
因此,我们显然无法认为这一制裁的决定是出于对停火的期望,而更加可能是对于2022年巴勒斯坦裔美国公民奥马尔·阿萨德(Omar Assad)之死的报复。美国一方面摆出努力阻止中东局势升级的样子,一方面则源源不断地向以色列输送军事援助。
美国这一行为有导致地区局势升级的危险,事实上,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将会有很大可能使得以色列将冲突扩大至整个中东地区,根本上说,推动政治谈判与维护巴勒斯坦的稳定是实现该地区和世界稳定的唯一途径。
然而尽管美国目前对于伊朗“磨刀霍霍”,拜登政府也不太可能在大选年冒着推高油价和失去选票的风险,对伊朗真正实施强有力的制裁。
总结而言,此次G7外长峰会确实向世界传达了“西方的声音”,然而却并无新意。真正能够改变国际政治走向的提议如“没收俄罗斯在西方的资产”也并未做出决定,我们不妨静观其变,期待6月的G7领导人峰会上所传达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