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尘谷行知
“存天理,灭人欲”这六个字让朱熹背负了世人无尽的骂名,其实他老人家真的太冤枉了,因为后来人大都搞不懂天理和人欲之间的微妙关系,误解为把作为人的一切欲望都剔除掉。
看来,古来圣贤确实皆是寂寞的,世俗人不会去骂佛家的“戒欲”,却反过来去骂人家一个读书人的“灭人欲”,这算什么事呀?
儒家十六字心诀中就有人欲一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便是人欲,道心则是天理。
人欲,正如大家所理解的那样,指的是不合理的那一部分,人心归正而合理后的则为天理。
注意“合理”二字,指的是合于一理。
“理”通过格物穷理的方式呈现出来,把这个呈现出来的理时时善护的过程便是“存天理”,凡是合于这个天理的,则为道心,反之便是人欲。
而从我们入世修道者的角度来讲,“理”只不过是我们内在的一种真气罢了,如果你有实修实证的经验的话,就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得到这个东西的。
只需要依循这个理气的运行,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所对接的万事万物无不合于天理。
言外之意,你的一切言行举止、处事成物都是“道”在帮助你运化,于是你就会进入到“无为无不为”的奇特境界。
看懂了作者上面的话,也就不难明白王阳明的私欲指的是什么了,王阳明所说的私欲指的是“不动于理而动于气”的那一部分意念。
天理和人欲并不是对立关系。动于气,为私欲;循于理,则为道。理和气本一物,理的流行时有偏倚,所偏倚者是人欲。将其偏倚正于不偏不倚,谓之中庸,谓之天理,谓之良知,谓之仁,名虽不同,实为一物。
万世之道唯“中庸”![点赞][点赞][点赞] 否则必覆!!!