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要说最日军造成伤害最大的武器莫过于原子弹了,两发原子弹直接让日军放弃了抵抗,然而原子弹虽然威力惊人,可日军却没有亲身感受过原子弹的恐惧,反而让日军最恐惧,最害怕的武器是一种让人想不到的武器,那就是火焰喷射器。
火焰喷射器在二战中被美军广泛使用于在太平洋战场中和日军的战斗中,不过这种武器的发明者却是德国人。一战前,德国工程师R.菲德勒在1898年发明了近代第一种火焰喷射器。
它包括油瓶、压缩装置、输油管、点火装 置和喷火枪。有意思的事,R.菲德勒发明这个喷火器的初衷并不是作战,而是用于军事演习。
但是后来经过不少武器专家的改造,这种武器被投入了实战,虽然用起来弊端很多,但是让美军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为何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上要使用这种武器对付日本鬼子呢?这还真是不得已而为之。
1942年8月7日美军和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爆发了著名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简称瓜岛战役),这场战役日军投入了3.6万人的精锐部队,而美军则投入了6万大军。
美军拥有强大的火力优势,这让日军不得不选择战略防御,而日军修筑的工事十分坚固,这些碉堡往往会用大量的木材建成骨架,然后填上沙土和大量的混凝土加固,表面还会安上几厘米厚的钢板,子弹根本无法穿透碉堡。
而且每个碉堡的射击口都是经过精心测量,具有极佳的射击视野,在里面安上一挺机枪,两三个人可以阻挡盟军一个班的兵力,如果安上炮火更猛的重机枪,甚至可以阻挡一个连的兵力,盟军对此十分头疼。
一开始,美军为了对付日军的碉堡,只能用最简单粗暴原始的方法。一般是先利用机枪火力压制住日军碉堡,然后利用步兵携带手榴弹和爆炸物爬到附近将其炸毁,再就是使用巴祖卡火箭筒。
这种打法费时费力,会造成美军很大的伤亡。然而火焰喷射器的出现却解决了这个难题,1943年,美军被日军一个碉堡阻挡了去路 ,由于当时的兵力有限,如果强攻破碉堡,那么就可能会损失一半的兵力。
关键时刻,指挥官决定使用火焰喷射器,当时,后方使用火力压制住碉堡,让三名战士靠近碉堡,距离碉堡20米左右,日军还未发现敌人已经到达,这三名士兵就同时举起火焰喷射器,向射击口喷了几次,就发现日军的火力已经停止。
于是盟军就冲入碉堡中,发现里面的五名日军都已经被烧成了黑炭。用同样的方法,他们很快又攻破了另外一个碉堡,从此之后,火焰喷射器就被大量投入使用。
就比如说硫磺岛战役美军就大量使用了火焰喷射器,最终导致了两万多鬼子,活下来的才一千来人,指挥官栗林在最后时刻冲出地堡,指挥残余的200名部下进行了一次自杀式冲锋,最终被美军全部击毙。
几小时后,栗林的地堡指挥所被美军喷火器烧毁,包括几十名伤兵在内的所有人被烧死,无人幸存。
其实,我军也装备有火焰喷射器,最早是使用缴获的日制100式和美制M2火焰喷射器,在朝鲜战场和一江山岛战役中多次使用,后者是解放军喷火兵第一次成建制投入实战。
1962年,我军喷火兵使用58式喷火器多次火烧印军据点,曾在战斗中创下1次喷射消灭2个印军火力点的范例;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军喷火兵参战次数最多的一次战争,也是战果最为辉煌的一次战争。
之后的老山作战中,依然有越军命丧火焰喷射器的火焰灼烧之下。这种火焰喷射器由油瓶组(3个一组)、输油管和喷火枪组成,全重20Kg,全长850mm,口径14.5毫米,最大射程100米,有效射程50米,后坐力约65千克,左右摆力15千克,重装填时间为4分钟左右。
现在,我军最新式的喷火器是02式,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具备拐弯喷火的火焰喷射器早已问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