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医生,您快帮我看看吧!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坚持了这么久,结果却越来越糟……”张晓明一边絮絮叨叨地诉说着,一边拿出一摞体检报告。坐在他对面的,是来自本市三甲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医生林教授。
在洁白明亮的诊室内,张晓明面色苍白,眉头深锁,显然已经对自己的健康问题困惑到了极点。

张晓明,39岁,本地人,有着十几年的外企高管经验。他为人自律,工作拼命,生活中追求健康,平时喜欢看养生类的短视频和公众号。几年前,他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体检时被发现了轻度脂肪肝、空腹血糖偏高(5.9 mmol/L),属于糖尿病前期。医生曾劝他要注意控制饮食、规律运动,并定期复查。这让张晓明在健康问题上变得异常“执着”。
某日,他偶然刷到一个视频,内容声称枸杞是“养肾降糖的绝佳食材”,每天坚持食用不仅可以保护肾脏功能,还能抑制血糖波动。张晓明立刻被这个“神奇功效”吸引。出于对健康的渴望,他决定每天都“吃”枸杞,并用它代替了医生建议的改善饮食和运动方案。
看病成了难解之题“张先生,我们慢慢来。这张体检报告您是最近做的吗?”林教授接过张晓明手中的资料。
“对,前几天刚出的。您看,上面写着我的空腹血糖升高到了7.2 mmol/L,肾功能指标也开始异常,说我‘轻度尿蛋白’,这是怎么回事?”

林教授皱了皱眉,翻阅了一下报告,发现张晓明的血糖从半年前的偏高状态已经迈进了糖尿病的门槛。此外,肾小球滤过率也出现了下降,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您之前有没有服用什么保健品或者偏方?生活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习惯?”
张晓明答道:“也不算是偏方吧,就是坚持吃枸杞,每天大概一大把,差不多有30克。视频里说枸杞降血糖特别有效,我还泡水喝、煮粥吃,夏天甚至当零食嚼着吃。”
林教授顿时哭笑不得,语重心长地说:“张先生,枸杞本身确实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您可能对它的作用存在误解。让我们先来详细聊聊枸杞和您的状况吧。”
枸杞到底有没有降血糖和养肾的功效?不得不说,枸杞是国人心目中颇受欢迎的一种滋补佳品。从《本草纲目》到现代营养学,枸杞的价值常被大书特书。枸杞中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氨基酸、多糖以及硒等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很多实验研究也证实,枸杞所含的枸杞多糖可能对某些慢性病有辅助改善作用。
可问题来了,枸杞能否降血糖和养肾?这里需要强调一个核心观点:食材不是“药”,作用只是辅助。

林教授解释道:“枸杞本身没有问题,但它并不能解决您的糖尿病前期和肾损害问题,更不能对抗高血糖。您却寄托这么大的期望,反而忽略了饮食和运动这些科学手段,这就失去了控制血糖的好时机。”
诱发健康问题的真相是什么?“可我一直觉得枸杞是天然的东西,又听说对糖尿病有好处,应该不会出问题吧。”张晓明一脸不可思议。

“张先生,问题在于‘量’和‘方法’。您每天吃30克枸杞,看似量不大,但枸杞的糖分含量高达 约40%。”林教授一边拿出纸笔,一边算了一笔账,“30克枸杞就相当于摄入了12克糖;再加上您日常饮食中忽略了碳水管理,血糖控制不好是必然的。”
“再加上,您还不知道,糖尿病相关的肾病进展速度很快,如果早期只专注于滋补,而忽略了监测和干预,就会潜移默化地损害肾功能——这也是为什么您的尿蛋白开始增高的原因。”
林教授耐心补充道:“根据一项发表于《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研究,糖尿病患者中将近30%-50%的患者会在病程中出现肾损伤。像您现在这种情况已经进入危险信号区,必须立即针对病因进行干预。”
张晓明听完这些话,脸上的懊恼和担忧更加浓烈了。
科学管理健康,枸杞只是配角林教授快速制定了一套全面的管理方案,包括饮食建议、运动规划、药物调整,同时也教会张晓明如何科学地看待枸杞这种滋补品。
饮食管理:张晓明的饮食需要重点限制精制糖、高GI食物,同时控制总热量摄入比例。医生强调他还是可以适量食用枸杞,但应严格控制在每天整数5~10克之间,同时其他餐后甜点、糖果必须减少。规律运动:“光吃枸杞,血糖是降不下来的。”林教授深有意味地说。“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是控制血糖的最关键措施。”定期复查和药物方案:由于张晓明已经跨入糖尿病的“门槛”,林教授开了基础药物控制血糖,同时建议每三个月复查空腹血糖、肾功能和糖化血红蛋白。
半年后,张晓明重新回到诊室。相比之前,他整个人已经十分轻松。他激动地递上体检报告:“林教授,您看,我的空腹血糖降到了5.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也正常了!”
林教授点点头:“这说明您坚持科学管理的效果很显著。枸杞呢,还在吃吗?”
张晓明不好意思地笑道:“还是吃,不过是按照您的建议量吃,现在心里踏实多了,也不敢再乱听网络上的保健说法了。”
林教授欣慰地笑了:“这就对了。健康不能偏听偏信网络上的言论,要重视科学证据——哪怕它不像短视频那样简单诱人,但才是真正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写在最后:枸杞是健康的配角,别指望它当主角枸杞确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但过度夸大其功效、忽略科学的管理方法,可能让健康问题更加糟糕。任何疾病的管理,都必须基于权威医学指南和循证医学的支持。同时,“健康竟然如此简单”从来都是谎言,科学的手段虽然不神奇,却才是保证健康的可靠武器。
参考文献: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 "Effect of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on Diabetes."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2020. "Global Burden of Diabetes-related Kidney Disease."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