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为什么出圈?

地产聊 2024-12-02 12:42:37

胖东来出圈,就在于一个“信”字,“信”就没有额外的交易成本。当内卷加剧,开始拿底线换钱的时候,还有一个地方童叟无欺,信息流、人流、钱流必然趋之若鹜,不火也难。同仁堂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也是这个意思,其背景也必定是“省人工、减物力”大行其道。

其他企业做不到,胖东来怎么就能做到“信”呢?这就是企业文化和规则的力量。这个力量源于老板于东来。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企业。于东来这个人,看起来有点不像个大老板,“不装”,穿着、言谈,更像一个朴实的农民。这就是“信”的源泉。这样一个不装、无欺的人,加上细致的管理,决定了他卖的东西质量、价格的基本面和底线。

《礼记中庸》第二十四章:“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仰天地浩然正气、行光明磊落之事”,意思是君子慎重对待自己在一个人独处时的行为,即使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大丈夫”的光明磊落决定了“不欺”,于东来用一个最简单的“信”字,得以在极度内卷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老板驰骋商海一辈子,苦心孤诣,为何反倒没有修成正果呢?恐怕恰在一个字:精。在合作伙伴面前,太精了,太工于心计了,“信”字不彰,效果反倒适得其反。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吧。于东来的成功,就在于他的笨功夫——以货“真”价实来取“信”。

同仁堂还有个对联,“修合无人晓,存心有天知”,意思是说在配制过程中,不需要别人知道,但自己必须知道。于东来不需要整天打广告,宣传自己的商品有多好,但消费者知道于东来的“知道”。别人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这个过程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其实并不简单,归结到根本,还是一个“信”字。

还有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故事,意思差不多,出自《后汉书·杨震传》。东汉时期,杨震在担任荆州刺史和东莱太守期间,路过昌邑时,曾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王密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深夜携带黄金十斤送给杨震。杨震拒绝接受,并说:“我和你是故交,我很了解你,而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王密回答:“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王密羞愧地离开了。‌

想必于东来在骨子里一定是相信杨震说的这句话的。天知,地知,就是做人的良知,这足以约束一位道德感高的君子。在一个内卷社会,这几个字有约束力吗?有些商人连法律都可以罔顾,遑论几个字了。但对于东来来说,这几个字恐怕有千斤之重。

0 阅读:0
地产聊

地产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